-
1 # 青萌公益
-
2 # 戲曲界
戲曲之所以稱為國粹,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一 戲曲的文學性
中國文學經典之一的戲曲,它的輝煌時期就是元人雜劇,元人雜劇超越了元代其他姊妹藝術,成為領導時代的新潮流,超越了當時的詩、詞、文、畫而上升到文化的峰巔。 我們通常把中國古典的、最經典的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小說,看成是引以為自豪的四大類。四類當中元曲又包括兩類,一個是元人雜劇,一個是散曲。相對而言,元人雜劇成就高於散曲,數量也多於散曲,影響也超過散曲。元曲以元人雜劇為主要代表,她們與唐詩、宋詞、明清小說,並列為中國文學寶庫裡的精品。
戲曲劇本的種類很多,如北雜劇劇本、南戲劇本、崑曲劇本、弋陽腔劇本、各類梆子劇本、各類皮簧劇本、京劇劇本、各類民間小戲劇本等。它們是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又有其各自的特點。
二 戲曲的藝術性
古代戲曲在中國文學藝術園地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中國古代戲曲與詩、詞、文、賦等文學體裁不同的是:戲曲既作為閱讀的文字存在,包括劇本的情節、結構、關目、宮調、曲牌、文辭、聲韻等方面;又有著複雜的藝術形式,包括唱、念、做、打以及舞臺佈景、音樂伴奏等,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戲曲藝術是中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戲曲部分包含的精神,審美情趣,人格魅力,悲劇藝術等等,作為文化的觀念層面,構成某一種文化特色的價值體系。戲曲對於中國文化,意義尤其重大:不僅一般地形成中國文化的價值體系,而且最終鑄成中國文化的詩性特徵和人格魅力。
三 戲曲的欣賞性
幾百年來,欣賞性一直是戲曲賴以生存的最重要因素。觀眾走進劇場主要是看戲聽曲,抱著娛樂心態而來,不是來聽報告、受教育的。因此,好看、好聽、好玩始終是戲曲藝術的主要追求。
戲劇多由古代的宗教禮儀、巫術扮演、歌舞、伎藝演變而來,後逐漸發展為由文學、表演、音樂、美術等多種藝術成分有機組成的綜合藝術。其基本要素是情節性的動態造型,透過從空間到時間、從視覺到聽覺對觀眾的多方面作用,引起演員與觀眾、觀眾與觀眾之間反覆交流,進入集體的心理體驗。
古代戲曲以“戲”和“曲”為主要因素,通稱為“戲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戲、元雜劇、明清傳奇以及各種地方戲。現代戲劇主要指20世紀以來由中國作家創作和從西方傳入的話劇、歌劇、舞劇等,其中以話劇為主體。元雜劇、明清傳奇和清中葉以後的地方戲是中國古代戲曲的三個輝煌的代表劇種。
戲曲美,重在形式美。是否能夠欣賞戲曲的表現形式,從中獲取審美愉悅是區分內外行的標準之一。就拿表演來說,首先,懂得戲曲表演的形體動作程式語彙,不再對演員的表演動作提出這樣的問題:他在幹什麼?其次,懂得戲曲程式化動作的組合規律,即懂得表演“語法”,知道演員為什麼這樣做;第三,懂得形體動作的舞蹈美,包括韻律美,變形、誇張、含蓄美等,感覺到演員這樣做的優劣。戲曲作品在思想內容方面有兩個顯著的特徵需要在欣賞劇目時加深認識,即“情感態度方面的鮮明傾向性,和諧完滿的整體結構”。
回覆列表
戲曲這種古老的藝術形式從先秦歌舞和古優發展到漢至隋的百戲,在邁入唐代以後,又形成一種新型的表演模式——弄參軍。
弄參軍得名於表演角色,“參軍”屬於官職名稱,是當時的芝麻小官;“弄”是古代百戲樂舞中角色扮演或節目表演的代稱,如漢代百戲有“弄丸”,唐代有“弄參軍”、“弄蘭陵王”等。弄參軍將兩者結合,成為唐代戲曲的專有名稱。
關於弄參軍的起源,主要有兩種說法。《太平御覽》引用《趙書》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周延投靠後趙石勒的軍隊,做了一個參軍。雖然官位很小,只是一個館陶令,但他卻私下截流官府絲綢、絹布數百匹。後來周延的行徑被人告發,但石勒八次集會都沒有定罪於他。不過每次都會讓俳優戴上頭巾,穿上黃絹單衣進行表演,表演中會有一人問:“你是什麼官,為什麼在我們中間?”一人回答:“我本來是館陶令……”一旁又有聲音說:“當官不為百姓不為社稷,中飽私囊,才淪落到這般地步。”這種表演自然反響很大,多有傳播,後來竟成一種戲劇表演形態,稱“參軍戲”,以致後來唐、宋的參軍一職被人看低,再無人樂意當了。另一種說法是,唐代段安節的《樂府雜錄》認為弄參軍起源於漢代館陶令石耽,他犯了貪贓罪,但皇帝愛惜人才,免去他的罪,每次宴請賓客,就讓身穿白衣衫的優伶戲弄他,幾年以後才罷休,這樣逐漸形成弄參軍的表演形式。兩種說法大同小異,但共同點都是諷刺貪官汙吏,起到警世作用。
唐代戲弄俑
唐代參軍俑
弄參軍主要人物只有兩個,即參軍和蒼鶻。參軍是被批判物件,作為反面人物出現;蒼鶻是配角,對參軍進行多番戲弄,不斷推進情節的發展。參軍和蒼鶻透過滑稽的對話和誇張的動作,並穿插充滿幽默詼諧的調侃,達到引人發笑、令人深思的目的,兼備諷刺朝廷或社會現象的作用。從另一方面看,弄參軍的發展也展現了盛世大唐的開明和繁榮。
參軍和蒼鶻一般穿相同的服裝,簡單樸素。兩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唐代詩人李商隱《嬌兒詩》中的“忽復學參軍,按聲喚蒼鶻”,既反映了參軍和蒼鶻的同臺表演,也表現弄參軍在唐代的流行,以至於小孩子也喜歡模仿。一般認為,弄參軍中的參軍後來演變為宋雜劇、金院本中的副淨,蒼鶻則演變為副末。
參軍戲保留了先秦歌舞和古優中“談言微中,亦可以解紛”的特徵,但相對於先前的戲曲模式,水平有所提高,分工也相對明確,但逐漸削弱了歌舞方面的表演,著重突出滑稽這一特色,非常富有戲劇性。參軍戲除了以科白為主,風格幽默外,對演員的服飾也有一定的要求,如需“儒服險巾,褒衣博帶”。
參軍戲的內容是提前準備、精心安排的。參軍戲既風靡於宮廷,又流行於民間;既有男演員,又有女演員,如周季崇和妻子劉採春都擅長演參軍戲《望夫歌》。據唐趙璘《因話錄》記載:“(唐)肅宗宴於宮中,女優有弄假官戲,其綠衣秉簡者,謂之‘參軍樁’。”
唐代宮廷裡有許多優秀的優人,他們都擅長表演弄參軍。《樂府雜錄》記載,開元年間,黃幡綽和張野狐表演弄參軍,其中著名伶人李仙鶴演得最好,唐明皇非常歡喜,特別授予他和參軍官一樣的俸祿。《樂府雜錄》又評價武宗時的曹叔度和劉泉水“鹹淡最妙”,“鹹淡”是唐代評價參軍戲的術語,充分利用通感的手法,將咸和淡兩種相反的味覺、參軍和蒼鶻兩種相對的角色進行對照,“鹹淡最妙”指曹、劉兩人的表演戲謔嘲諷恰到好處,顯得饒有趣味。鹹通以後,參軍角色相繼出現範傳康、上官唐卿、呂敬遷三人。
唐代傳奇《枕中記》的故事大意是:唐開元七年(719),盧生鬱郁不得志,騎著青駒穿著短衣進京趕考,結果功名不就,無奈回鄉。一日經過邯鄲,在客店裡遇見了會神仙術的道士呂翁(明代劇作家湯顯祖創作的《邯鄲記》中,將呂翁改為八仙之一的呂洞賓),盧生自嘆貧困,道士呂翁便拿出一個瓷枕頭讓他枕上。盧生倚枕而臥,一入夢鄉便娶了美麗溫柔的清河崔氏女子為妻,還中了進士,升為陝州牧、京兆尹,最後榮升為戶部尚書兼御史大夫、中書令,封為燕國公。他的5個孩子也高官厚祿,嫁娶高門,可謂兒孫滿堂,享盡榮華富貴。在80歲時,盧生一病不起,病重身亡。斷氣時,盧生一驚而醒,轉身坐起,左右一看,一切如故,呂翁仍坐在旁邊,店主人蒸的黃粱飯(小米飯)還沒熟哩!黃粱夢(黃粱一夢、一枕黃粱、黃粱美夢)也是來由於此了。
到了五代時期,參軍戲和歌舞戲的演出活動仍興盛,連皇帝以及宮廷大臣都參與進來,當時的許多皇帝由於熱愛戲曲,親自登臺演出,唐明皇李隆基是皇帝中開此先例者,他不僅精通音律,擅打羯鼓,還能制曲,他曾選“坐部伎”三百人、宮女數百人入“梨園”教習“法曲”,稱為“皇家梨園弟子”。正是因此,後來人們將從事戲曲藝術的人統稱為“梨園子弟”,而“梨園”也就成了戲曲的別名。還有,唐莊宗李存勖自號“李天下”,也是常參加俳優演出的一個史例,他曾扮演過賣藥卜課的劉山人,表演得很成功。
除了正式的參軍戲,還有一些參軍戲的延伸。
參軍戲出現在宋朝,指宮廷樂舞的指揮安排者。因為手執竹竿引導樂隊進出場,又有“竹竿子”的叫法。南宋史浩的《貿阝峰真隱漫錄》和南宋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均對它有詳細記錄。參軍色在樂舞各種節目開始之前走到觀看者面前唸誦一段駢語,作為開幕詞並介紹相關節目,然後指揮樂舞按秩序進場表演,即“勾隊”;表演結束後,參軍色又上前念駢語,作為演出的總結並向觀眾致敬,最後引導樂舞隊井然有序地退場,即“放對”。參軍色在這裡其實相當於現在的主持人,推動整個演出的進行,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
陸參軍是安史之亂以後,出現在揚州一帶的戲曲節目。陸參軍將音樂伴奏和歌舞融入到參軍戲中,注重戲曲的抒情性,和劇情沒有太多的聯絡。著名演員劉採春的《望夫歌》是陸參軍中的經典作品,深受觀眾的喜愛。
唐代舞戲《蘇幕遮》唐代歌舞戲極其興盛,如《蘇幕遮》等都具備了初步的情節結構和載歌載舞的特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早期的戲劇。
唐玄宗像
其實從隋唐五代的戲曲活動中可以看出,歌舞戲明顯傾向於世俗化而淡化了思想內蘊,特別是參軍戲過於政治化而形成一種說教工具,降低了美學品位。不過,在藝術領域的其他方面,這一時期卻有了相當高的成就,唐代的詩歌可謂一代絕唱,它直接影響著戲曲藝術。大型歌舞藝術“大麴”形成於此時,它的音樂對後來的戲曲音樂“聯套”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當時出現的短篇小說、“傳奇”如《鶯鶯傳》、《離魂記》、《枕中記》都成為後世劇作、改編的素材。“三國”、“一枝花”等說書也出現了,而且此時的說書藝人已經職業化了。另外還出現一種說唱稱“轉變”,是一種說唱相兼的藝術形式,唱講佛經故事、說唱歷史傳說和民間故事,較有名的有《伍子胥》、《王昭君》、《董永》等。
可以說,唐代的參軍戲作為戲曲形成的初步模式,具有承前啟後的銜接作用,是唐代戲曲的一個重要符號,具有深遠意義。
《樂府雜錄》,唐段安節撰,大約著於昭宗即位(888)至乾寧元年(894)之間,共一卷,主要是對唐開元以後音樂、歌舞、俳優、樂器等問題的考證。
作者原序說:“嘗見《教坊記》,亦未周詳,以耳目所接,編成《樂府雜錄》一卷。”所稱“樂府”,實際上包括了唐中葉以後的音樂、歌舞、技藝、百戲。書中首先收錄關於樂部9條,記述了雅樂、清樂、鼓吹等九部的制度與情況;其次關於歌、舞、俳優3條,記載了一些著名的歌唱家、舞蹈演員;再次關於樂器的13條,敘述了各種樂器的演奏能手;還有關於樂曲的11條,關於傀儡子(傀儡戲)的1條,大抵是源流的考證;最後是《別樂識五音輪二十八調圖》,雖今本已有文無圖,但仍提供了研究燕樂的資料依據。
本書已經成為今天研究唐代禮樂制度、音樂、舞蹈、戲曲發展軌跡的寶貴資料。
副淨俑殘頭稷山金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