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河東來
-
2 # 狐狸晨曦
秦始皇“焚書坑儒”的行為之所以留下千古罵名,不在於他活埋了幾百個大部分可能連儒都談不上、僅僅是騙子的方士,而在於他禁止私人學校,焚燬除秦國以外的各國史書,焚燬除博士官所藏圖書,除醫藥、農書、占卜以外的天下所有私人藏書,違令者被罰戍邊為苦役,"聚談詩書"則斬首,"是古非今"則滅族,因此徹底得罪了“士人”這個階層。
【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
“士人”是戰國各國一股不可或缺的政治力量,各國消滅了異姓卿族,加強王權後,士人是和公族是彼此制衡,共同參政的。同時關東“士人”客卿也一直活躍於秦國的政治舞臺之上。
秦孝公變法之後,商鞅,張儀,範睢等等丞相都是外來客卿,秦昭襄王時期,他的舅舅,同時兼有外戚和外來客卿身份的丞相魏冉,執政數十年之久。
秦國丞相:魏冉
然而,在秦始皇完成統一後,大搞搞中央集權,拒絕分封眾皇子,令他們稱王於關東。原六國士人階層完全失去了上升的出路,在本國為門客攀龍門的機會沒有了,去秦國為客卿的機會也沒有了。
如果秦始皇如後來的漢高祖劉邦一樣,實行郡國並行制,分封皇子于山東招攬六國士人,皇子諸王各自闢除門客,則六國士人有出路。而秦國不分封,六國士人能入秦為官的寥寥無幾,因此儒生士人們當然會竭力發對郡縣制,鼓吹分封制。
而秦始皇為了推行單一郡縣制,壓制儒生士人議論,釋出“焚書令”,禁止一切私人議論和私人學術,這不但是堵死了這些士繼續為門客出仕的路徑,更挖了關東士人學術的根基,也是挖了他們賴以生存的根基。因此,砸人飯碗如殺人全家,秦始皇的做法,把一個具有強大力量的社會集團,變成對秦朝無比仇恨的敵人,換了誰都要和他拼命的。
秦始皇死後,陳勝吳廣舉兵,秦朝應對失策,原六國故地紛紛舉兵反秦。陳勝只是一個出身貧寒的農夫,他率先舉兵後,竟能在三個月內關東皆反,甚至連孔子後人都跑去參加,可見遭到“焚書令”打擊的關東士人,對秦朝早已恨之入骨,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推翻秦朝。
趁著天下大亂,除了齊國算是田氏宗室舉兵復國,楚、燕、趙、魏、韓五國,原來的舊宗室甚至連基本的隊伍都拉不起來。關東各國復國反秦的基礎,絕不是那些舊貴族,而正是如陳餘、張耳、范增這些人,也就是“士人”這個中間階層。
范增
秦始皇錯誤的政治佈局,包括“焚書令”在內的激進的政治舉措,大修宮殿墳墓,過度壓榨民力,給百姓休養生息的機會,最終導致了大秦帝國的崩潰和速亡,實為咎由自取。
同時,文化必須要交流和擴張才能發展,秦始皇強行禁止私人學術和私人交流,只保留一部分書籍藏進皇家圖書館,對中國先秦輝煌燦爛的文化事業,更是一大阻礙和摧殘。
秦朝在文化上如此倒行逆施,只能讓無數後人慶幸其早早滅亡,否則必將導致輝煌燦爛華夏文明的停滯和最終終結。
-
3 # 金剛心999
矯枉必過正!春秋戰國時期雖然諸子百家,文化發達,人才輩出,但也讓天下人民苦不堪言上千年!人民首先需要的和平與生存,其次才是文化需要!所以秦王的這個政治決策,恰恰是功在千秋!
回覆列表
實際上,焚書坑儒在歷史上作用相當大,它事實上使儒教變成了儒家,使兼具傳教性質的儒變成了專門做學問的儒。
儒的定義,以前叫儒教,中國很多地方都普遍建有文廟,易經,現在成為學術著作,最初應該主要就是宗教性質占卜的書,其他類似的書應該還有很多,但秦始皇焚書,並沒有焚去易經,而是焚去了不利於其統治的那部分書籍,只不過秦始皇是留下了備份的,結果後來又被項羽一把火燒了。
再有,焚書坑儒相當於後來唐代的滅佛運動,對儒教產生了重大打擊,使儒教變成了較為單純的為統治服務的宗教,只不過這是我們自己理解的宗教形式。就像道教,就存在純以做學問為目的的道家,所以,也有做學問為目的的儒家,正因為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使儒教蛻變為儒家,所以,在中國,實際上使宗教全方位控制信徒行為成為歷史,人們認識到,自己對現實的重要性,所以讀書人以齊家治國平天下為目標,而以前平天下的目標,是宗教的主要功能,現在這一功能卻給了普通的讀書人,給了儒,這才使(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來成為可能,因為儒教已經變成了儒術,宗教功能大為減弱,所以,焚書坑儒與獨尊儒術應該是一脈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