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516221360564

    三人或三人以上演出的相聲,過去只叫“三人活”。“群口相聲”、“多人相聲”都是解放後出現的名稱。從前有這樣的說法:“一個人為說,二人為逗,仨人為湊,四人為哄,五個人就亂了。”三人相聲分為兩種。一種是文字語言遊戲性質的,如:《切糕架子》、《八大吉祥》、《呂林炎圭朋出二(上下兩個“八”音:別)》、《江河湖海洞澗洲池》、《一物一像一升一降》、《四字聯音》、《金剛腿》、《搶三本》、《垛字兒》、《三字同頭三字同旁》等。這類段子雖然沒有什麼高深學問,可是對於沒有文化的窮苦藝人來說,也是一大難關。因為三人相聲並不是每天都說的,一般來說見的機會不多,學的條件差。這類相聲要求演員不但要識字,而且要通曉所說的那些字,這樣說起來才有味道。這個困難是可以想見的。這類段子由三個人說恰到好處,所以老藝人說:“四人為哄,五人就亂了”。另一種是有故事性的,如《扒馬褂》、《訓徒》、《四輩兒》、《武訓徒》。這類段子象是小喜劇,三個演員實際上是各演一個角色。按照傳統的說法,表演三人相聲的演員按逗(甲)、捧(乙)、泥(丙)分工。在這裡,我想大膽提出一個問題來和大家討論:這個傳統的說法是否科學?二十多年前,我也是按照傳統的說法講的。那時,我寫了一些文章,幾次提到三人相聲中的“膩縫兒”。曲協油印出來作為內部稿發往全國供討論用。這是有關相聲藝術的第一批比較有條理的分析文字,也是我頭一次涉足理論工作的收穫。後來,我那些算不上什麼理論的毛坯(應該叫“相聲的一般常識”),卻成了不少人講課和寫文章的參考書,“膩縫兒”一詞也就氾濫開了。現在看來,傳統的說法,當年我的寫法,是不對的,應該更正。首先,“膩”字就不對。“膩”只有油膩、厭煩、細膩等義,塗抹縫隙的意思應該寫作“泥”,北京話裡就有“泥(ni四聲)子”一詞,就是塗抹縫隙的泥狀物。這個“膩”字應該改為“泥”字。其次,說“丙”是“泥縫兒”,意思是:他是往來於甲(逗)、乙(捧)之間,起調節彌合作用的角色。但如果再仔細分析一下上述的十四段三人相聲(當然三人相聲還不止這些),就會發現多數段子裡的丙並不是調解者或彌合者。這是內容決定了的:文字遊戲類的,差不多都是酒令形式,無須一人奔走周旋於二人之間,三個人承擔的任務分量相同,只不過有捧逗之分;有故事性的一類,三個演員從始至終浸入三個角色。像《扒馬褂》,丙似乎是在“泥縫兒”,其實這只是在特定的段子裡的特定人物的性格,而不是三人中的一人所必須起到的固定作用。這就好像一些小戲曲,只有三個演員,我們也不能說某個演員是“泥縫兒”。再說,《扒馬褂》這種型別的段子在三人相聲中只佔較小的比重,“少數服從多數”,應該根據普遍規律解釋三人相聲的分工。反過來說,有些文字語言遊戲的節目還可以由四個人說,也就是又增加了一個“丁”角,那該怎麼辦哪?難道再起名叫“雙泥縫兒”或“二泥”嗎?總之,三人相聲的表演技藝並沒有突破對口相聲的格局,仍然只有捧、逗兩項。一般是一捧二逗,個別的可以說是一逗二捧。要想把四人或是更多的人合說的相聲包括進去,就可以說是一捧多逗。當然,三人相聲的捧逗與對口的捧逗略有不同,因此才傳統地把它作為一項技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芝士焗飯可以不用烤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