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偏執151320024

    劉姥姥兩番入榮國府,曾見各等臉色,如賈母之降尊紆貴,王熙鳳之前踞後親,賈寶玉之懵懂的關心,以及周瑞家的之優越感……讓人微微感動的更有王夫人,第二次劉姥姥告辭時,她送了一百兩銀子,由平兒轉告劉姥姥,讓她拿回去作個小買賣,或者置幾畝地,以後再別投親靠友的。這話裡既有洞若觀火,又有理解的同情,不但提出問題,更設法解決問題,王夫人雖可憎,但有幾處顯示出名門閨秀的大家氣象。

    賈府上下對這個窮婆子都還算照應,只除了妙玉和林黛玉。賈母興師動眾地帶了姑娘媳婦陪劉姥姥逛大觀園,來到櫳翠庵,妙玉忙接了進去,又忙去烹茶,一路賠笑,還特地避其所惡不上六安茶,留心隨和簡直趕上了薛寶釵。然而,對了劉姥姥,她的甜蜜笑臉蕩然無存,劉姥姥用過的杯子不許收進來,後來看在小帥哥賈寶玉的面子上,答應送給這個窮婆子,還特地宣告,幸好是我沒用過的,若是我用過的,砸了也不能給她!

    相比她的鄭重其事,同樣對劉姥姥不以為然的林黛玉就俏皮而又刻薄得多,“母蝗蟲”的妙喻讓這幫沒心沒肺的姑娘少奶奶交口稱讚,“攜蝗大叫圖”的題跋讓令湘雲笑得從椅子上跌了下來。

    為什麼這二人對劉姥姥的厭惡如此明顯?劉姥姥四處打秋風,是讓人瞧不起,但王夫人、王熙鳳乃至“富貴閒人”賈寶玉尚知她生計艱難,能起惻隱之心,為什麼妙玉與林黛玉就不能體諒到這一點,進而攻擊有加呢?

    這也與她們的身世背景有關,她們和劉姥姥一樣,皆是大觀園裡的外來者。先說妙玉,放到現在,她是一個典型的小資,自戀,而且自負,連最好脾氣的李紈都厭她為人,但這種自負之後,又何嘗沒有一份自卑。書中雖說她祖上是仕宦之家,但是她進大觀園之前,已經父母雙亡,家裡未必能給她留下多少家產,林黛玉的父親生前還是巡鹽御史呢,還不是一無所有地寄居外婆家中?至於妙玉喝茶使用的點犀喬、綠玉斗之類,與其說是展示富貴,不如說反映她特別“事兒”,像她自以為神奇無比的梅花上的雪,豌豆公主林黛玉都沒嚐出來,她那些非同凡響的不俗之器,也不過是她自戀精神的具像而已。她果真家底頗豐,便不至於寄人籬下,或者像薛寶釵似的偶爾住住也可,那麼進來之前必然不那麼敏感,說什麼“侯門公府,必以貴勢壓人,我再不去的”。後來王夫人又下了個帖子,她自感受了尊重,有了面子,遂結束“北漂”生涯,和那些小戲子們一道進入大觀園。

    她和那些小尼姑小戲子的入駐是為元春省親準備的,小戲子能做才藝表演,小尼姑則是這大富之家不可或缺的擺設,不管妙玉如何自視甚高,王夫人怎樣大度地給她面子,歸根結底,她和小戲子差不多,不,小戲子還是為人所用,她不過和大觀園裡養的那些鹿、那些鶴差不多,精神觀賞物而已。

    不知道妙玉有沒有朝深裡想過,估計她也不敢朝深裡想,林黛玉能夠面對自己的一無所有寄人籬下,是因為她畢竟是賈母的外孫女,賈府的至親,這身份還可承受,妙玉的身份卻令一個驕傲的人不敢深想。不想卻不等於不存在,眾人的眉高眼低,獨處時的思緒萬端都必然提醒她的卑微處境,她極力要擺脫這窘境,因而呈現出攻擊性人格。以打擊對方來證明自己的不同尋常。

    攻擊劉姥姥即是一例,其實她跟劉姥姥本質上也差不多,用芳官的話:“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幾”,她和劉姥姥來到大觀園,同樣為了生計。但是她透過對劉姥姥的極度鄙視,來劃清界線,那個宣告,不但是發表給賈寶玉等人聽,也是說給自己聽,在卑微與倨傲之間,勉力掙扎的妙玉是痛苦的,她就像一個抓著自己的頭髮想離開地球的人,飛昇的夢想一次次被真實的地球引力挫敗。

    林黛玉對於劉姥姥的厭惡,也有這個外來者與與她的風格不一的緣故。與妙玉不同的是,第一,林黛玉和妙玉處境畢竟不同,雖是寄人籬下,到底還算半個主人,和劉姥姥本質上並不相似,所以只是隨口譏諷,並不發表緊張兮兮地發表什麼宣言。第二,林黛玉比妙玉聰明,她的刻薄也令人宛爾,俏語嬌音讓你想不原諒她也難。

    看不到後四十回,我卻常常想像後四十回應該更博大,更混沌。賈家敗落時,林黛玉若還沒死去,再與劉姥姥相遇,又當是何等光景?她當能理解這個窮婆子的不得已,有時候,人的理解力和閱歷也密切相關,對於形而上的痛苦的感受能夠與生俱來,對於現實人生萬般苦楚的理解,有時卻得靠自己去經歷咂摸。經歷了一切的賈寶玉呢,應該能夠放下那脆弱的,精神上的潔癖,更加理解為生計四處奔走、被人奚落取笑也無所謂的劉姥姥了。

    既然已是投親靠友,又何必半遮半掩,露出士可殺不可辱的扮相,畢竟,一切是你自己選的,利益與者損你都要承擔。身處如此局面,劉姥姥滑稽的樂天展現出她生命的力度與廣度,泥沙俱下,浩浩蕩蕩,不糾纏細枝末節,奔向確定的主題,我覺得這樣很好。

    而且,我也不覺得劉姥姥就沒尊嚴,相比妙玉唧唧歪歪自相矛盾紙上談兵的尊嚴,劉姥姥的不在乎、因不在乎而快樂著是真正的尊嚴,她不允許自己愁眉苦臉,她總能找出理由說服自己理解,雖然阿Q,但人生有限,原宜及時行樂,這個樂法未必就是花天酒地、紙醉金迷,而是即使被命運摁到最低,依然能夠設法驕傲地愉快著。

    大觀園裡還有一與她們都不同的外來者,那就是邢岫煙,她是最為從容的一個。她家庭貧寒,只好依傍並不在意親情的邢夫人生活,住在迎春屋裡,經常被丫頭們“尖刺”,同姊妹們一道賞雪,人家都是猩猩氈或者羽緞羽紗,只她是舊氈斗篷,因為要省錢給父母,甚至早早當了冬衣。這樣的困苦中,她仍能做到不亢不卑,看她與賈寶玉的那番對話,以及對於妙玉的評價,既不投寶玉所愛而胡亂逢迎,也不因妙玉行為乖僻而一味攻擊,她的言語冷靜清淡,如同一簞食一瓢飲的貧士,身處逆境,依然不憂也不懼。

  • 2 # 使用者1437758734922

    劉姥姥是農村貧苦農婦,生活艱難,實在活不下去,才想起有這個拐彎抹角的親戚可攀。女兒懦弱,女婿愛面子,都不肯去,於是她帶著板兒來到了榮國府。

    常言道“貧在鬧市無人理,富在深山有遠親”,年事已高且經過生活艱辛的劉姥姥自然知道這個道理,但是,她還是放下了面子去求人。面對生活,有多少人不得不低頭。清高,在才華橫溢的人身上也許是美德是光環,但是對芸芸眾生而言或許就是枷鎖。生活的道路,對誰都不不平坦,很多時候我們放下所謂的清高,才能開闢出更寬闊的道路。

    劉姥姥從沒有見過貴族生活,她從小門小戶來到如神話仙境般的大觀園,面對眾多的貴族太太小姐還有賈母這位老祖宗,是多麼侷促不安。網上流傳一句話:“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她在園子裡迷路,鬧出各種笑話,這都不是最尷尬難以忍受的。最讓人 覺得心酸的是她這麼大年紀了,跟賈母差不多。然而,一個錦衣玉食,眾星捧月;一個貧困交加,低聲下氣。這是多麼強烈的對比!又是多麼冷酷!劉姥姥為了逗賈母開心,甘願充當“清客”,配合王熙鳳和鴛鴦演戲扮醜。

    一個人來到陌生的環境裡,大概都會有一種恐懼吧。此時,最希望的是什麼?當然是有人指點,幫助應付陌生的一切。所以,現在人們去讀書,去旅遊,無非就是多見世面,開闊視野,見多識廣。可是,這裡眾多的太太小姐,包括形形色色的丫鬟,誰想過幫劉姥姥緩解尷尬局面?她們都是看笑話的!

    我記得,以前讀過一篇文章,講一個帶著孩子的母親,在火車上看到對面座位上的鄉下人不會開飲料盒子,於是自己對著他打開了一盒,並沒有喝。下車後,孩子問她幹嘛開啟不喝,她笑著說,為了對面的爺爺看。可是,為什麼不直接告訴他,孩子追問。母親說,為了不讓爺爺感到難堪。這是多麼善意的一位母親,她就這樣悄悄地把善良種到孩子的心田。然而,在大觀園裡眾多的笑聲裡,我們能感受到善良嗎?

    面對大家的取笑,劉姥姥不知道嗎?當然不!她清楚的很。然而,她不僅不生氣,還賣力地表演逗樂,而且表演空前成功。你看,整整一部紅樓夢,有哪一章比這笑聲更多?有哪一處比這笑的更生動?各具情態的笑,都是發自內心的快樂,就連高高在上的賈母和冷漠的惜春都撐不住了。

    劉姥姥自嘲扮醜,她沒有自尊嗎?她為什麼不憤怒?

    還不是因為這該死的生活!

    她不能拂袖而去。第一次來王熙鳳幫助了她,這次她要表示感謝。劉姥姥雖是貧苦底層人民,可她知恩圖報。貴為皇親的榮國府缺什麼?什麼都不缺!即使劉姥姥來時帶了很多新鮮蔬菜瓜果,但在賈府人眼裡,這些禮物輕如鴻毛。賈府最缺的是鮮活的生活氣息,是發自內心的喜悅。且不說“千紅一哭,萬豔同悲”的眾多女兒,就是賈母、王夫人等也難得一笑。“侯門一入深似海”這裡面的鬥爭也許劉姥姥不知道,但是,她知道,把賈母逗樂,就是最好的禮物。因此,她一改第一次進大觀園時的畏畏縮縮,扔掉了殘留的面子,甘願充當笑料,博得賈母開心。這是生活教會她的變通,也是小人物可悲的智慧。

    其實,在生活面前,有幾人能不低下高貴的頭?那個地鐵裡痛哭的中年人,那個寒風裡拼命趕路的外賣小哥,那個深夜裡獨自加班崩潰的白領……然而,儘管卑微,他們為生活拼盡全力,不輕言放棄,努力為家人撐起一片晴空,這又多麼值得尊敬!

    就像任正非說:“當你懂得放下面子掙錢的時候,你就長大了。”年少,總想像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天生我材必有用”;年長才明白更多時候,活成了杜甫,“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讀懂了劉姥姥就明白了小人物生存的艱難悲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看待澳大利亞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