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八車道

    柴油機怠速增壓器還是有機油到潤滑點的,只是怠速的轉速不高,增壓器發揮不了增壓值,發動機的中缸系統是利用機油的飛濺式潤滑的,缸蓋部分是利用機油泵加壓然後潤滑凸輪軸,而正時鏈條和增壓器均為發動機的核心動力部件,需要利用油道,管路等直接利用機油泵進行高壓輸送。

    一般的發動機機油壓力感測器都是安放在中缸的缸體上的,這樣有效的檢查機油的迴流和機油的油量情況。增壓器是關乎發動機的動力輸出命脈,增壓器損壞導致發動機加速無力,怠速不穩,甚至發動機的各個感測器報故障碼等等。

  • 2 # 天和Auto

    內燃機「怠速」運轉時機油壓力最低-增壓器不運轉

    說明:關於燃油動力汽車(汽柴油機兩型別)的怠速與冷啟動,相關問題均可以以「機油壓力」和增壓器「介入/峰值」的知識解讀。首先來分析一下潤滑系統的執行原理,嘗試縷清冷啟動是否需要原地熱車,以及不同轉速區間機油如何“匹配潤滑需求”。

    機油泵-動力源曲軸箱曲軸油泵

    內燃式發動機的機油貯存在「曲軸箱」裡,箱體的下半部分是所謂的“油底殼”。機油泵抽取機油自然不能遠離曲軸箱,然而在曲軸箱又無法利用電機驅動油泵;那麼機油泵就只能以曲軸帶動運轉了,看似這是一種無奈的設計,然而實際非常合理,為什麼這麼說呢?

    「轉速與油壓匹配」

    轉速的概念指曲軸每分鐘旋轉的速度,與曲軸連線的是連桿與活塞,活塞在氣缸內「上下往復運轉」。在運動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磨損,即使有機油的潤滑也只是能“延緩”而不是克服。而且隨著轉速的提升磨損程度還會加重,因為轉速升高會加大噴油量,在更短的時間內燃燒更多燃油會產生強度更大的振動,活塞在振動的影響下就會加大磨損!——此時需要更充足的潤滑。

    假設用電控系統採集轉速資訊,在利用電動機調整油泵功率進行匹配;這一過程不僅會有延遲而且會不夠精準。而透過曲軸帶動機油泵運轉,曲軸轉速的加快就是油壓的同步升高,這種方式則不會有延遲且會更加精準的控制油壓。那麼「冷啟動」時需要“原地熱車”嗎?答案很顯然是否定的,因為啟動瞬間透過「起動電機」即可將曲軸轉速拉至“600rpm”左右,足夠高的轉速可以在幾秒鐘內形成有效潤滑,原地等待沒有任何意義。

    渦輪增壓-動力源廢氣渦輪增壓-尾氣

    主力的汽柴油機均採用「廢氣增壓」技術,其概念是透過內燃式熱機執行過程中,其必然會產生的高壓力排氣作為「驅動力」。從排氣歧管引出管路吹動增壓器渦輪運轉,實現對空氣的壓縮以提升進氣氧濃度(達到富氧燃燒提升扭矩的目的)。執行原理參考下圖。

    知識點1:渦輪增壓器的驅動力來自排氣,內燃機的轉速越高則排氣壓力越大,同時增壓器的「壓縮空氣」能力就會越強。所以Turbo發動機的轉速越高扭矩就會越大,只不過排氣壓力普遍在“1500rpm”的轉速節點就能讓增壓器渦輪達到最高轉速,也就是達到最強壓縮的水平;後續從1500~4000rpm(假設)可以維持這一標準,這就是渦輪增壓發動機動力強的原因,自然吸氣發動機完全依靠提升噴油量實現最大扭矩,提升噴油量的方式為提升轉速,所以這種機器的大扭矩是以高油耗為基礎。

    知識點2:內燃機「怠速」概念是以最低噴油量與進氣量實現機體的“自運轉”(不熄火),此時對於動力的強弱是沒有需求的。所以即使增壓技術可以提升扭矩,但是也沒有必要在怠速時增壓,畢竟高溫火焰對機器的冷卻系統會帶來執行負荷。於是渦輪增壓發動機在怠速時被調校為「不運轉」,長時間怠速停車也不用擔心增壓器會如何。這就是燃油動力汽車發動機(內燃機)的概念,供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歷史上的吳三桂?你認為他是真的糊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