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是指標刺;灸,是指艾灸。針灸療法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針刺①針刺的方法目前一般選用不鏽鋼針作為針具。針具及醫生的手要經過消毒,患者平臥並選擇好穴位進行針刺。臨床一般用右手持針操作,主要以拇、食、中三指挾持針柄,如持筆狀,左手指甲尖按壓所刺部位,或輔助針身,用指切進針,夾持進針、舒張進針或提捏進針等方法針刺。在針刺操作過程中,要掌握正確的針刺角度、方向和深度,這是增強針感、提高療效和防止意外事故發生的重要環節。針刺的角度,是指進針時針身與面板表面所形成的夾角。一般分三種角度。直刺:針身與面板表面呈90度角,垂直刺入。斜刺:針身與面板表面呈45度角左右,傾斜刺入。適用於肌肉較淺薄處或內有血管、重要臟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部位。平刺;也叫沿皮刺,針身與面板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著面板刺入。適用於皮薄肉少的部位。針刺的深度要根據體質、年齡、病情、部位而定。針刺的角度與深度關係極為密切,一般講,直刺多用於深刺,斜刺或平刺多用於淺刺。對於“天突”、“啞門”、“風府”等穴,以及眼區、胸背和有重要臟器如心、肝、肺等部位的腧穴,尤當往意要淺刺,以免發生意外。將針刺入腧穴後,要行針(也叫運針)以使之得氣,“得氣”又叫“針感”,是指將針刺入腧穴後所產生的“經氣感貝”。當這種“經氣感應”產生時,醫者會感到針下有徐和或沉緊的感覺,患者也會同時有酸、麻、脹、重等感覺,這種感覺甚至會沿著一定的部位、向一定的方向擴散和傳導。若無經氣感應而不得氣時,醫者則感到針下空虛無物,患者亦無酸、麻、脹、重等感覺。此時醫者就要施用提插、捻轉等各種手法使之得氣,也可靜以久留,以待氣至。針刺得氣,才有祛邪扶正的作用。將針刺入腧穴後,一般留針10~20分鐘。但對一些特殊病證,如寒證、頑固性疼痛等可延長留針時間,在留針期間可進行間歇性行針,以增強、鞏固療效。在行針施術或留針之後即可出針。出針時一般以左手拇,食指按住針孔周圍面板,右手持針作輕微捻轉,慢慢將針提至皮下,然後將針起出,用消毒幹棉球按壓針孔,以防出血。出針後病人休息一會兒才能活動。起針後要檢查一下針數,以防遺漏。針刺的異常情況及處理方法①暈針:是針刺過程中病人發生的暈厥現象。其表現為患者突然出現精神疲倦、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噁心欲吐、心慌,多汗、四肢發涼,重者甚至血壓下降、二便失禁及脈微細欲絕。暈針的原因,多為患者體質虛弱、精神緊張,或疲勞、飢餓、大病之後、因體位不正、醫者手法過重等。一般處理方法是立即停止針刺並將針全部起出。使患者平臥並飲些溫開水或糖水,注意保暖,即可恢復正常。嚴重不能復常者,要請醫生診治。②滯針:在行針時或留針後,醫者感覺針下澀滯,捻轉、提插、出針均困難,病人覺得疼痛時,稱為滯針。滯針的原因,多為患者精神緊張,當針刺入腧穴後,由於區域性肌肉強烈收縮,或行針手法不當,向單一方向捻轉太過,以致肌肉組織纏繞針體所致。一般處理方法可稍延長留針時間,或於滯針腧穴附近進行循按,或叩彈針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針,以宣散氣血緩解肌肉的緊張。③彎針:進針時或將針刺入腧穴後,針身在體內形成彎曲。其表現為,針柄改變了進針或刺入留針時的方向和角度,提插、捻轉及出針均困難,患者又感到疼痛。彎針的原因,多為醫生進針手法不熟練,或用力過猛過快,使針尖碰到堅硬組織器官,或病人在針刺、留針時移動了體位,或因針柄受到某種壓力等所造成。一般處理方法是不得再行提插、捻轉,用手慢慢地順著彎曲的方向將針取出。若因病人移動體位所造成,則應使患者慢慢恢復原來的體位,區域性肌肉放鬆後,再慢慢將針取出。切忌強行拔針,以免將針斷於體內。④斷針:針體折斷在人體內。斷針的原因,多為針具的質量欠佳,或針身、針根有損傷剝蝕。一般的處理方法是患者切勿更動原來的體位,以防斷針向肌肉深部陷入。若殘端部分針身顯露於體外時,可用血管鉗或鑷子將針起出。若斷針與面板相平或稍凹陷於體內者,可用左手拇、食二指垂直向下擠壓針孔兩旁,使斷針暴露體外,右手持鑷子將針取出。若斷針完全深入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431336662皮下或肌肉深層時,當立即請醫生手術。⑤血腫:針刺部位出現皮下出血並引起的腫痛。表現為出針後,針刺部位腫脹疼痛,繼則面板呈現青紫色。一般可自行消退。若嚴重時,可先冷敷止血後,再做熱敷或在區域性輕輕揉按,以促使區域性瘀血消散、吸收。針刺的注意事項患者在過於飢餓、疲勞、精神過度緊張時,不宜立即進行針刺。對身體瘦弱、氣虛血虧的患者,針刺時手法不宜過重,開儘量選用臥位。面板有感染、潰瘍、瘢痕或腫瘤的部位不宜針刺。對胸、脅、腰、背臟腑所居之處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肝、脾腫大,肺氣腫的患者尤當注意。針刺眼區和項部的風府、啞門等穴及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轉和長時間的留針,以免傷及重要器官而產生嚴重的惡果。灸法灸法是靠灸火的熱力給人以溫熱性刺激,透過經絡腧穴的作用,以達到治病和防病的目的。施灸的原料主要以艾為主,用乾燥的艾葉搗制後除去雜質,而成純淨細軟的艾絨,然後製成艾柱、艾卷等。常用的灸法有艾柱灸和艾卷灸。①艾柱灸。將純淨的艾絨放在乎板上,用手搓捏成圓錐形的艾柱。常用的艾柱,或如蒼耳子,或如蓮子,或如半截橄欖等大小不一。施灸時每燃燒一個艾柱叫做“一壯”。灸的具體方法有。②隔姜灸。將鮮姜切成厚約02~03釐米的薄片,中間用針刺數個小孔,然後將姜放在應灸腧穴的部位或患處,再將艾柱放在薑片上點燃施灸。當艾柱燃盡,再取一柱施灸,直至灸完所規定的壯數。以使面板紅潤而不起泡為度。常用於因寒而致的嘔吐、腹痛、風溼性關節炎等病。③隔蒜灸。用鮮大蒜頭切成02~03釐米的薄片,中間用針刺數個小孔(搗成蒜泥亦可),然後放在應灸的腧穴或患處,將艾柱放在上面,點燃施灸。待燃盡,易柱再灸,至灸完規定的壯數。此法多用於瘰癘(淋巴結核之類)、肺結核及瘡瘍初起等證。④艾卷灸。使用艾條。取純淨細軟的艾絨24克,平鋪在26釐米長、20釐米寬的細草紙上,將其捲成直徑約15釐米的啊柱形艾卷。要求卷緊,外裹以質地柔軟疏鬆面又堅韌的桑皮紙,用膠水或漿糊封口而成(或到中藥店購買現成的艾條)。施灸的方法分溫和灸和雀啄灸。溫和灸: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應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約距面板2~3釐米左右,進行燻烤,使患者區域性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處灸5~7分鐘,至面板紅暈為度,多適於慢性病。雀啄灸:將艾條點燃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面板並不固定在一定距離,而是像鳥雀啄食一樣,一上一下活動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勻地上下或左右方向移動,或作反覆地旋轉施灸,多用於較急的病證。灸法有溫通經脈、行氣活血、祛溼逐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及防病保健的作用,適用於一些慢性病的治療及保健。⑤灸法的禁忌。對實熱證或陰虛發熱證,一般不適宜灸法治療。孕婦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針,是指標刺;灸,是指艾灸。針灸療法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針刺①針刺的方法目前一般選用不鏽鋼針作為針具。針具及醫生的手要經過消毒,患者平臥並選擇好穴位進行針刺。臨床一般用右手持針操作,主要以拇、食、中三指挾持針柄,如持筆狀,左手指甲尖按壓所刺部位,或輔助針身,用指切進針,夾持進針、舒張進針或提捏進針等方法針刺。在針刺操作過程中,要掌握正確的針刺角度、方向和深度,這是增強針感、提高療效和防止意外事故發生的重要環節。針刺的角度,是指進針時針身與面板表面所形成的夾角。一般分三種角度。直刺:針身與面板表面呈90度角,垂直刺入。斜刺:針身與面板表面呈45度角左右,傾斜刺入。適用於肌肉較淺薄處或內有血管、重要臟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部位。平刺;也叫沿皮刺,針身與面板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著面板刺入。適用於皮薄肉少的部位。針刺的深度要根據體質、年齡、病情、部位而定。針刺的角度與深度關係極為密切,一般講,直刺多用於深刺,斜刺或平刺多用於淺刺。對於“天突”、“啞門”、“風府”等穴,以及眼區、胸背和有重要臟器如心、肝、肺等部位的腧穴,尤當往意要淺刺,以免發生意外。將針刺入腧穴後,要行針(也叫運針)以使之得氣,“得氣”又叫“針感”,是指將針刺入腧穴後所產生的“經氣感貝”。當這種“經氣感應”產生時,醫者會感到針下有徐和或沉緊的感覺,患者也會同時有酸、麻、脹、重等感覺,這種感覺甚至會沿著一定的部位、向一定的方向擴散和傳導。若無經氣感應而不得氣時,醫者則感到針下空虛無物,患者亦無酸、麻、脹、重等感覺。此時醫者就要施用提插、捻轉等各種手法使之得氣,也可靜以久留,以待氣至。針刺得氣,才有祛邪扶正的作用。將針刺入腧穴後,一般留針10~20分鐘。但對一些特殊病證,如寒證、頑固性疼痛等可延長留針時間,在留針期間可進行間歇性行針,以增強、鞏固療效。在行針施術或留針之後即可出針。出針時一般以左手拇,食指按住針孔周圍面板,右手持針作輕微捻轉,慢慢將針提至皮下,然後將針起出,用消毒幹棉球按壓針孔,以防出血。出針後病人休息一會兒才能活動。起針後要檢查一下針數,以防遺漏。針刺的異常情況及處理方法①暈針:是針刺過程中病人發生的暈厥現象。其表現為患者突然出現精神疲倦、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噁心欲吐、心慌,多汗、四肢發涼,重者甚至血壓下降、二便失禁及脈微細欲絕。暈針的原因,多為患者體質虛弱、精神緊張,或疲勞、飢餓、大病之後、因體位不正、醫者手法過重等。一般處理方法是立即停止針刺並將針全部起出。使患者平臥並飲些溫開水或糖水,注意保暖,即可恢復正常。嚴重不能復常者,要請醫生診治。②滯針:在行針時或留針後,醫者感覺針下澀滯,捻轉、提插、出針均困難,病人覺得疼痛時,稱為滯針。滯針的原因,多為患者精神緊張,當針刺入腧穴後,由於區域性肌肉強烈收縮,或行針手法不當,向單一方向捻轉太過,以致肌肉組織纏繞針體所致。一般處理方法可稍延長留針時間,或於滯針腧穴附近進行循按,或叩彈針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針,以宣散氣血緩解肌肉的緊張。③彎針:進針時或將針刺入腧穴後,針身在體內形成彎曲。其表現為,針柄改變了進針或刺入留針時的方向和角度,提插、捻轉及出針均困難,患者又感到疼痛。彎針的原因,多為醫生進針手法不熟練,或用力過猛過快,使針尖碰到堅硬組織器官,或病人在針刺、留針時移動了體位,或因針柄受到某種壓力等所造成。一般處理方法是不得再行提插、捻轉,用手慢慢地順著彎曲的方向將針取出。若因病人移動體位所造成,則應使患者慢慢恢復原來的體位,區域性肌肉放鬆後,再慢慢將針取出。切忌強行拔針,以免將針斷於體內。④斷針:針體折斷在人體內。斷針的原因,多為針具的質量欠佳,或針身、針根有損傷剝蝕。一般的處理方法是患者切勿更動原來的體位,以防斷針向肌肉深部陷入。若殘端部分針身顯露於體外時,可用血管鉗或鑷子將針起出。若斷針與面板相平或稍凹陷於體內者,可用左手拇、食二指垂直向下擠壓針孔兩旁,使斷針暴露體外,右手持鑷子將針取出。若斷針完全深入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431336662皮下或肌肉深層時,當立即請醫生手術。⑤血腫:針刺部位出現皮下出血並引起的腫痛。表現為出針後,針刺部位腫脹疼痛,繼則面板呈現青紫色。一般可自行消退。若嚴重時,可先冷敷止血後,再做熱敷或在區域性輕輕揉按,以促使區域性瘀血消散、吸收。針刺的注意事項患者在過於飢餓、疲勞、精神過度緊張時,不宜立即進行針刺。對身體瘦弱、氣虛血虧的患者,針刺時手法不宜過重,開儘量選用臥位。面板有感染、潰瘍、瘢痕或腫瘤的部位不宜針刺。對胸、脅、腰、背臟腑所居之處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肝、脾腫大,肺氣腫的患者尤當注意。針刺眼區和項部的風府、啞門等穴及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轉和長時間的留針,以免傷及重要器官而產生嚴重的惡果。灸法灸法是靠灸火的熱力給人以溫熱性刺激,透過經絡腧穴的作用,以達到治病和防病的目的。施灸的原料主要以艾為主,用乾燥的艾葉搗制後除去雜質,而成純淨細軟的艾絨,然後製成艾柱、艾卷等。常用的灸法有艾柱灸和艾卷灸。①艾柱灸。將純淨的艾絨放在乎板上,用手搓捏成圓錐形的艾柱。常用的艾柱,或如蒼耳子,或如蓮子,或如半截橄欖等大小不一。施灸時每燃燒一個艾柱叫做“一壯”。灸的具體方法有。②隔姜灸。將鮮姜切成厚約02~03釐米的薄片,中間用針刺數個小孔,然後將姜放在應灸腧穴的部位或患處,再將艾柱放在薑片上點燃施灸。當艾柱燃盡,再取一柱施灸,直至灸完所規定的壯數。以使面板紅潤而不起泡為度。常用於因寒而致的嘔吐、腹痛、風溼性關節炎等病。③隔蒜灸。用鮮大蒜頭切成02~03釐米的薄片,中間用針刺數個小孔(搗成蒜泥亦可),然後放在應灸的腧穴或患處,將艾柱放在上面,點燃施灸。待燃盡,易柱再灸,至灸完規定的壯數。此法多用於瘰癘(淋巴結核之類)、肺結核及瘡瘍初起等證。④艾卷灸。使用艾條。取純淨細軟的艾絨24克,平鋪在26釐米長、20釐米寬的細草紙上,將其捲成直徑約15釐米的啊柱形艾卷。要求卷緊,外裹以質地柔軟疏鬆面又堅韌的桑皮紙,用膠水或漿糊封口而成(或到中藥店購買現成的艾條)。施灸的方法分溫和灸和雀啄灸。溫和灸: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應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約距面板2~3釐米左右,進行燻烤,使患者區域性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處灸5~7分鐘,至面板紅暈為度,多適於慢性病。雀啄灸:將艾條點燃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面板並不固定在一定距離,而是像鳥雀啄食一樣,一上一下活動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勻地上下或左右方向移動,或作反覆地旋轉施灸,多用於較急的病證。灸法有溫通經脈、行氣活血、祛溼逐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及防病保健的作用,適用於一些慢性病的治療及保健。⑤灸法的禁忌。對實熱證或陰虛發熱證,一般不適宜灸法治療。孕婦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