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3394312396
-
2 # 樂享動漫集
消毒。
具體方法是:牆壁用石灰進行粉刷,地面用3%的燒鹼水噴灑,舍內按每立方米用高錳酸鉀14克,加水14毫升、福爾馬林28毫升密閉薰蒸消毒36小時,然後開啟門窗通氣。
準備飼料、藥物和疫苗。雛山雞應選用營養價值高、易於消化、適口性好的飼料;準備好消毒藥品、抗菌素、消炎藥、維生素和疫苗等。
溫度
溫度是山雞育雛成敗的關鍵因素。1日齡山雞的育雛溫度為36.5-37℃,2日齡為 36℃,4-7日齡為34℃;2周起,每週 降低育雛溫度3℃,儘早實現脫溫。一般可透過 觀察舍內雛山雞的分佈來掌握施溫,雛山雞分佈均勻表明育雛溫度適合,雛山雞靠攏 或擠成一堆則溫度低,要及時加溫。
通風和光照
在保證育雛溫度需要的前提下,特別要注意通風換氣,使育雛室內空氣清新,無臭、無煙、無黴味,隨時保持良好的氣體交換,可以 利用晴好天氣及時通風換氣。雛山雞第1周齡要進行24小時人工光照,讓其晝夜都有飲水。2周齡以後要逐漸減少人工光照而多照自然光,讓雛山雞夜間休息好。
營養
雛山雞對飼料中的蛋白質水平要求較高,1-2周齡飼料蛋白質水平要達到28%,3-4齡為24%左右,5周齡以後降到20%。 雛山雞出殼12小時後,先飲水後開食,飲水中加入抗菌素和3%-5%的葡萄糖,喂水後1小時再喂雛山雞飼料。喂料時用盤邊高2釐米的盤裝料,每小時喂1 次,勤添少喂,逐日增加飼料量並減少喂料次數。此外,應保持雛山雞的環境安靜,喂料、換水時操作要輕,減少驚嚇,防止飛逃。在分群、轉籠、斷喙、接種時一 定要輕捉輕放,避免骨折翅斷。
斷喙的處理
由於山雞的喙生長特別快,要根據生產情況,將斷喙作為一項重要的管理工作。斷喙應採用高溫斷喙器,段喙時要斷去上、下喙的1/2和 1/3,操作要輕盈,斷喙時不讓出血,烙痂要完整,同時要作好斷喙應激處理。
防疫
保持圈舍衛生和疫苗接種。每日對圈舍進行清掃和消毒,讓雛山雞生長在一個無汙染的環 境中。飼養人員要觀察雛山雞群的生長狀況,做好疫病防治。
回覆列表
剛出殼的雛鵝體型小,絨毛稀,調 節體溫的能力、適應性、抗病性、消化力還很差。因此,養小鵝時應把握好溫度、飲水、進食、放牧幾個方面。同時,做好疫病防治工作也十分必要。
1、保溫與防溼
育雛室應通風、透光、清潔、乾燥,更重要的是保溫。
一週齡小鵝的最適宜溫度是25~28℃,二週齡小鵝為21~24℃。溫度適宜時小鵝精神活潑,安靜無聲,溫度偏低時小鵝擁擠扎堆,叫聲低沉而長;溫度過高時小鵝煩燥不安,叫聲短促。給小鵝鋪墊草既保溫又隔潮,若墊草太溼會使小鵝受涼,引起感冒或腹瀉。
2、進食與水
小鵝進食前應先飲水,這樣有助於胃腸的消化。
初次給小鵝飲水,須把鵝嘴壓入水盆,調教後小鵝方能自行飲水。雛鵝日糧以青菜為主,另外可加入10%~30%米飯或煮的玉米渣。餵食時,把乾淨的菜葉撒在草蓆或碟子中,讓小鵝自由採食。不會採食的可把菜葉送到它的嘴邊或者撒在鵝身上,引誘其採食。1~4日齡的小鵝,消化力弱,每日喂5~6次即可。
4日齡後,食量和飼餵次數應逐漸增加,每日喂8次,每次喂7~8成飽。過食會引起消化障礙。
3、放牧和放水
10~20日齡的小鵝,在溫暖晴朗無風的時候,可進行放牧和放水。初次放牧應先餵飽,免得飢不擇食誤食毒草。放牧時間和距離不宜過長,1小時即可。
放水應在晴天的中午進行。水不宜深,水溫20~30℃。雛鵝絨毛防水性差,不宜過久地呆在水中,上岸待毛幹後方可趕回鵝舍,以防受涼感冒。
4、疾病的防治
4~25日齡小鵝,易感染“小鵝瘟”。這是一種急性敗血型傳染病,初期病鵝食慾減少,飲水增多,拉黃色帶氣泡的稀便;在食道的膨大部分有大量氣體和液體。
多數病鵝於發病後12~72小時死亡,死亡率可達90%。小鵝瘟主要經消化道傳染,因此,日糧和飲水要清潔,食具要消毒。此外,15日齡以上的雛鵝易患“小鵝流感”。表現流鼻涕,呼吸困難,搖頭,閉目呆立,不想飲食等症狀。治療可用4萬單位的青黴素和1毫升安痛定1次肌肉注射,每日3次,連用3天,療效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