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大多數人都認可《凡爾賽和約》,戰勝國對德國的過於苛刻,是促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但很少有人知道,協約國對德國軍事打擊的不徹底性,是導致其戰後軍事力量快速崛起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不完整的戰爭。

    一戰中的德國投降,主要是政治和經濟的崩潰所致,並不是真正的軍事失敗。因為在德軍投降的那一刻,依然佔據著法國、俄國、比利時等國的大片土地;更因為柏林沒有被攻佔,才使得一戰看起來,更像是“停戰”,而不是德國投降。

    沒有佔領德國全境,為日後再次爆發戰爭埋下“禍根”。

    隨著保加利亞、土耳其和奧匈帝國的投降,德國面臨著“以一當十”的不利局面,再加上國內發生兵變、德皇退位,繼續戰爭的意義不大了,德國派出代表到法國貢比涅森林中福煦元帥的專列裡,與協約國簽訂了停戰協定,一戰結束。

    這就是《貢比涅停戰協定》,儘管停戰的條件很苛刻,但只是繳槍和撤退,並沒有對德國進行佔領,這個《協定》傳出後,立刻遭到一些將領的反對。他們認為,不能半途而廢,協約國軍隊應該攻入德國心臟,在柏林簽署停戰協議。

    首先,“宜將剩勇追窮寇”,徹底瓦解德軍計程車氣。儘管戰爭結束前,德軍計程車氣也十分的低落,但更多的是對皇權制度的反感,並不認為是在軍事上的失敗。只有乘勝追擊,才能在氣勢上真正瓦解對手的鬥志,甚至是忌憚協約國的軍事實力。

    其次,佔領其全境,才能真正打服整個民族。好戰的德意志民族,從來就沒有高看過周邊國家軍隊的實力,他們認為盟友的“背叛”,是德國投降的根本原因,德軍依然強大,至少協約國軍隊沒敢進攻柏林。這種情緒成了二戰前夕,整個民族叫囂戰爭的理由。

    更關鍵的是,沒能將其軍事力量進行肢解。儘管《和約》對德國軍隊和武器生產進行了限制,但整個軍事體系沒有瓦解,軍工廠依然存在。10萬人的國防軍全是精英,戰時能夠迅速擴編;不讓生產重機槍,就研發MG系列通用機槍等等。

    正是協約國的致命錯誤,讓投降後的德華人並不承認失敗,為日後再次爆發戰爭埋下了“定時炸彈”。如果像二戰期間盟軍所做的那樣,完全可以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為什麼在軍事上佔據絕對優勢的協約國,這麼草率地簽訂協議呢?

    4年的戰爭,歐洲各國早已身疲力竭,實在是打不動了。

    1918年,歷經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人們沉浸在勝利喜悅的時候,作為協約國的高階將領們,對未能佔領德國全境而耿耿於懷,但是他們也知道,早早的簽訂停戰協議,儘快結束戰爭也是無奈之舉,更是政治的需要。

    一是,戰爭幾乎耗盡了英、法兩國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儘管英國採取的“飢餓戰爭”,全面封鎖德國,但同樣需要進口維持的英、法兩國,不比德國好到哪裡去。如果沒有美國的援助,這場戰爭的勝負誰都不好說。

    與單純的軍事佔領相比,更讓英、法等國有心無力的是維持。因為佔領德國,就意味著要承擔6000萬德華人的生計。從經濟的角度看,把“爛攤子”繼續交給德華人去處理,是十分划算的事情,並且德國恢復的過程,相對而言也是安全的過程。

    二是,協約國不是“鐵板一塊”。隨著德國的失敗指日可待,協約國內部對戰後世界秩序的安排,開始出現一些“不和諧”的聲音。法國有取代德國成為歐洲霸主的“苗頭”,而英國不希望“一家獨大”等等,各方爭論不休,互不相讓。

    更有甚者,以撤軍做要挾。可以說是戰爭還未結束,各國已經為了各自的利益爭得“不可開交”,眼看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戰局,唯有儘快結束戰爭,避免協約國的分裂。當然,戰爭一旦結束,以撤軍或退出同盟的意義,也就不存在了。

    更讓人擔心的是,由於受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在歐洲各國都出現了布林什維克的身影,結束戰爭可以全力鎮壓國內的革命勢頭。同時,也利於德國騰出手來,清剿布林什維克化的“斯巴達克團”,畢竟在意識形態方面,他們是一致的。

    當然,單從軍事實力看,協約國軍隊的軍事素養與德軍還有不小的差距,繼續進攻,誰都沒有把握能夠戰勝德軍,更何況進攻就意味著傷亡,民眾的呼籲,士兵的厭戰,迫使各國儘快結束戰爭,哪怕是一絲的希望,他們都要努力爭取之。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身體素質差要去當兵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