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奶奶說小兒推拿

    夏季食用生薑有以下好處:生薑中含有薑辣素,能促進膽汁分泌,有助於消化。生薑是助陽之品,姜還有加快人體新陳代謝、通經絡、抗衰老的作用。氣候變冷時吃生薑可溫脾暖胃、預防感冒。吃飯不香時,吃薑能夠改善食慾。尤其是有胃潰瘍、虛寒性胃炎、腸炎的病人,經常吃一點姜,能改善惡心、嘔吐的症狀。

  • 2 # 臺灣HPV疫苗諮詢小庚

    知名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醫師出版《靜心・淨心:52周的修煉,一年後與完美的自己相遇》(時報出版)書中提到,夏季想要養生,保養身心靈健康,可以分成以下四方面來談:

    一、食姜散寒,抑癌抗發炎

    大家很愛吃,先來講吃的。藥食同源,「早上三片姜,賽過喝參湯」、「家有小姜,小病不慌」、「飯不香,吃生薑」流傳已久的順口溜,正好反映了這個時節的人體需求。祛寒排寒等到冬天再來做,效果不是說沒有,但不如盛夏借力使力來得徹底。散寒去溼的熱薑茶、消炎抑癌的老薑、開胃促消化的嫩姜,這時候來吃,姜姜好。

    誰尤其適合吃薑?天氣太熱沒有食慾的人、下半身水腫很明顯的人、以植物性飲食為主的人,以及夏天常吃生菜色拉、生魚片、冰品、冰飲的人,都非常適合。但有兩種人要注意,使用抗凝血劑者勿食生薑,煮熟的姜不宜過多,還有膽結石患者也要注意攝取量。此外,怕影響睡眠,一般而言,姜屬升發之物,配合生物鐘節律,中午前吃比較好,不建議夜晚吃太多姜。

    二、防中暑,補水要在口渴之前

    夏天醫院比其他季節更容易接到熱痙攣、熱衰竭、熱中暑等熱傷害的病患。什麼人容易身受其害?肌肉少、出汗少的人。如果上半年有認真提升肌肉量,把迴圈拉起來,基本上就不太會中暑。如果還沒練成,那把握住以下5個原則,也能預防。學起來,順便也幫身邊的人,預防一下。

    自知散熱、降溫的機制較弱,就更應該慎防在烈日下激烈活動,躲著大中午的太陽。 與體溫接近或稍微高出一些些的溫水,每天都要喝夠,等口渴時才喝就太慢了。 避免暑氣傷人,宜穿著棉麻天然材質、散熱佳的衣物。

    從豐富種類的蔬果中攝取足夠的礦物質、維生素,有助於維持身體各項機能正常運作,也是預防中暑的好方法。

    看懂徵兆,提前預防中暑。若出現頭痛、噁心想吐、抽筋、無法流汗時,請即刻前往陰涼處鬆脫衣物、搧涼、喝加了少許鹽的冷水或稀釋過的運動飲料。

    三、這樣呼吸,預防心肌梗塞

    夏至雖不是很熱,但從現在開始,暑熱將會越來越有看頭,一路能熱到立秋。散熱這檔案事,全靠心來驅動。一旦熱浪來襲,心就必需更快更多地打出血液,以供應皮下血管擴張散熱。也就是說,有「君主之官」之稱的心,越熱是越忙,你很好別用其他事煩它、增加它的負擔。不只極冷之時屬於疾病好發的「黑時間」,非常非常熱的時候,心肌梗塞也是時有所聞,同樣需要留意。

    夏季心臟病很怕就是四件事兜在一塊兒,「本身肌肉量少散熱慢」、「夏天很熱」、「脾氣很差,動不動火大」、「有心血管疾病史」。炎炎夏日,「炎」字已經有兩個「火」了,切勿再讓心火、肝火助長熱勢力。預防致命心肌梗塞、腦梗塞,三高患者,除了平常的血糖血脂血壓控制,還可以透過以下呼吸法,調節情緒、避免情緒暴衝。

    步驟一:暴怒時,先別急著罵人,不說話,視線回到手機上。

    步驟二:叫出手機時鐘裡的碼錶,深吸飽一口氣,再點啟動。

    步驟三:看著碼錶,憋氣約十五到二十秒,把氣吐出來。

    以上步驟重複幾次,直至心能靜下來為止。

    四、回望本心,認真過好自己的人生

    人體能量起伏與天體執行關係密不可分。在陽氣很為充盛之時,人很能感覺到明亮、積極、正向、溫熱、上升、動態、語聲宏亮、呼吸有力與生生不息。這時候,若還每天從臉書或IG上去關注他人訊息「他們又出國玩了,好好喔!」,「這家看起來很好吃,我下次也要去」,或者十分在意朋友在你的動態下面究竟都留了些什麼評語,如果花了很長時間在做這些,那就很可惜。現在社群媒體、通訊軟體太方便,人一不小心,就容易陷入「為他人目光而活」的泥沼之中,不自覺花太多時間再去經營一個虛擬的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後來的我們》和《幕後玩家》哪個更值得看?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