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香草味d百奇

    首先要給孩子創造寬鬆的交往環境,和交往機會,讓孩子有機會去交往,願意去交往。其次還好教給孩子一些交往的技能,如禮貌用語、商量合作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還有就是孩子之間發生矛盾的時候,不要批評,要問清經過,引導中班孩子自己解決。

  • 2 # 大樹底下乘涼的小兔

    您的這個提問已經證明您在過度的去為孩子分擔,也就是在剝奪他的成長機會!

    孩子與同伴之間有的摩擦再正常不過,這是他生命必須要經歷的階段!他會用孩子的方式去處理好與小夥伴們之間的矛盾,您在這件事情中只需要做一個有足夠耐心的旁觀者,不必擔心,因為孩子在處理同伴的這個矛盾當中,他會積累自己的經驗,就會形成孩子出社會後處理同事、領導、朋友、伴侶,等等這些人人際關係的問題。所以我們當下需要分清孩子責任自己的責任。

  • 3 # 愛生活的阿澄

    孩子之間發生矛盾向大人告狀,大人急急忙忙充當“法官”角色向孩子問責和做出仲裁,並不是合適的反應。這樣的做法往往低估了孩子的共情訴求,且阻礙孩子學習如何自己解決同伴間的衝突。

    更好的方式是,引導孩子們自己解決衝突。

    在解決衝突的過程中,孩子不得不學會聆聽別人的想法,表達自己的訴求,在協商中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是人類的和平共處之道。

    當孩子發生爭吵時,我們要儘量避免批評和評判誰對誰錯,也不要說“不要再爭搶了!” 或“誰先停下來誰更聰明!”之類的話。毋庸置疑,所有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解釋被聽到,被理解,我們不去做評判,孩子就無需在我們面前撒謊辯護或告狀。允許每一方說出他們眼裡的看法,會讓孩子增加對我們的信任。

    大人充當調解員,而不是法官

    面對孩子之間的衝突,我們可以遵循以下四步:

    1、保持淡定,不急於做評判

    2、說出你看到了什麼

    3、重複雙方孩子的說辭並做出總結

    4、詢問孩子解決方案

    舉例:

    Gulie和悠悠正在一起玩樂高。Gulie想要悠悠手上正在玩的一塊紅色積木,可是悠悠不想給Gulie。Gulie試著和悠悠談判:“你可以拿一塊藍色的玩嘛,藍色的更好看。” 悠悠不讓步。Gulie仍不放棄,繼續勸道:“你不給我的話,我就不和你做朋友了!” 悠悠無動於衷。然後,Gulie站起來奪走了悠悠手中的紅色積木,悠悠也不示弱地打了Gulie的頭。

    衝突升級了,現在該怎麼解決?

    我走過去,對兩個孩子說:“請你們先把手上的玩具放一放,坐到我旁邊來,我想聽你們說一說發生了什麼事情。” 和孩子說話時我選擇平視,所以我坐在了地上,這是在向他們發出訊號:我們可以透過解釋來解決衝突。

    我對悠悠說:“我看見你打Gulie的頭了。” 只描述看到的事實,語氣平和,不評判對錯。

    悠悠解釋道:“因為Gulie搶走了我的積木,我不喜歡她這樣!”

    我:“Gulie,悠悠說你把她手上的積木搶走了,她不喜歡你這麼做。” 仍然不評判對錯,不問責,只是重複剛才悠悠的話。

    Gulie:“是的,因為她打我了!”

    悠悠:“是你先打我的!”

    Gulie:“不,是你先動手的。”

    悠悠:“不是,是你!”

    兩個人推過來推過去,最後我說話了。我總結了兩個孩子的言論,並試圖找到一個解決辦法:“Gulie,悠悠說你打了她,她不喜歡這樣。悠悠,Gulie說你也打了她,她也很生氣。你們倆有什麼好辦法嗎,怎麼樣才能繼續一起玩下去?”

    大人這樣的引導很重要,因為孩子自己還沒有足夠的經驗找出解決辦法,他們需要先學習。

    但最終如何解決衝突,決定權在孩子手裡。

    悠悠:“Gulie應該去樂高盒子裡找一塊她想要的積木。”

    我:“Gulie,悠悠有一個辦法,她建議你去樂高盒子裡找一塊你想要的積木。可以嗎?” 我詢問Gulie的想法,而不是替她做決定——這是最核心的區別。認真對待孩子,意味著主動詢問他們的意見,而不是越過他們直接做決定。

    Gulie:“好吧。” 雖然我沒有指出誰對誰錯,但其實孩子自己心裡清楚動手搶玩具是不對的,在被大人充分接受的情況下,願意主動解決問題。

    我:“悠悠,Gulie願意去樂高盒子裡找一塊積木了,你們可以一起繼續玩了嗎?”

    悠悠:“好吧!”

    孩子自己解決了衝突,兩個人又玩到了一起。我沒有給出任何解決方案,只是這種解決方式需要時間和耐心,比大人直接粗暴地替孩子決定解決辦法需要的時間多得多。但是,孩子的解決衝突能力值得我們花時間去鍛鍊。

    如果Gulie沒有接納悠悠的提議,怎麼辦?我會問一問,“那你覺得還有哪些辦法?” 如果Gulie的回答是“我要悠悠手上那塊積木”,我會接著問她:“你覺得這個方法的後果會是什麼呢?你會如願嗎?” 讓孩子自己去一一檢視後果,你會發現,其實大部分孩子都明白後果,稍微一思考,自己就打消了無理要求的念頭。

    最後再問一問:“你決定怎麼做?” 一旦孩子知道了後果,通常會做出合理明智的選擇。即使選錯了,家長也要允許孩子試錯,在錯誤中吸取珍貴的教訓,這是幫助孩子迅速成長的最快方法。

    回到我在文前所描述的,孩子之所以在沒有大人關注的情況下,反而發生更少爭執和衝突,是因為沒了來自大人的“法官”評判和批評,孩子無法從告狀中獲得好處和關注,他們就更有動力去和玩伴“和平”相處。如果不能從爭執中得到任何好處,兩敗俱傷,孩子有什麼動力不去自己想辦法避免和化解衝突?畢竟,被朋友接納,和朋友一起愉快玩耍是每個孩子的內心渴望。

    注:今天這篇文章適合至少兩歲半以上的孩子,對於更小的孩子仍然需要家長的語言引導。

    分享一個適合學齡前兒童用得識字軟體【貓小帥學漢字】,家裡或者身邊有適齡兒童的話可以去下載一個試試哦,這裡面有豐富的童話故事,還有有趣的冒險任務,孩子可以和喜歡的童話人物一起學習漢字,不知不覺中對漢字產生興趣。

  • 4 # 樂媽的育兒心理學

    小孩的世界有自己的法則,上一秒紅脖子瞪眼。下一秒又一起了,所以小孩之間的矛盾最好還是由小孩自己去處理,除非涉及人身攻擊或者家長不管會有嚴重後果,不然家長插手只會讓小孩得不到鍛鍊,對他以後與人相處沒有什麼好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體檢時候,怎麼查到那些不易發現的癌症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