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塵谷行知
-
2 # 張磊1413
心學是智慧的學問。是尋道的過程。
心學要結合知行合一來認識。
心學並不否認物質,而是說外在的物質要靠心去體會,辨別。例如風未動幡未動,仁者心動。
這可能有點繞。如果我們沒看到,我們能說那個事物是真實存在的嗎?
唯物主義認為你看不看,物質都在那,它就是它。而心學講心外無物,任何人看到的,想到的,都是經過自己主觀加工過的事物,已非原貌。比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一本書,一個電影,每個人的觀後感是不一樣的,取決於人的思想境界和人生經歷。或者一個正常人和一個患色盲的人看顏色,是一樣的嗎?
舉例說,平行宇宙我們看不到,它存在嗎?銀河系外高等文明我們看不到,它存在嗎?
再厲害的科學家心裡肯定都要犯嘀咕。
薛定諤的貓不也是這個道理?
單純的看物質,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我們是人,要有一個認識的過程。
拿物理來講,是地球繞太陽轉,還是太陽繞地球轉,幾經曲折。物質世界的規律就在那,但經歷牛頓,愛因斯坦的理論,我們都認識到了嗎?量子力學都搞懂了嗎?難道我們不是一點一點,用心和智慧去認識世界嗎?或許有一天,才發現我們所認識的世界都是錯的。
但無論對錯,我們是在不斷認識它。
這都比較淺顯。其實心學是一種辯證思維。
世界有道,心要開悟。知行合一。
悟即悟道。
在外界尋求道是不現實的,格物致知,格來格去格不出個所以然。
悟道在心。用心體悟,神即是道,道法自然,如來。無非尋找自然規律。
所以心學重在思辨,在尋道的過程,在講知行合一。拋開這些講心學,似乎是沒有意義的。而不是和物質世界相鬥爭,非此即彼,相互矛盾而不可調和。它是在外在的物質世界上更上升了一個思維層次。
心學話題太大,簡單的例子可能看不清它的全貌,甚至有失偏頗。有一點,斷章取義卻絕對是錯的。
-
3 # 草根心理
存在主義
存在主義是上世紀二十年代產生於德國的一個現代西方哲學流派,是一個很廣泛的哲學流派。存在主義以人為中心、尊重人的個性和自由,認為人是在無意義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沒有意義,但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礎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該學說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克爾凱郭爾、卡爾·雅斯、貝爾斯、海德格爾、薩特等。
海德格爾說“凡物必有時間”。人也是物,也有時間。存在,是被時間規定在現場。存在,對於宇宙來說,是沒有意義的,但是創造出自己認為的意義,存在就有了意義。
王陽明的心學
作為中國宋明時期主觀唯心主義集大成者,王守仁大力發展了陸九淵的學說,用以對抗程朱學派,衝出程朱理學的桎梏。王氏心學作為新儒學 (宋明理學) 的重要一脈,以“致良知”立說,認為“夫萬事萬物之理不外於吾心”, “天理即是人慾”, “知行合一”,他說: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並以此作為講學的宗旨。
存在主義和心學有什麼關係呢?
首先來看看心學。
王陽明進一步發揚了陸九淵的“心即理”, “吾心既是宇宙”的觀點,他說: “心既理也,天下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王陽明把心定義為本心,這個本心就是人類的本性,他認為所有的政治制度或經濟制度,都必須順應人類的本性,至少不得違反人類的本性。
再來看看存在主義
存在主義首先強調人存在的自由,人在自己的行動中存在著,尋找著生存的意義和價值,恢復人的個性和尊嚴,我們可以選擇在這個世界上的生活方式和成為什麼樣的人。在王陽明看來,存在的自由就是本心的自由,就是不管在什麼情 形之下,人都能發揚他的本性,人的所作所為都是率性而發,合乎他的本性。
王陽明的順應人的本性,和存在主義人追尋生存的意義,這兩點是相同的。
致良知
良知學說是王陽明哲學的核心思想,在經歷過百死千難的人生體驗後,王陽明提出猶如畫龍點睛般的學說宗旨“致良知”,他曾經對弟子說:“某於此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得來,非是容易見得到此。意思是說,大家不要小看這三個字,這三個字是我歷經磨難九死一生之後理會到的。
在王陽明晚年總結自己一生的學術思想時,也說道: “吾平生講學,只是致良知三字。
王陽明的良知,和孟子的良知有所不同。孟子說的“老吾老幼吾幼”,是良知。孟子所說的良知主要是指先驗和普遍意義上的道德意識。孟子的良知更多強調做人的“道德”。
王陽明賦予其更多的內涵,在他的哲學體系裡,良知的本義,表現為存在的根據、德性的本原、先天理性原則等多方面的統一, “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在王陽明看來,良知不但是是非善惡的標準,也是個人行為的準則,其意義不止在於內在的道德意志和情感,而且可以進一步保證人的行為正當性。王陽明的良知,不僅指的是道德,還有為人處世的合理性,正確性。王陽明的文治武功,都是致良知的經驗表現。
其良知主要包含四個方面的意義: 其一,天賦道德意識
“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這個和孟子的“良知”相同。
其二,在實事中鍛鍊成的是非善惡的能力。
“爾那一點良知,是爾自家的準則,爾意念著處,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瞞他一點不得。”所謂“知善知惡是良知”便是這個意思。你所發念頭是善是惡,自己的良知自然知曉。
好歹自己知道,他人不知,只有自知。
“慎獨”,就是在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也不違法法規道德。沒有人監督的時候,也不胡作非為。這是自我監督的能力。
其三,良知是思想、知識和情感的載體。
“良知越思越精明,若不精思,漫然應去,良知便粗了”。由於良知承載眾多,隨著自我實踐活動的開展和理論水平的提高,對良知的精思就越要加強。
怎麼理解呢?
要求大家做事情做研究,要堅持要努力,沒有隨隨便便可以成為專家,而是要努力,只有持續的研究,才能越來越瞭解本專業本行業,才能有所成就。否則,也就是泛泛而談,達不到精進的地步,自然,業績也不明顯。
其四,良知是宇宙活動、萬物秩序、世界原理的濃縮的集中表現。
“吾心即宇宙”,心的主宰是人,所以人的精神活動是宇宙活動的最高表現形式。這是良知論在以上三個方面基礎上的昇華。
最後一層,講道理自我和宇宙的關係。天人合一,天人本一。每一個人作為獨立的個體,和外界隔離開了。我們把個人稱為主體,把外界的萬事萬物稱為客體。在笛卡爾看來,主客體是二元對立的。“我思故我在。”
而在王陽明看來,主體和客體並沒有對立,而是互動交融。主體思考到什麼程度,宇宙的樣子就是怎麼樣。
莊子做了一個很好的比喻。
兩個小孩子玩泥巴,用泥巴圍起來一個小水窪,然後在水窪裡面放幾個木片,木片就是船。
在孩子的心裡,宇宙很小。
人也是這樣,越學,才越知道宇宙的奧妙,也越來越知道為人處世的奧妙。
這就是最高階的致良知。
存在主義也認為良知很重要。存在主義大師海德格爾對良知也有論述。“先行到死中去”與“良知的呼喚”是海德格爾存在哲學中的兩個重要命題,它們從人的人生觀方面、主觀主義角度來揭示西方現代社會中人的生存狀態和心裡呼聲。良知本來是一個倫理學範疇,但海德格爾卻賦予它以本體論意義,將其當做此在顯現其本真存在的一種內在呼聲。良知的呼喚表明人已經果斷地選擇了自己最本真的存在,即最能體現自己價值和能力的能在,從而使此在成為個別化的、特殊的此在,使此在的在世成為本真的在世。
海德格爾強調良知的本體屬性,認為它不受此在以外的任何因素的制約,良知不是上帝或社會的呼聲,它不遵守與此在本身不同的任何規範和原則,它是發乎內心的。任何世俗的或神定的道德原則和規範都是人在沉淪和異化狀態下被迫接受的,與作為此在的內在呼聲的“良知的呼喚”是背道而馳的。
良知而後行
王陽明的偉大,在於知行合一。
王陽明說自己一生就是三個字“致良知”。
既然已經知道了,那麼就要去行動。知道了不去行動,那麼不是真的知道;行動了不知道,那麼肯定不知道。
在知與行的關係上,王守仁從“天地萬物本吾一體”出發,他反對朱熹的“先知後行”之說。王守仁認為既然知道這個道理,就要去實行這個道理。如果只是自稱為知道,而不去實行,那就不能稱之為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識是離不開實踐的。王陽明是個不折不扣的實踐者,從小時候的“庭前格物”,到平定江西、擒獲寧王,直至逝於總督兩廣的任上。在自己親身經歷中,王陽明逐漸完善了他的學說,同時也立下了不朽的功績,實現了自己平天下的理想。王陽明臨終前,他的學生周積問他還有什麼遺言,他自信而樂觀地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存在主義大師雅斯貝爾斯認為,生存不是有上天安排好的,生存不是規定性的。現成已有的東西生存的本質在於它對某種另外的東西的意向性,即趨向超越存在,趨向我在交往中與之發生關係的前提自我,趨向自己本身的存在。
簡單來說,我每一天生活,不是為了存在,不是為了活著,而是為了超於自我的價值。
尼采說“上帝已死”。什麼意思?人人都是上帝,人人都可以超越自我,創造出更好的價值。
受存在主義的影響,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在本質上是自由的、積極向上的、追求自我實現的。這種精神轉化為我們行動的動力,實際上就是知行合一,及達成自己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 (平天下),所以在這點上兩者也達到某種程度的相符。
總之,王陽明的心學,只有三個字“致良知”。存在主義的大師們辛辛苦苦研究,也只有三個字“謀發展”。
回覆列表
心即理,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外無事。一聽這話,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正宗的唯心主義思想,心外無物的話,那我這一刻手裡拿的手機是什麼,它不是在我心外嗎?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如果我不看手機,是不是意味著這個手機就已經不存在了呢?
非也非也,心學表面上看似唯心,實則是“心物合一”,不存在誰先誰後,心與物同存,物成化於心,心載物遵道而行,事事物物各歸其位,自自然然,一切本來如一,勿需人為刻意去幹預。這種境界一般人是很難理解的,更別提怎麼去操作才能體驗得到這種心靈境界了。
心外無物,這個世界透過某一隱秘的規則呈現到你面前,而你只需要處理好自己那一顆心靈就能以不變應這多變的世界,如此至簡至易,但由於凡夫過去世所染汙濁習氣過於厚重,斷離了與事物之間最妙不可言的連繫,處理不好與外物之間的陰陽並濟關係,煩惱不停地滋生,所以要想真正融入到萬事萬物的執行方向,與物遵理同行,實屬難上加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