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手機使用者64702597398
-
2 # 舒雅心理
當你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其實你已經給了自己答案,不是嗎?
討厭的親戚,能用這樣的詞來形容親戚,我猜你的親戚可能已經不止是討厭,恐怕是很討厭了吧?
有句話說是可忍孰不可忍,不清楚你的年齡,但是一般來說華人還是比較注重親戚關係親戚感情的,不到忍無可忍,人們不大會去抒發對親戚的反感與厭惡,畢竟在華人的觀念裡,親戚間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連帶關係,說自己的親戚不好,就跟打自己臉差不多,在一些特別注重親戚感情的地區和家庭,許多人仍然視親戚為自己榮譽或者力量的一部分,大家的家族意識要蓋過個人感受。
但是,有的親戚真的很討厭,這也是事實。
那麼為什麼有些親戚很討厭呢?如果那個讓你覺得討厭的人不是親戚,是路人甲,你還會有同樣強烈的反感情緒嗎?
一般不會,因為我們和路人之間沒有感情連結,沒有誰會對路人承擔過度的道德責任和感情責任,但和親友相處,人們會下意識的認為自己應該講道德並重感情,這就是人之常情。
假如路人做了和親戚同樣的事情,人可以轉身就走不予理會,但對親戚就不一樣,緣著血脈和親情這兩條線,親戚牽動的是人們內心的某種東西,它會讓人們在表達感受和決定行動時有所顧慮,約束甚至捆綁著人們的內心自由,這一點是很令人討厭的。
舉個例子,筆者有一位姑媽,這位姑媽中年守寡,筆者的父親心疼姐姐,於是大力承擔起了姐姐和她孩子們的生活,在筆者父親的照顧接濟下,這位姑媽雖然失去了丈夫,但正常的生活開銷並沒有受到影響,她的兩個孩子也順利升學,成家。一個人挑起另一個人的家庭重擔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沒有深厚的感情和強大的道德是很難做到的,然而筆者的姑媽並沒有覺得弟弟對自己的照顧是份外之事,她理所應當的認為弟弟就該負擔姐姐的生活,甚至於和筆者父親因為一些日常瑣事交流不暢,弟弟說話沒按著她的心思來,這位姑媽就撕扯毆打筆者年過五旬的父親,專橫跋扈沒一丁點長姐的溫柔與慈愛。
前兩年筆者父親去世了,這位姑媽從此再也沒有受到“孃家人”的關心與愛護,據說,她經常坐在屋子裡哭著對自己的孫子說:“你大舅爺歿了以後,連給我送菜的人都沒有了。”
到了這個地步,她念念所及還是自己的受益中斷了,言語間沒有流露出一點對弟弟的愧疚與感念,多麼自私,多麼可惡啊!然而筆者父親在世時卻從未說過自己姐姐半句不好,作為孩子的我們也不曾理解到父親在這份親情中所承受的辛酸,直到父親過世,筆者才逐漸體會到了深藏在父親心中的苦與痛,並因此,也終於知道了他姐姐的可惡!
這些是筆者父親作為弟弟沒法說出來的話,他若說了,便會在心裡認為自己不是人家的好兄弟,他可以忍受一個自私跋扈的姐姐,卻不能接受一個有違親情道義的自己,多麼可憐的父親啊,這些話若筆者不替他說,那可惡偏斜的親戚關係帶給他的創傷將在哪裡體現,又從何處消失呢?
討厭的親戚啊,她把人的心都傷透了而她不自知!
閒話不提,言歸正傳,如果親戚確實令你感到討厭,那疏遠一點也無妨,個人的日子終究還是要自己過,沒必要讓複雜的人事影響自己的心情,耗費自己的精力。雖說親戚是人們精神力量與感情支援的重要系統,可親戚到底也是社會關係的一種,處理親戚關係若過於感情用事的話,反倒關心則亂呢。
電影《教父》裡二代教父邁克.科里昂的哥哥弗雷多因為嫉妒自己的弟弟,勾結外敵給家族製造了很多麻煩,甚至給弟弟招來了殺身之禍。而在現實生活當中,親戚之間攀比,鬥富,彼此打壓,相互譏諷的事也是不勝列舉。那麼怎樣才能使自己免於親戚的煩擾呢?
最簡單有效的做法:有禮有節,敬而遠之。
-
3 # 為你披荊斬棘
調整一下心態,能來的親戚,最起碼在他心裡你還是值得擁有的,來者都是客嘛!
轉換一下思路,別和自己過不去!因為人的素質,教育,層次不同,三觀的觀念絕對差別有很大的,我們要什麼樣的人都能接受才行!
回覆列表
親戚就是親戚,合的來的多交往,合不來的少交往。因為有扯不斷的親戚關係,大面上要過的去,禮節上不失禮。親戚相處要有底線,所以沒有討厭的親戚,你覺得討厭是你處事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