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糟糕的衛道士
-
2 # HuiNanHistory
沒法交流。
古代的普通話被稱為“官話”,但有些來自講不好官話地區的人,你根本聽不懂他們說什麼。就連皇帝,也會苦惱怎麼跟這些人談話。
舉個例子,清朝為確保人才能被充分利用,所以實行引見制度。
引見,就是指在高階官員的引介下,全國各地的低階官員到北京覲見皇帝,並藉機予以考察、提拔乃至重用,算是一種升職的渠道吧。但是——
皇帝真的聽不懂大家的方言啊!特別是來自福建、廣東地區的人,他們的話簡直就是說天書。例如,雍正就曾經抱怨:
朕每引見大小臣工,凡陳奏履歷之時,惟有福建、廣東兩省之人,仍系鄉音,不可通曉。
雍正非常坦誠地說,自己沒辦法跟福建、廣東的官員交流。
在這種背景下,他甚至憤而發起了一場推廣普通話(清代官話)的運動,決定徹底解決方言帶來的交流不便。
雍正的舉措很簡單:
①在廣東、福建設定培訓官話的機構,稱為“正音書館”,教導士子學說普通話;
②獎懲制度:說不出普通話,就不要想考科舉。
就這樣,普通話推廣運動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了。效果怎麼樣呢?
其實是毫無效果的,這個舉措在民間反彈很大,註定無法成功。
因此,清朝最後取締了這個政策,而交流不通的問題仍然存在於京城和福建、廣東官員之間。
有趣的是,戊戌變法時梁啟超等曾覲見光緒皇帝。梁啟超就是廣東人,光緒皇帝本人根本聽不懂他的廣東話。
-
3 # 醉哪吒
誰說古代沒有普通話啦?全世界都有的^_^
比如中東巴比倫,5000年來,普通話依次是阿卡德語、阿拉米語、阿拉伯語。古埃及處在巴比倫的邊緣,在國內說科普特語,一旦碰到外華人,就說國際通用的普通話:阿拉米語。
在歐洲中世紀,貴族用古羅馬的拉丁語交流,平民就用當地國家語言:英語、法語、德語。
在2500年前,佛陀採用的巴利語,就是古印度當時、恆河流域的普通話,跟現代印地語,有些淵源。
在中國,3000年前的周朝普通話,參考《詩經》。2000年前的漢朝普通話,參考《漢樂府:孔雀東南飛》。1000年前的宋朝普通話,參考《水滸傳》……
回覆列表
雖然沒有官方規定的普通話,但各個朝代都有大家普遍認可的標準語。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方言的差異相當於現在南北方言的差異,周天子講的洛陽話——雅言(不是現在的洛陽話)成為各國交流的標準語。
以後各朝代洛陽方言一直被認為是中原漢語的正宗,同時首都(長安、開封、金陵)的方言也很有影響力。
當然,以洛陽話為代表的中原話也是隨著時代變遷而變化的。據說粵語比今天的普通話更接近唐朝的中原話。
明清時,北方方言區(長江以北、西南、江南部分地區)內部交流基本上沒有問題。其他方言區的人將北方方言區的話稱為官話,不過他們學講的官話往往接近長江流域的方言(南京話、湖北話等),今天京劇的韻白脫胎於此。
清朝入主中原帶來了關外的漢語方言,取代了原來的北京方言,後來發展成為今天的北京話和普通話,不過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這種方言幾乎是旗人的專利,北方人對外交流時往往直接講自己的母語,南方人則講“官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