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
2 # 農業一枝花
土壤酸化,鹽鹼化。需要改良,請記住以下六條原則。
一。減少肥料使用量,合理施肥,選購優質的肥料。
二。沒有腐熟的農家肥,嚴禁涉入土壤。多用腐熟好的農家肥同時補充能夠促長抗病的功能性微生物菌劑。
三。使用鬆土精。疏鬆土壤,保水保肥。
第四。使用礦源黃腐酸鉀。調節土壤酸鹼度與酸調,酸與鹼條件與鹽降解。
五。合理灌溉。改大水漫灌為滴灌。
六。對土壤進行中耕。有條件的必須進行深耕。疏鬆土壤,提高土壤透氣性。
首先,土壤鹽漬化又稱土壤鹽鹼化,兩者是沒有區別的,都是指鹽分不斷向土壤表層聚積形成鹽漬土的自然過程。一般將土壤層0.2 m厚度內可溶鹽含量大於0.1%的土壤稱為鹽漬土。土壤鹽漬化分鹽化與鹼化兩種型別,故又稱為土壤鹽鹼化。當土壤表層中的中性鹽含量超過0.2%時,稱為鹽化土(鹽土);以碳酸鹽為主的鹽漬土,因為土中代換性鈉的含量較大,通常稱為鹼化土(鹼土)。鹽鹼土的pH值一般在8以上,重度的能到10以上。
而土壤酸化是另外一種概念,與鹽鹼化不同,它指的是在自然與人為條件下,土壤的酸度明顯增強,土壤pH值下降,進而形成酸性土壤,影響土壤中生物的活性,改變土壤中養分的形態,降低養分的有效性,促使遊離的錳、鋁離子溶入土壤溶液中,對作物產生毒害作用。一般透過pH值來進行表示土壤酸化的嚴重性:pH值4.5酸性極強;pH值為4.5~5.5強酸性;pH值為5.5~6.5酸性。
對於鹽鹼土的治理,由於鹽鹼土形成的根本原因在於水分狀況不良,所以在改良初期,重點應放在改善土壤的水分狀況上面。一般分幾步進行,首先排鹽、洗鹽、降低土壤鹽分含量;再種植耐鹽鹼的植物,增施中性和酸性有機肥,培肥土壤;最後種植作物。
對於酸化土地的治理,首先,應儘量避免用有副作用的方法治理,比如現在廣泛使用的應用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的方式,要少用甚至不用,否則會傷害土壤中的微生物菌群,當然更不能使用化學藥物處理土壤,這樣對土壤的危害會更大。其次,要多采取輪作的生產方式,減少重茬對土壤的傷害,適度休耕給土壤自我修復留出時間餘地。最後,更重要的,是要儘快向土壤補充中、微量元素,比如施用有機肥微生物肥料,當然是鹼性的化肥,這是最直接有效的改良酸性土壤的辦法。透過養分元素的完整補充和微生物菌群的平衡,使土壤中的酸化物質和鹼性肥料中和,達到治理酸性土壤的目的。
無論是改良治理酸化還是鹽鹼化土地,都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不同區域,不同地質條件,不同氣候特點,治理方式都會有所差別,要因地制宜,取長補短,對症施治,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