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馬克觀察
-
2 # 閒看秋風999
阿富汗與許多北約盟國,特別是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澳洲和土耳其保持著友好關係。
2012年,美國和阿富汗簽署了戰略伙伴關係協議,阿富汗成為北約以外的主要盟友。
現在美國以及北約在阿富汗駐軍大約有兩萬多人。這些人的主要任務是執行聯合國安理會“堅決支援行動”計劃;
“堅決支援行動”計劃是由北約領導、有著1.3萬多名軍人組成的一支部隊,於2015年1月1日開始部署(現在大約兩萬)。
這是聯合國國際安全援助部隊(ISAF)的後續任務,現在共有部隊人數兩萬多人。目前的指揮官是美國陸軍上將約翰·w·尼科爾森。
由於阿富汗境內極端分子以及恐怖活動猖獗,阿富汗全境都被認為是危險區域:綁架勒索贖金和搶劫在大城市都司空見慣;
每年都有數百名阿富汗警察在執行任務時被殺害。阿富汗邊境警察(ABP)負責保護該國的機場和邊境,特別是有爭議的杜蘭線邊境。
恐怖分子和犯罪分子也經常利用這一邊界從事非法毒品交易,主要走私犯都是來自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塔吉克、土庫曼和烏茲別克。
因此,此時美華人和北約部隊不會,也不應該撤出阿富汗;因為他們的任務是負責培訓阿富汗警察部隊;
而塔利班與阿富汗政府之間的談判是國際社會也是美國所認可的。美國的任務也不再是消滅打擊塔利班,而是為了和平重建。
如果此時外國勢力撤出,阿富汗反倒會更加危險。
-
3 # 遲金燕1
不撤阿福汗的任何理由,都顯得蒼白無力。這些年美國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已經證明:美國陷入了戰亂泥潭。他進也不是,退也不是。讓美國能夠安心撤出阿富汗,應當是下面三個條件:一是阿富汗政權,死心踏地,效忠美國。二是塔利班滅亡。三是恐怖主義分子,全部繳械投降。
-
4 # 軍事天地
我,白頭鷹,靠真金白銀砸出來的基地,憑什麼讓我撤?
阿富汗其實是個奇怪的地方,號稱“帝國的墳場”。但是這麼多人都紛紛跳進去,前面有英國,中間有俄國,現在是美國。阿富汗很多人都看中的是它的地理位置,尤其是位於歐亞大陸的中心腹地,雖然是個內陸國家但是位置絕佳,同時銜接了多個主要通道,跟不要說還有巴基斯坦、伊朗等接壤國家。
對於一直沒有辦法深入歐亞大陸內部的美軍,阿富汗無疑是一個橋頭堡甚至是一個跳板。但是,我們不能忘記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在阿富汗投入了長達18年的時間,近3000軍人死亡,還有千億美元的軍費消耗。此前,奧巴馬提出撤出阿富汗,更多的是個人理想和實際經濟利益考慮。而現在,換了一個更務實的上來,你跟我說前期都砸進去這麼多專案,說撤就撤?
另外一點,就是在美國國內經過18年的阿富汗戰爭,已經有了一種“阿富汗情節”在其中。只舉一個例子,現任白宮幕僚長:約翰·凱利。此人就根本不想離開阿富汗。
先說說個人經歷,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期間,就在美現任國防部長詹姆斯·馬蒂斯手下擔當指揮官,一路幹到了伊拉克西部最高指揮官。中間有個插曲,2010年他的兒子,羅伯特,就犧牲在阿富汗。所以這個人是個極端贊成駐軍阿富汗的人。畢竟他兒子就死在那,“一種我家為國灑熱血,國家豈能輕言退”的個人悲情英雄主義情緒一直就他的主打牌。同時,他現在也擔任了白宮幕僚長,一個天天能見到總統的人,你說有這麼個主在,美軍可能退嗎!
-
5 # 終有滄海替弱水
偶爾說到撤軍那只是個幌子,美國不會放棄阿富汗在中東這一重要的戰略位置,就算撤軍那麼還會在中東周邊國家重新部署兵力,達到遏控石油資源以及應對一些突發的恐怖襲擊事件,美國作為世界頭號強國,卻打著民主、自由、的幌子,損害其他國家利益達到鞏固自己國際地位制霸全世界的目的!實在是可恨之極!
相關內容
- 美軍當年從越南撤軍和今後可能從阿富汗撤軍,會是一樣的原因和結局嗎?
- 如果美國撤出阿富汗,阿富汗現政府和塔利般誰會佔領阿富汗?你怎麼看?
- 如何評價駐阿富汗美軍宣佈,將不再統計阿富汗政府軍控制的領土及活動範圍?
- 拜登宣佈撤出所有駐守在阿富汗的美軍,目的何在?
- 阿富汗最近又有兩名美軍大兵掛了,美國為什麼加大阿富汗的軍事投入?
- 美國為何一直不願意放棄中東?如果美軍從中東全面撤出,中東地區將誰主沉浮?
- 美軍會在意阿富汗平民的傷亡嗎?採取的措施是什麼呢?
- 為何美軍會選擇在塔利班仍然存在的的情況下從阿富汗撤軍?
- 阿富汗美軍遭盟友突襲,2名美國大兵陣亡,為什麼仇美情緒會再次高漲?
- 怎麼看美軍撤出敘利亞,庫爾德民眾用土豆回擊美軍車?
在伊朗局勢不明朗,中亞地區安插不進軍事基地,巴基斯坦漸行漸遠的情況下,沒有什麼比在阿富汗駐軍威懾中亞更好的選擇。
2014年12月29日,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宣佈長達13年的阿富汗戰爭結束,按理說仗打完了就應該拍屁股走人,然而剛宣佈撤軍一年多的2016年美國就變卦了,要求宣佈放緩撤軍過程。再到特朗普時期,國務卿蓬佩奧索性表示不撤了,而北約秘書長則表示阿富汗需要他們待多久就待多久,15萬部隊3年愣是沒撤完,這明顯另有所圖。
作為美國全球戰略裡在中亞地區安插的楔子。中亞地區自古以來就是連線東西方的紐帶之一,而阿富汗地區北依中亞五國,南臨印巴,西靠伊朗,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跳板之一。在前蘇聯解體後早期美國的中亞政策以經濟滲透為主,目的是遏制俄羅斯向印度洋靠攏。然而9.11事件後,美國利用反恐的名義堂而皇之的進入到阿富汗地區,將經濟滲透轉變為進行軍事安全領域的合作與滲透。然而隨著中亞周邊傳統地緣國家影響力的加深,美國在中亞的行動愈加困難,中亞五國已經多次明確不允許美軍在本國設立軍事基地,於是美軍作為備選的阿富汗轉而成為首選。並且以打擊相關組織的名義長期駐紮,其真實目的圖的就是威懾周邊局勢。
基於這個基礎,就衍生出美國不撤兵的第二個目的,那就是威懾伊朗。由於2015年的伊核協議對伊朗經濟領域和相關軍事領域並未做出嚴格要求,從而使美國的中東重要盟友沙特、以色列等國面臨伊朗軍事威脅,所以特朗普最終選擇退出伊核協議而制裁伊朗。鑑於伊朗扼守霍爾木茲海峽,所以美國在海灣盟友國家展開軍事行動時刻面臨伊朗封鎖海峽的危險,所以與伊朗擁有漫長陸地邊境線的阿富汗,為美軍的長期大規模駐紮提供了可能。在目前美伊關係緊張之際,為了應對11月份美國製裁寬限期到期之際伊朗的反制舉動,特朗普政府認為有必要在阿富汗保持可觀的軍事力量進行威懾,所以會取消撤離駐軍的決定。
正是由於這兩點原因,所以蓬佩奧決定放棄撤軍在阿富汗保持軍事存在以維持美軍在中亞的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