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島知風
-
2 # 小猴子拉呱
說到“俠客”,大家的共同認知或許都是金庸、古龍等一批文學家構建的武俠世界。而這裡所說的“俠客”,指的卻是春秋戰國時期誕生出的“俠客”。
俠者是中國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一個群體,儘管到了現代僅有“俠風留存”,但獨特的“俠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甚至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很多人的精神支柱。總覽整個中國社會的歷史軌跡,“俠文化”在每一個歷史的轉折點都呈現出了其自身的不同特點。
一.“俠文化”的起源與傳播
“俠”源自於商周,興起於春秋,興盛於戰國,式微於秦漢,歸隱於唐宋,消亡於元明清。因此,由於早期文獻的缺失,到了現在,我們的“俠文化”僅有部分殘留。春秋戰國時期,周王朝迅速衰敗,各個諸侯國迅速崛起,不再掩飾自己的野心,紛紛自立為國、爭權奪勢。誠然,亂世是梟雄的時代,受苦的永遠都是百姓。也正是在這個時期,“俠客”這個群體興起發展。
俠客的崛起主要因素其實有三:鬥劍之風迅速興起、士者的分化與俠士的誕生、養士之風的流行。
夏商周三代被稱作為“青銅時代”,高超的青銅冶煉技術與工藝使得青銅器盛行。而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厚重的青銅逐漸被鐵所取代,特別是鐵鑄造的武器,更加適合先民們的使用。劍被稱之為“百兵之君”,是武器中的王者,構造簡易輕便,深受各個階層人民的喜愛。
也因此,在當時民間誕生了許多十分有名的劍客。《韓非子》曾使用過“俠”這個稱呼,並且還將“俠”者稱之為“帶劍者”、“私劍之士”。因此,俠與劍,二者在當時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
春秋戰國時期,禮樂崩壞,各個諸侯國為了強大自身,採取各種手段獲得利益,紛紛實行變法、建立新的制度、社會結構。士階層無論在新的結構還是舊有的結構中都處於一個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貴族與百姓之間的過渡。
部分學者認為,俠者正是由“士”這一階層分化而來的,另一分化出來的群體就是“儒”,二者各自有各自的發展。俠者從分裂初期的“俠士”,到進入軍隊、成為精兵、社會地位直線上升,被稱之為“國士”。至此,俠士獲取了真正的自由,“士無定主”,“良禽擇木而棲”。
光有分裂的方向並不足以使得“俠者”這個群體得到如此大規模的發展。能夠擁有直至今日依舊聞名於世的這等名聲,與當時的社會環境對此的支援是分不開的。由於“俠士”士無定主這一局面的出現,俠者獲取了極大的自由,是各國都迫切需要的人才。
因此,為了為自己謀取更大的利益,各諸侯國拼命招攬士者以求昌盛,而沒有士就是王國的前兆。這樣的養士之風盛行,直接推動了俠士階層的產生與興起,且在當時成為了最活躍的社會階層。該階層的凝聚力與號召力都十分強大,是當時社會上絕對不可輕視的一股強大勢力。
俠客,實際上就是“俠”文化的實際載體、傳播者。春秋戰國時期好劍之風盛行,這為俠者的發展創造了有力的條件,同時,也大大推動了武術的發展。俠者接受的教育,就是以正義為人生目標,銘記於心。他們行俠仗義、武功高強、正直瀟灑、行俠仗義。獨特的人格魅力令他們對華夏的影響源遠流長。
二、俠客與武術直之間的關係
俠客行俠仗義、瀟灑走天涯的資本正是他們高超的武藝。同時,“義”的精神特徵展現的淋漓盡致。在人們的心目中,特別是對於底層百姓來說,俠者就是正義的化身。春秋戰國時期,尚武之風最為濃厚,“武”是每一位俠客必備的基本技能。
“武”是一種手段,“俠”是除天下不平之事,二者的最終目的都是一樣的:建立一個美好、和諧的文明社會,二者之間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絡。在現代,我們將“武俠”掛在嘴邊,二者緊緊聯絡在一起。
當然,隨著思維越來越開放,人們對於俠客的認知也逐漸發生了變化。所謂行俠,應當是具有俠客精神的人,而俠客,就是有俠客“思想特徵”的一些人。但無論怎麼變化,人們對於俠者的崇敬之情從來不曾改變。
俠客在兩方面對武術的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一是武術技能,一是武術武德。
冶鐵技術在春秋戰國時期發展到了一定程度,使得許多武器被鑄造出來。武器逐漸氾濫開,這就加劇了戰爭爆發的頻率與規模。同時,在當時社會尚武之風盛行,人們都喜歡英武之士。在這個戰火連天、混亂不堪的時代,正直的俠士們想要儘自己的所能幫助普通百姓。
具備這種能力的前提是具備一定的武技。由於他們都十分的爭強好鬥,這就使得彼此之間武技切磋成為一種發展趨勢,武術也在這樣的條件背景下迅速發展。在當時,俠客都具有相當的武功,武技高超,武術水平不斷提升,人格魅力也隨之越來越具有感染力。
且不論在俠客文化盛行的春秋戰國時期,就是僅有“俠風留存”的現代,人們也為俠者的正直品德與高尚的人格所傾倒。俠者在與武字緊密聯絡之時,就已經對品格有了一定的要求:“正義”是貫徹終生的品德。
隨著俠士發展的越來越成熟,俠士文化孕育而成,其中,武德文化也被融入進了俠士文化之中。習武之人與儒家的仁義道德觀念相結合,最終產生了武德文化。司馬遷將俠客的特徵歸納為三類:誠實講信用、願意捨己為人、施恩而不圖回報。我們可以看到,這三點也正是現代社會一直在倡導的、人們應該具備的思想品德。
三.結語
俠者曾一度是人們追逐的目標,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在經歷巔峰之後的俠者,慢慢被統治者所不容,而逐漸消隱在歷史的長河中。儘管載體不在,但是俠士文化與俠士精神卻永存人心。
只要心存正義,俠者無處不在。
-
3 # 文字裡的風景
歷史上曾經有過這樣一類人: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儘管他們早已退出歷史舞臺,但江湖上依然有他們的傳說。這就是俠客。史學家司馬遷曾為他們單獨立傳,即《史記·刺客列傳》、《史記·遊俠列傳》。在書中,司馬遷是這樣評價他們的:“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不矜其能,羞伐其德”,正因為俠客這些高尚的品德和獨特的個人魅力,所以“俠客”文化即武俠文化也被寫進了中國文化。
據史料考證,“俠”興起於春秋,興盛於戰國。那麼,“俠客文化”為何會誕生在春秋戰國這樣的混戰背景下呢?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一、好劍之風興起,崇尚武勇之風流行
春秋戰國時期,冷兵器的材枓由青銅逐漸被鐵代替,出現了具有王者風範的劍,深受各階層喜愛。劍的出現,加速尚武之風流行,推動了當時武術競技的發展,劍是尚武精神的象徵,並且那時將“俠"者稱之為“帶劍者”,因此也越來越多的帶劍者加入了“俠”者的行列。
二、士人的倔起
在西周、春秋時代,士的政治地位介於卿大夫和庶民之間,經濟上有“食田”,文化上受過教育。至春秋中後期,士階層解體,失去了生活保障,但同時也獲得了較大的人身自由。由於大國爭霸的政治需要,各諸侯國爭相“尚賢”,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培養了大批文化人,而且“不爭輕重尊卑貴賤,而爭於道”的文化理念也在那時形成。此時,士人倔起。士人分文士、武士,而武士多為刺客、遊俠等。
三、基層權力空虛,養士之風流行
春秋戰國時期,周王朝風雨飄搖,日趨衰弱,官府不能有效管理,官府組織形式鬆散,基層權力空虛,在這種情況下,各諸侯國的王公貴族、權臣藉助民間力量,填補進來,操控著基層秩序的運轉。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身兼廟堂和草莽的諸候公子們,如戰國四公子:齊國孟償君田文、魏國信陵君魏無忌、趙國平原君趙勝、楚國春申君黃歇,他們廣交天下豪傑,禮賢下士,行俠仗義,收養門客數千人。同時為了滿足大國爭霸的需要,養士之風盛行。
齊國孟嘗君號稱有門客三千,他的門客有齊國罪犯,也有其他諸侯賓客。在某種程度上,齊國的基層勢力已經由他填補。只要孟嘗君把門客放出去,在齊國各地都能通行無阻,官府或者地頭蛇都要給足面子,彼時的孟嘗君,影響力極大,威名遠播。
趙國的平原君雖然能力平平,但忠心報國,禮賢下士,門客也達數千。曾率門客毛遂,去楚國求救,說服楚王救趙,並在保家衛國的“邯鄲之圍”中散盡家財,鼓勵士兵堅守城池,直到援軍趕到,解除危機。雖立了大功,卻不向趙王請封。
最值得一提的是魏國的信陵君,四大公子之首,富有戰略眼光,能力超群,品德高尚,堪稱完美的人。他為了對得起國家竊符救趙,為了對得起國君客死異鄉,忠肝義膽,捨身取義。正是這樣一個人,才使諸侯皆不敢加兵謀魏數十餘年。
春秋戰國時期,除了戰國四君子外,還有一些剌客表現不俗。專諸、聶政、豫讓、荊軻等都被載入了史冊。做為剌客身份的俠客,他們都表現為重情重義,忠肝義膽,士為知己者死,明知一去就是死,還毫不畏懼,捨身取義,俠字在這裡就是忠義,對君主忠,對朋友義。知恩圖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也是那個時代俠客的行為準則,俠客文化對後世的影響是深遠的。
金庸先生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在春秋戰國時代,還有一個布衣之士,墨家的創使人一一墨子,堪稱 中國遊俠的鼻祖。
墨子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出身農民的哲學家,在戰爭隨時暴發的亂世裡,他帶領著墨家弟子穿梭於各諸侯國之間,為消除戰禍,使百姓免於戰火做出了很大貢獻。楚國攻宋,墨子派弟子禽滑釐等三百人持守城裝備幫助宋國,又以機智交鋒,迫使楚國退兵,保全了弱小的宋國,可以說墨子對俠的運用,大到了為國為民。據考證墨家後來分化為兩支,一支注重科學理論研究,另一支則轉化為秦漢社會的遊俠。
悠悠歲月,雖然俠客群體早已消失在歲月的長河裡,但是俠客的精神:行俠仗義、捨身取義、報效國家,則永遠激勵著後人,只要心中有義,何處不俠。
-
4 # 清歡且談
烈馬狂歌,忠肝義膽壯山河,風雲來去的江湖客,柔情那鐵骨千金一諾,三聲嘆只為家園故國,兩隻腳踏破大漠長河,一腔血流不盡英雄本色。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古代之中華稱得上俠客的數不盡數,商朝時期紂王昏庸,天下群俠奮起抵抗,譜寫了一曲如泣如歌的傳奇史詩,靈珠子轉世的哪吒,通天眼的楊戩,會飛的文王之子雷震子,黃飛虎,姜子牙,比干,伯邑考,土行孫等等眾位義士都可以稱得上俠客。他們形象鮮明,為了推翻暴政個個視死如歸,俠名因此遠播。
春秋戰國時期時局動盪,也湧現出了很多俠士,如,墨子,專諸,豫讓,要離等等,墨子為了天下太平,國泰民安,奔走呼號,急民眾之所苦,哀國家之事不得不稱之為俠;專諸刺殺奸人吳王僚,也可稱之為俠;豫讓大義凜然,以死報國慷慨悲歌之事世世代代流傳,也可稱之為俠;要離為吳國百姓生活安寧,免受戰亂之苦而刺殺慶忌,也可稱之為大俠。秦朝時期陳勝吳廣組織起義義軍欲推翻秦王暴政,項羽劉邦最終帶領義軍推翻秦王朝,也可稱為大俠。東漢末年,漢朝衰敗,群雄並起,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劉備帶領義軍聯盟江東孫權奮起抵抗,在赤壁滅了曹操百萬大軍,關羽,張飛,趙雲,黃蓋,太史慈,呂蒙,張遼,典韋,李典,徐晃等等義氣凜然的義士也屬於俠客;隋唐英雄傳裡面秦瓊,程咬金,雄闊海,柴紹,楊爽(楊林),魏文通,李元霸,新文禮,定彥平,也各有各的英雄故事。北宋末期,朝政腐敗,宋江帶領108義士意圖推翻暴君趙佶的暴政,後來被假裝詔安,招奸人陷害,但36天罡72地煞的俠名將永存於世;元末期,官僚腐敗,民不聊生,民眾怨聲載道,武當張三丰徒孫張無忌帶領民眾於光明頂大敗元軍,並組織民眾組成明教,後朱元璋在劉伯溫,徐達,常遇春的擁護下在鄱陽湖大敗陳友諒,登基國號明。朱元璋在後來殺死的貪官數萬以上記,他感慨:“吾平生最恨貪官,奈何貪官殺之不盡呼”。明朝幾百年基業後來被闖王李自成打敗,崇禎帝吊死樹上,長平公主不知所蹤,後來清朝初期出現了一位獨臂神尼,號召民眾反清復明,驅除韃虜。滿清鐵蹄入關以後,為了壓制漢人,清軍在中國各地進行了血腥的鎮壓,給華人民造成極大痛苦,導致華人口銳減,亦使中國的社會經濟和生產力遭到極大破壞,嚴重摧殘了明朝中後期已經方興未艾的資本主義萌芽,中國的經濟直到乾隆年間才基本恢復到明代萬曆時期的水平。
清朝時期出現了天地會等以陳永華為首的反清復明團體,陳永華即陳近南。有人說陳近南是個武功高強的人,能飛簷走壁,踏水無痕。
回覆列表
“俠”文化源於商周時期,興起於春秋,到了戰國時代則是越發興盛,式微於秦漢,歸隱於唐宋,至元明清則徹底消亡。
為何說在春秋戰國時代俠客文化會興起興盛呢。這是因為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衰落,各諸侯國紛紛並立,為了爭奪地盤你爭我奪,在這種亂世時代背景下,黎民百姓才是最受苦的,所以這個時期中低層人群湧現出了很多俠客。
俠客崛起主要是在春秋戰國這種亂世時期社會上層貴族鬥劍之風盛行,以及貴族的養士之風流行。所以產生了大量的俠客。
長劍在春秋戰國時期被稱為“百兵之君”,是武器中的王者,所以深受上至達官貴族,下至庶民百姓的喜愛。也正因此誕生了很多劍客,這些劍客也就是中華“俠文化”的雛形,所以劍與俠也是非常緊密的關係。
春秋戰國時期的俠客和我們現代通過樑羽生先生、金庸先生、古龍先生等武俠小說名家所傳遞的俠客精神不太一樣。
在春秋戰國時代至隋唐時期,俠客的意義是比較偏廣泛的,他們即指春秋戰國時期所養的死士,這類俠客屬於政治鬥爭的武器,他們主要作用是受到達官貴族的優待,然後以性命去報答主人,比如以身捨命去為主人行刺政敵,這也算俠客的一類;還有一類就是仗著武藝高強或者力量強大,糾結無賴之徒,橫行鄉里,也就是我們現代所說的黑社會群體,這類人在古代也稱之為俠客;還有一類就是我們現在所認知的,如金庸先生所說的那樣,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為了天下黎民百姓,憑藉自己超人能力,懲奸除惡,為社會伸張正義。
也就是說這三類人在古時代都是被稱為俠客的,雖然他們不太一樣,但是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點,就是必須守信講義,所以在古代又把很多守信講義的人稱為俠客,或許他們不一定武藝多麼高強,有什麼過人能力,但是重信義就足以被稱為俠客。
而我們現代人透過先一輩武俠小說名家還珠樓主、方白羽、鄭證因等先生寫的武俠小說和梁羽生、金庸、古龍等新一代的武俠名家寫的新派武俠小說,為我們總結出來了俠文化的概念,以及俠客的意義,就如金庸先生所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為了社會伸張正義。這才是我們當代的俠文化以及對俠客的定義,俠客都是具有高尚情操和崇高精神的人,他們重信守義,不屈不撓,永不言敗。這才是我們現代人所認知的俠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