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許願的泥菩
-
2 # 月關略萌
“七夕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歷史悠久。近年來,“七夕節”又被我們演變成本土的“情人節”來過,成為了男女朋友、夫妻情人秀恩愛的浪漫節日。那麼在古代,七夕節真的是情人節嗎?古代人又是如何過七夕的呢?
古代“七夕節”又被稱為“乞巧節”我們都知道,七夕節來源於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相傳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牛郎和織女就會在鵲橋相會。一年一次的相會表達了他們對於愛情的忠貞不渝,這也是七夕節被我們現代人引申為“情人節”的重要原因。
但是,古代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它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情人節。七月初七這天,主角就是女子。在這一天,古時候的女子會做很多乞巧的活動,當然還有一些祈福祈願。諸如“穿針乞巧”、“蛛網應巧”、“投針驗巧”等,目的就是乞求自己能夠像天上的織女一樣擁有精湛的編織技藝、心靈手巧。
穿針乞巧在農曆七月初七的晚上,古時候全家人會聚集在一起賞月,並且將準備好的五彩線和九尾針,家裡的女眷會對著月亮穿過去,祈求自己會像天上的織女那樣心靈手巧,所以七夕節也被叫做“乞巧節”。這是古代最早的乞巧方式。
蛛網應巧這個習俗源於南北朝時期。人們會在七月初七那天抓蜘蛛,把他們放置於盒子中。等到第二天開啟盒子,如果盒子有網就寓意為討到巧了,沒網則說明沒有討到巧。這種習俗後來還演變成,蜘蛛網越多越密則說明討到巧越多,反之則少。
投針驗巧這是明清時期比較流行的乞巧活動。在七月初七中午的時候,婦女會把一碗水放在日頭下面,然後將手中的針扔到水中,看水波在碗底的倒影。如果水紋倒影像細絲一樣,就表明是好兆頭,討到巧了。反之波紋特別粗,則意味著沒討到巧。
除了乞巧之外,古代的七夕還有其他的一些寓意,包括祈福求子,乞求美滿姻緣,曬書曬衣等。
所以說,古時候的七夕節並非我們想象中的情人節,自然也就說不上浪漫不浪漫了。
古代人過七夕節嗎?古代人浪漫嗎?
七夕節,有稱乞巧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古人不過難道是到現在飛來的。
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婦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各地的風俗也不盡相同。但是到目前位置,關於七夕的各種風俗基本消失殆盡了,僅留下關於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
至於古代人浪漫與否,這個真沒辦法去說。兩個原因:
第一個,我們的傳統節日都是有其目的的,就拿乞巧節來說吧,古時女性之間有各種比巧的活動,不僅僅是過節,也是一個展示自己手藝的節日;
第二個,因為含蓄溫婉的表達及做事方式,所以……
不過,從古至今留下了很多關於愛情的美好(只能說美好,浪不浪漫是他人評說的)的詩句,比如:
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白居易《偶作寄郎之》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宋祁《鷓鴣天·畫轂雕鞍狹路逢》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唐代《銅官窯瓷器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