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蝸牛兒愛吃肉

    白細胞計數是把血液塗片經染色後,在在顯微鏡下查出100個,然後根據白細胞的形態特點再分別計數,算出不同白細胞所佔的比例。根據細胞形態,我們把白細胞又分為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單核細胞。在臨床上根據不同白細胞佔的百分比的變化,來判斷可能發生的生理病理變化。

    中性粒細胞的作用是吞噬殺滅進入人體的細菌,從而使人類抵抗病菌的侵襲,當增多時,最常見於急性化膿性感染,還可見於中毒,大出血,溶血,白血病等,當然也可見於正常人,比如新生兒到2歲的幼兒,懷孕的中晚期,劇烈運動時等等。減少可見於病毒感染,結核感染,傷寒及某些原蟲感染,還可見於血液病等,像再障,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淋巴細胞主要參與人體的細胞免疫,增多可見於急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淋巴瘤,病毒感染,減少可見於免疫缺陷疾病等。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可見於藥物食物過敏,溼疹,傳染病,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惡性淋巴瘤等,減少臨床意義不大,如若持續減少,甚至沒有,說明病情嚴重。

    嗜鹼性粒細胞增多時幫助診斷其他疾病,減少意義不大。

  • 2 # 耳鼻喉科高醫生

    一進醫院,恐怕大多數人都有化驗血常規的經歷。血常規中密密麻麻的檢驗結果,對於大多數非專業患者,看到血常規後,應該一頭霧水。其實最重要的三個指標是血紅蛋白(HB)、白細胞(WBC)、血小板(PLT或BPC)。

    白細胞就是一個比較重要指標,白細胞肩負的使命是吞噬病原體,防禦疾病。白細胞家族共有5位成員,它們各司其職,是人體與疾病鬥爭的衛士。如果體內的白細胞數量高於正常值,就可能是身體有了炎症:

    中性粒細胞:當體內有細菌入侵時,中性粒細胞便會感應到,步步緊追,直到將入侵者吞噬消滅為止,至死方休。因此中性粒細胞比率升高,多為細菌感染。淋巴細胞會直接殺死被感染的細胞,然後再和其他成員清理暴露出來的病毒,所以淋巴細胞比率升高,大多為病毒感染。單核細胞具有誘導免疫反應,吞噬和殺滅病原體,吞噬和清除損傷的組織,抗腫瘤的活性。單核細胞升高見於某些感染,例如結核、感染性心內膜炎等;急性傳染病或急性感染的恢復期;某些血液疾病,如單核細胞白血病等。嗜酸性粒細胞是一種吐噬抗原抗體的複合物,主要對過敏反應及蠕蟲反應,可以反應出機體對過敏反應及寄生蟲的感染。嗜鹼性細胞在白細胞的五大家族細胞裡面,它的百分比含量是最低的。其實臨床工作,它沒有太多意義,可能某些血液病可以升高厲害,偶爾在某些感染的恢復期,它也有比較微量的增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被蜜蜂蜇後的狗狗,樣子是怎麼樣的呢?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