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行業動態觀察
-
2 # 素抱樸
謝邀答:牛郎織女這則神話故事,反映的是中國古代社會中男女青年追求自由婚姻的美好願望。故事的主題是追求自由戀愛。但處古代社會的男女青年是沒有這個權力的,權力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門當戶對是兒女婚姻的首選,能高攀更好。低就父母肯定不同意。王母娘娘反對織女的婚姻,反映的正是中國古代社會嫌貧愛富的現實。但男女青年忠貞不渝的愛情,賦予了牛郎織女這則神話故事的反抗精神。追求自由戀愛,自古就是青年人的夢想,也許就是這則神話故事久傳不衰的原因。七夕節推崇的是戀情、愛情、男女相思之情。
-
3 # 問道黃老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王母娘娘與玉帝不是夫妻關係,織女要麼是玉帝的女兒或孫女,要麼是西王母的女兒或孫女。但不管王母與織女是什麼關係,王母作為天上主管三界十方的“副職領導”兼“婦女部長”,管理仙女是她的本職工作。
古人婚配都是上遵父母之命,下聽媒妁之言的,婚姻完全操縱在父母他人之手,沒有婚戀自由,因此自由婚戀是民間愛情的至高至上追求。而封建禮教的強制約束,抹殺了人性中最美好的愛情種子,在封建禮教看來,愛情是自私的、邪惡的,愛情與婚姻都應該服從於整個社會制度和倫理規範,即在君權、父命、親親的框架之內組成“家庭”,作為父母生命的延續,完成傳宗接代的使命,而不能自私自利追求自己的愛情,否則就是大不敬、忤逆,受到家庭和整個社會的圍剿。
牛郎織女故事中的王母娘娘,就是整個封建倫理的代表人物,她的道德倫理是,仙凡本非一路,要各守其規,各立其命,不可違背,更不能僭越。
所以牛女故事,是人們對追求自由戀愛,嚮往美好愛情的吶喊,是對封建倫理和等級制度的控訴,是對藐視天命反叛鬥爭精神的讚歌,寄託著古往今來底層社會渴盼平等、安定的美好情感,閃爍著人性美的熠熠光輝,所以,自古以來受到人們喜愛和追捧。
從星象崇拜到民間傳說中國傳統的“七夕節”有著深遠的歷史背景和濃厚的文化內涵,作為中國民間悽美神話愛情傳說,牛郎織女的版本不一,有云南版本、貴州版本、廣西版本,以及安徽版本等等,其中安徽版本因黃梅戲曲和電影的推廣,影響最為深遠。雖然各個版本的故事情節有所不同,愛情結局也略有不同,但董永貧窮的身世、天女下凡初識並愛上董永的愛情發展脈絡、婚後相親相愛男耕女織的安定理想生活,以及織女被勒令返回天界等基本故事框架是一致的。
1、牛郎織女最初指的是天上的天文星系。古人觀察天文,是以人類生活常見事物來命名的,牽牛星的星系圖案好像一根身子牽著一頭牛,於是命名曰“牽牛星”或牛郎星;織女星,與絲織品有關,即與桑蠶有關,蠶神是中國先民最先崇拜的神靈,祭蠶禮儀也十分隆重,男耕女織是古代社會的主要生產生活方式,因此,古人用牛郎和織女來命名這兩個星系,這是由遠古的星辰崇拜和原始生活狀態緊密相關的。
2、牛郎織女故事版本為何多出自南方?早在遠古時代,人們就具有天人合一的樸素自然觀念,即地上的萬事萬物均能在天上找到它對應的方位或象徵,因此在劃分天空星區時,也分別在地上找到一個對應的地理區域,王勃《滕王閣序》就是明證:星分翼軫,地接衡廬。就是說,洪州這個地方屬於翼、軫這兩個星辰對應的地面區域。按照這種“分星”與“分野”對應說,南方地區正好對應著牛郎、織女二星,所以南方關於牛郎織女的故事就豐富多彩,且出處不一。
歷史上最早記載牛郎織女對應地理地域的書籍是《漢書·地理志》:“越地,牽牛、婺女之分野也,今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粵分也。”由此可見,天上的牛、女二星對應的是地上的兩廣地區以及現在的越南中北部。因此關於牛、女的故事多出自南方。
從雛形到基本定型,折射的自古而今人們追求平等、自由的思想。任何一個民間故事的成型都不是一朝一夕一人之所為,尤其是神話故事的成型,歷經千百年不斷衍化,除了故事本身的基本框架以外,各個時期會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和情感訴求,其中折射的人們對平等自由人格的追求,和對純真純美、不帶色彩功利美好愛情的無限憧憬與情感表達。
最早把牛女二星人格化的文學作品是《詩經》。最早以牛郎織女為創作素材的是西周時期的《詩經》,《小雅·大東》中有如下詩句: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大意是:天上的銀河就如同明鏡一般熠熠閃光,那三足鼎立的織女,沒日沒夜梭來梭往不停地編織,沒日沒夜地編織,終歸不見編織成美麗的錦繡雲霞。那顆明亮耀眼的牽牛星,雖則為牛,也終究不能像人間的真牛那樣揚鞭奮蹄拉車載貨。
作品借牛郎、織女、啟明、長庚等星辰,抒發了對人間對應的星神的憤懣:只顧自己逍遙自在,徒有其名,不能為民間解除困苦。這是最早把星神人格化的文學作品,也是牛郎織女傳說的萌芽和胚胎,為此後牛織女故事的豐富創作提供了原始素材和想象空間。
第一部小說題材的牛郎織女。牛郎織女被寫進小說集的是南朝的《梁殷芸小說》,但情節簡單,故事不長,“人設”限於天界,還沒敢延展於人間。故事大意是說天帝的女兒織女住在天河之東,她夜以繼日地織布機上勞作,織出了錦繡天衣,忙的沒有時間梳妝打扮。天帝把她許許配給天河之西的牽牛郎。可是織女婚後荒廢了紡織。帝怒,責女歸於河東,許他們於每年入秋的第七天相會一次。人們在這一天會看到喜鵲的頭頂光禿禿的,蓋因役使喜鵲為橋,被牛女二人往來踩禿云云。
這個故事情結雖然簡單,但“一年一次相會”,以及“織布”“鵲橋”的橋段卻保留了下來,為後世所延展發揮的骨架。
牛郎織女愛情故事的基本定型。為了增加故事的跌宕起伏情結和人物對比,以寄託人們對美好愛情的嚮往,人們把原本天上的一對神人換成一仙一凡,一個是玉帝之女,金枝玉葉;一個是人間孤兒,窮困潦倒。還嫌不夠,又把牛郎的父母“寫死”,給牛郎的哥哥“娶”了一個刻薄的嫂子,並把牛郎分出來,只給他分了一頭垂垂老矣的疲弱老牛。
好在天道友善,這頭老牛卻是通靈之物。接下來仙女下界洗澡,迫其“失衣”而不能歸,只得留在人間等,都是老牛授意的。牛郎、織女各有難處,互訴衷腸,惺惺相惜,愛意萌生。
婚後的生活自然甜蜜:男耕女織,生兒育女。然天帝不允,命王母娘娘押解受審。牛郎挑著兒女追趕,王母娘娘劃出天河相阻。他們的愛情感動了喜鵲,喜鵲齊集,用身體搭橋,供牛郎織女天河相會。迫於無奈,天帝於是答應:七月七日在鵲橋相會,此後,便成定規。
七夕節的文化意義七夕節是華人的情人節,列入中國第一批非遺名錄。在古代,七月七與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九月九等“重日”一樣,被作為吉慶日。所謂“重日”,就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
七姐(七娘、織女)是編織錦雲彩緞的女神,是情侶、婦女和兒童的保護神,自古受到人們的崇拜。七夕節活動起源於遠古時期,但最早見諸於文獻的是西漢時期的《西京雜記》:“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這說明起碼在西漢時期,乞巧求愛就已成為普遍習俗。到了宋代,七夕節更是被確定為國家法定節假日,節日娛樂性及商業氣息性極為豐富多彩,但主要活動都是圍繞著祭拜、祈福、許願、乞求愛情美好、婚姻幸福、幼小平安等內容展開,具體活動有香橋會、拜七姐、鬥巧、乞求姻緣、種生求子、儲七夕水、拜床母、染指甲、聽悄悄話、曬書曬衣等等。
在中國,每一項民俗都不是單獨存在的,以七夕節為例,其中既有中國傳統文化三教的教理教義,也有民間藉以抒懷、追求美好的寓意。在三教,特別就中國固有的道、儒兩教而言,牛女故事中不難看出道、儒思想的衝突與融合。道家追求人人平等、男女平等、教教平等、派派平等、法法平等,人人是神是仙,沒有明顯界限,這給人們大膽衝破禮法,追求愛情自由提供了理論基礎;故事中的儒家倫理思想也被不斷改造,直至被人們接受為止。比如,儒家的等級觀念,在織女的強烈反抗之下,代表禮法制度勢力的王母也不得不做出一次次的讓步,使人們在嚴苛禮法制度的縫隙裡瞥見了人性之光。
同時,人們藉此抒懷,以表達對愛情追求、對真善美的歌頌,對黑暗勢力的鞭撻,這種情感被酣暢淋漓地宣洩出來,比如牛郎的善良感天動地,甚至連那頭羸弱的老牛都被賦予通靈神力,牛郎對純真愛情的追求最終獲得天帝的讓步,使他們得以保持了帝王之女與窮小子之間的愛情,正義的抗爭獲得了勝利。這是對真善美的獎賞,是對正義鬥爭取得勝利的讚歌。
回覆列表
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織女是天庭仙女,董永是凡間男子,仙女嫁給凡間男子違反了天規,王母娘娘反對理所應當,和貧富毫無關係。
三界之中,玉帝最大,管著仙,神,人,鬼,及其他萬物。
在三界之中仙的地位最高,然後是神,然後是人,最後才是鬼。
而仙和神住在天庭,人住在凡間,鬼住在地下,所謂三界就是這個意思。
按照天庭規定,不同種類之間是不能跨界通婚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為了方便管理,為了防止出現混亂不堪的局面。
想想看,如果仙神人鬼隨便通婚,若干年後,三界之中到處都是人不人,鬼不鬼,神不神,仙不仙的怪物,如何了得?
也正是因為如此,天庭才規定嚴格禁止不同種類之間通婚。
可是愛情力量是無限的,織女機緣湊巧碰到了董永,並愛上了董永,形成了一段跨界婚姻。雖然充滿了曲折,卻很浪漫。
這是人們對美好愛情的一種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