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雙樵
-
2 # 跪射俑
古文一般不加標點,因此需要‘明句讀’(《三字經》對學生有明確要求,要求要‘明句讀’)。如果不懂句讀,往往會造成誤讀、誤解原意。如唐代文學家韓愈在《師說》中就有‘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的句子。與今日白話文標點符號朗讀截然不同,文言章句中的停頓並非牢固不變,因聲求氣,作者之氣質會活潑地呈現出來。
古代文言文體系成型之際,無紙張亦無印刷術,經書的傳承唯有依靠背誦讀熟之後的口口相傳。《朱子語類》有“漢時諸儒以經相授者,只是口傳,所以記得牢”。故文言文體系沒有專門寫在紙上的標點符號設計,卻按照陰陽相合、虛實相生的原理,構建了獨特的虛字行氣體系來完成文句的起承轉合。清代袁仁林《虛字說》“夫虛字誠無義矣,獨不有氣之可言乎?吾謂氣即其義耳”。
古人行字造句利用虛詞完成停頓和轉換,虛字實際上起到了標點的作用。因此要善於抓住這些視覺上的顯著外部標誌,幫助我們斷句。
1,‘夫、惟、蓋、故、粵、是故、今夫、若夫、且夫、然則’常常置於句首,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在它們前面點斷句子。
2,‘也、耳、焉、乎、哉、耶、歟’等多置於句尾,所以我們也可以在它們的後面點斷句子。
‘之、乎、者、也……’虛字體系的完善便是句讀的由來。
古人讀書,非常重視句讀,是漢文化圈中的人們對古文言文書籍的傳統背誦方式,也是華人特有的高效教育及學習方法,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代代相承,在文化演進史上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禮記學記》記載說:“一年視離經辨志。”離經,斷句絕也。辨志,謂別其心意所趣鄉也。孔穎達疏:離經謂離析經理,使章句斷絕也。
句讀不但能讓讀者快速背下書本,透過每日的行氣過程中更是與作者心與氣合,《論文偶記》“其要只在讀古人文字時,便設以此身代古人說話,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爛熟後,我之神氣即古人之神氣,古人之音節都在我喉吻間,合我喉吻者,便是與古人神氣音節相似處,久之自然鏗鏘發金石聲”文言文之美,全在句讀。
-
3 # ZBLiu
老師教。韓愈《師說》說的“授之書習其句讀”說的就是這個。學的時間久了,就會自己斷句了。不過也有沒學好的。那時,斷不開句是常有的事,也是讀書人常出笑話的“笑點”。
-
4 # 車一進二
中國古文沒有標點,每個人可以讀出自己不同的理解。究竟哪一種含義是作者的意思?只能由權威裁定。
“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雖說釋迦牟尼佛說:“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他也定不了哪一句為真、實、如、不誑、不異。而必須由他的徒子徒孫中的掌權者來定。
對於祖師言教,也是一樣。
“無門關即非無門關是名無門關。”可以心生萬法,隨心所欲地解說,天花亂墜也無妨!但是,不容許點讀作:“無門關即非無門。關是名無門關。”
-
5 # 森森1209
古人的文章好像有“句讀”就是那種空格,還有就是語感,語感足閱讀的時候就能分清該在哪裡停頓,而且咱們華人天生的“心感”很強,很容易理會感情色彩濃厚的文章意義的!
-
6 # 我只是我不代表你
古代的文章都是沒有標點符號的!具體的怎麼來讀?回答問題的各位老師也都解釋的很清楚了。說一下別的…
古代的文章中用字是很講究的,讀書人看到某一個字時,自然知道該句的起始。比如:夫、惟、吾、故、若、自等等,以及:之、乎、者、也等等,從這些字,自然知道句子的起始。
但是,對於沒有標點符號的文章,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讀起來是很吃力的,甚至是經常被人誤讀,且鬧出不少笑話的。所以,到了漢代吋,即發明了"句讀"的符號。
語言完整的一小段為:“句“,句中語意未完,語氣可停的一小段為:"讀“(音:dou逗,注①),均用“;"來作標記。
到了宋代,則是分別用";"和“o"來表示句讀。
至明代,因小說、演義類的文學作品大量出現,便使用在文字下邊加“_ _“來表示人名號和地名號。
這些就是中國最早的標點符號。
至1919年,北洋政府和國民政府時期教育部成立的有一"國語統一籌備會“,主要任務是修訂國音標準,修訂注音字母,等等工作,並在中國原有標點符號的基礎上,參考各國通用的標點符號,提出了《請頒佈新式標點符號議案》,規定了十二種標點符號,由當時的教育部頒佈全國執行。
新中國成立後,出版總署進一步總結了標點符號的用法規律,於1951年刊發了《標點符號用法》,同年的十月,由政務院作出了《關於學習標點符號用法的指示》。
到了1958年, 隨著《現代漢語拼音方案》的推出和使用,同時又推出了相應的“聲調符號"和"隔音符號"。
至此,標點符號才趨於完善,有了統一用法,也就是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標點符號!
注①:古代有些字的讀音與現代不同。所以,讀的古音為"逗"。
附一笑話:
古時,有一財主,過年時求鄰村秀才為其寫春聯。秀才惱其太摳,遂寫春聯但將標點故意點錯:
新年好黴氣,少不得打官司
餵豬喂成象老鼠,一家都死了
村上來往人看後,均大笑。財主忙提了酒肉求秀才改,秀才僅將標點改過,即成:
新年好,黴氣少,不得打官司
餵豬喂成象,老鼠一家都死了
回覆列表
中國古代沒有標點符號,古人寫文章從頭到結尾一氣寫成,並無任何標記,所以古書上是沒有斷句的。因此讀起來很困難,而且還往往發生差錯。後來人們在讀古書時,慢慢地在讀書實踐中運用和發展“斷句“,按照斷句來讀古書就大大方便了,將這個方法稱作“句讀“。
古人非常重視句讀的訓練,在古代考試中,老先生們就常存學生的斷句和句讀。那麼什麼是斷句?就是在讀古文時,遇到中間有停頓的地方打上標記。在語意未完需要停頓的地方,以“、“為標記,點在兩個字的中間。而句終的地方點在句終那個字的旁邊,用“。“為標記。這都是古人在讀古書時由人規定的,併為大家只同遵守的規矩和標論。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上說: “、“,有所絕止而識之也。意即斷
句。可見斷句的應用已年代久遠,一直為古人所習而沿用的證明。
現在新出版的文言文讀物,大都由編注者加上了標點符號,但這只是古籍書中的一部分,還有大量的作品仍無標點附號,如《古文觀止》只有斷句沒有標點附號。另外其它一些原版古籍書,有很多連斷句也沒有。因此學習斷句和標點仍是提高閱讀文言文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古人重視句讀,今人重視標點,如果斷句與標點都會運用,那麼就可以證明能讀懂古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