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層城鵷雛
-
2 # 布衣閒人10
李白獲罪被流放,許多人都避之不及,偏偏杜甫頂煙上,連寫三首詩贈李白。杜甫這樣做,可以歸納以下幾點原因:
一是杜甫敬佩李白,惜愛李白,惺惺相惜,二人情誼深厚。對李白被流放憤慲不平。
二是杜甫不怕朝庭追究,敢為朋友鳴不平。這既是杜甫的俠義之舉,也是杜甫的最大弱點,不善於保護自己。同是李白好友的高適當時正身居高位,為自保,對李白既不出手相救,也不發一言。人在危難之時,誰是真朋友,誰是假朋友,立馬可判。
三是大唐朝胸懷博大,當時儘管天下大亂,但大唐容人之風尚在,同情罪犯,說些過頭話,概不予追究。這是杜甫敢於寫詩讚頌李白的重要前提。
四是杜甫的這種行為作風,故然得不到朝庭的重用,允許你杜甫隨便寫詩,但不能給你官做,讓你做官你也做不好。杜甫連“左拾遺”這樣的小官不也沒幹好嗎。不得志,也是杜甫寫詩讚頌李白的一個重要原因。都不得志,同命相聯。
以上四點應當是在李白獲罪流放的情況下,杜甫敢於連寫三首詩贈李白的主要原因。
僅供參考。
-
3 # 北門猿
從詩題來看,並沒有證據表明這三首詩是贈給李白的。更有可能是作者自己感慨而已。
還有這關崔永元嘛事?
-
4 # 武丁仗劍決雲霓
謝杏林書苑師友邀!
杜甫作懷、夢李白詩的背景和心情就不重複了,因為這無關題意,就題眼“敢”字解釋幾句。
一般人因受現代教育的灌輸,思維固化,自覺不自覺地認為古代封建專制,帝王獨裁,普天之下,一個聲音;杜甫這樣一個做過實授拾遺、掛名工部的有名詩人怎麼敢為朝庭流放的欽犯一一李白鳴不平呢,他就不怕招禍嗎?
其實這是個誤會,帝王雖然任意殺伐,但主要針對的是威脅皇權的重臣,一般官員和普通民眾根本沒時間(也無條件)理你。在某種程度上,古代的人不但在言論上,而且在行為上較現代人更為自由,詩文傳播不經審查,自由遷徏不受限制,隨時建房無須辦證,天高皇帝遠;再說朝庭就那麼幾個部門,全國數得過來的幾個官員,想管也管不過來。
還有一個主要原因, 大唐是一個包容開放的時代(言論禁錮肇始於宋之程朱理學,至滿清達到極端)。白居易就有“漢皇重色思傾國”,元稹有“關中小兒壞紀綱”,“朝庭漸漸由妃子,祿山宮中養著兒”等等諷刺抨擊唐玄宗,楊國忠,楊貴妃的詩句(這類例子比比皆是)。對當朝在世大臣公開批評的詩文就更多,並無一人受追究,而這些作者多是在冊官員。知道了這些,就明白杜甫為什麼“敢”了。
-
5 # 亦有所思
杜公對所有人都是真心的!
杜公是李白的粉絲,而且在杜公毫無名聲之時,與李白相遇,李白不以為意,折節下交,並且與之同遊。第二次相聚也是如此,而且李白還寫過詩調侃過杜甫寫詩過於拘謹。
對於杜甫而言,李白是杜甫青春時光裡為數不多的鮮明記憶,同遊同吃同睡同詩,何況李白是那麼大的一個詩人!
在杜公晚年做工部員外郎時(其實就是一個閒職,算是一個不做事的幕僚),房相因為政治原因被關了起來,杜甫偏偏還要上書去搭救,一個小書生去救一個沒有什麼往來的權臣,也就杜公都做出這事來!
杜公的字典裡,沒有權衡得失一說,只有應當做,或不應當做!
哪怕不是李白,哪怕只是普通的朋友,杜甫都會為之叫屈!
何況李白?!
杜甫在詩中別說為朋友叫屈,戲諫皇上及權臣的詩更多,比如那一首”賞應歌杕杜,歸及薦櫻桃“,直接就是賦詩說戰爭剛結束,不要過於封賞,又勞民傷財云云。
一點事兒都沒有!
為什麼!
因為杜公沒有名氣,更因為杜公官兒太小
對於老虎而言,誰會在意一隻螞蟻在遠處張牙舞爪呢?
他們沒有想到,也永遠也不會想到,這個沒有名氣,沒有光環,官兒又太小的老頭,後來竟然超越了所有帝王,一步成聖!
他們更沒有想到,這個一身是病,一生受苦,一世磨雄的的老頭,竟然讓後人所有文人集體膜拜,誓死捍衛,以靈魂相隨!
當然,他們更不會想到,在千年之後,會有人對著這個一生忠信仁義,愛國不屈,飽經滄桑的老人進行各種惡搞,成為文化領域中的奇恥大辱。
回覆列表
我們不能以今天的觀點去揣測古人,唐朝是中國最開放的時代,人們言論自由,可以隨意發表自己的觀點。唐朝不像清朝一樣,有黑暗的文字獄,動不動就殺頭。白居易還可以寫《長恨歌》呢,描寫唐玄宗李隆基的荒淫誤國。白居易不但沒有被殺頭,反而得到了皇帝的讚揚。同白居易比起來,杜甫真的是小巫見大巫。
李白和杜甫,是中國詩歌史上的雙子星座,李白人格魅力無敵,給杜甫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畢竟當時,李白名滿天下,杜甫卻不出名。杜甫跟了李白一段時間之後,詩歌水平突飛猛進。可以說李白是杜甫的老師,是對杜甫一生影響最大的人。
杜甫屬於儒家,一生為國為民,擁有光明磊落的性格。即使李白成為階下囚,杜甫依然很敬仰他,敢於寫詩懷念李白,恰恰說明了杜甫的偉大人格。但是這個時候,同樣是李白好朋友的高適,不知道哪裡去了。也許是怕連累自己,影響自己的前程吧。患難見真情,杜甫和高適,孰優孰劣,一眼便知。
杜甫寫下情真意切的三首詩來懷念李白,表達了杜甫對李白的真摯友誼。杜甫可以說是李白的生死一知己,杜甫的“千秋萬世名,寂寞身後事”恰如其分、精準地評價了李白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