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是冰娉

    “三曹”指的是曹操和他的兒子曹丕曹植。建安文學以魏國為主,而曹氏父子在文學上,也和他們在政治上一樣處於領袖地位,所以後人把他們合稱為“三曹”。

    建安文學的突出成就是詩歌。建安詩歌是中國詩歌史上文人創作的第一次大豐收。從流傳下來的詩篇來看,曹植最多,曹丕次之,曹操又次之。詩人作品流傳的多少,固然原因很多,但其質量是否經得起時間淘汰,往往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此說來,“建安風骨”這一優良傳統的開拓者,主要就是“三曹”。

    曹操是建安文學的中心人物和傑出代表;

    曹丕在《典論.論文》中,充分肯定了文學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的論點,並鼓勵作家“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而不要“貧賤則懾於飢寒,富貴則流於逸樂”,以免“遂營目前之務而遺個載之功”。

    曹植則以自己創作實踐來提高詩歌的表現藝術,促進詩歌的發展。

    因此,“三曹”對建安文學的發展有提倡和帶動之功,且又各自有自己的獨特風格。

    曹公古直

    曹操提倡通脫,作詩也質樸如話,“行行日已遠,人馬同時飢”之類的詩句俯拾皆是。

    為了把思想感情表達 得深遂渾厚,常常不露痕跡及套用古人成句,“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之類詩句的套用大大增加了“古直”的味道。

    他的一生,充滿著“好作政策以建立名譽”的進取精神而又身處亂世,因而,在他的詩歌中,除了“古直”之外,還有“氣韻沉雄”的一面。《短歌行》、《苦寒行》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作。

    曹丕有文士氣

    曹丕沒有曹操那樣的政治抱負和創業經歷,因而往往取材於“閭瑩小事”,並著力於民歌的學習和仿作,表現男女相戀與離別之情,是民歌中的一個極普通 的題材,在曹丕的詩歌中,寫這類題材的作品特別多,也寫得比較好。所以最能代表他那“有文士氣”和“秀雅而傷於弱”的風格。

    《燕歌行》、《秋胡行》又是這類作品的代表作,在《秋胡行》中,詩人寫一個男子與佳人約會,從早等到晚都不見佳人來,他“嘉餚不嘗,旨酒停杯”,要飛鳥馬上告訴她“我受不了了”,他想跑去找她,走到門口踮起腳跟眺望,路途又十分遙遠,兩腳也站不定了。

    曹植骨氣高奇,詞采華茂

    曹植是建安詩人中,最講究“詞采華茂”的一個。他一生熱衷功名,追求理想,遭遇挫折之後,壯志不衰。所以他的詩詞,內容充滿追求和反抗,富有氣勢和力量。

    這就形成了他“骨氣高奇”的一面。

  • 2 # 七班的歷史課代表

    “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

    曹操不管是為文為詩都是率性而作,沒有曲筆,坦白直率,氣魄宏大。我比較喜歡的是《短歌行》、《讓縣自明本志令》。

    曹丕詩文清麗婉轉,用詞不加雕琢。我比較喜歡他的《燕歌行》。

    “魏武豪放失之粗,文帝雅秀失之弱。”而在我看來,曹植作品淡然而又豪逸,暢達而不失沉健,可謂是兼具父兄之長。他的詩歌我最喜歡的是《白馬篇》。

    再推薦兩篇風格不同的曹植文章。

    “若使陛下出不世之詔,效臣錐刀之用,使得西屬大將軍,當一校之隊;若東屬大司馬,統偏師之任,必乘危蹈險,騁舟奮驪,突刃觸鋒,為士卒先。雖未能擒權馘亮,庶將虜其雄率,殲其醜類。必效須臾之捷,以減終身之愧,使名掛史筆,事列朝榮。雖身分蜀境,首懸吳闕,猶生之年也。”——選自《求自試表》

    “吾將贈子以無為之藥,給子以澹泊之湯,刺子以玄虛之針,炙子以淳樸之方。安子以恢廓之宇,坐子以寂寞之床。使王喬與子攜手而遊,黃公與子詠歌而行,莊生為子具養神之饌,老聃為子致愛性之方。趣遐路以棲跡,乘輕雲以高翔。”——選自《釋愁文》

    此外,曹植的《洛神賦》、《大暑賦》、《諫伐遼東表》也很值得一讀。

    曹植是我最喜歡的一位古代文學家,他的創作代表著建安文學最高成就。如果讓我形容他的文學作品和文學地位的話,我會用他《登臺賦》中的一句話:“同天地之矩量,齊日月之輝光。”

    個人總結,水平有限,希望對您有幫助。

  • 3 # 半卷

    說起三曹,大家一定會聯想奸雄曹操,想到曹丕與曹植兄弟倆煮豆燃豆萁的故事。

    今天,我就要給大家介紹一下三曹的在文學方面的貢獻。簡單一句話概括就是曹操是舊文學的繼承發揚者,曹丕和曹植是新文學的開創者。

    曹操在《三國演義》和京劇裡都是“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白臉奸臣的形象,然而,歷史上,他則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這樣的身份不得不讓我們想的開國領袖,畢竟他也是很喜歡“曹操”的,並且寫過“魏武揮鞭”的詩句。(魏武帝曹操)

    他在文學上繼承的是漢樂府,我們知道“樂府”是漢代音樂機構,而“漢樂府”這種文體配上音樂是可以歌唱,演奏的。曹操行軍打仗,不僅僅戎馬倥傯,而且手不釋卷,更重要的是收羅了音樂人才,這樣保留下來了漢代音樂。這恐怕是他能繼承傳統的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他不是簡單繼承,而是用樂府舊題寫時事,富於創新精神。他的詩歌古直悲涼,具體一點就是語言古樸,風格悲涼慷慨,雄健沉鬱,充滿積極進取精神。擅長寫四言詩,這一點和後來流行的五言詩不一樣,所以,鍾嶸被沒有給曹操很高評價。

    曹操風格像杜甫,內容也像杜甫,所以,明代鍾惺《古詩歸》說:“漢末實錄”跟杜甫的“史詩”有點類似。

    具體看看,比如:《蒿里行》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

    初期會盟津,乃心在鹹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

    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把人間慘象寫的淋漓盡致,不禁讓我想到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都是對社會現實的一種藝術化再現。整首詩也諷刺了袁紹這些所謂的興兵討賊的“義士”的心懷鬼胎。曹操在義軍裡面倒是出力討伐董卓,可惜實力不濟,戰敗差點喪命,只能慢慢東山再起。

    他還能很好的化用古詩句,比如《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談讌 一作:談宴)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青青子衿”直接出自《詩經》,但是放在曹操詩歌裡則是抒發他渴望賢才之心。明代胡應麟說他詩歌“漢人樂府本色尚存”

    他還愛抒發個人理想和壯志,比如《龜雖壽》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騰 一作:螣)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當然了,他熱愛文學,不僅僅是個人創作,也喜歡延攬文人雅士。這一點,他的兒子曹丕倒是頗像他父親,曹丕年輕時,喜歡和文人雅宴,互相唱和(類似於後來蘭亭唱和),有點文人集團的味道。曹丕風格,用清代人沈德潛的話就是“要其便娟婉約,能移人情”。而曹丕喜歡寫的不是社會動盪給人們的苦難,而是遊子思婦,寫的頗有那種哀怨的情調。這語言風格“很文人”,用詞綺麗工練。他的詩歌那種淒涼,不僅僅是思婦的情感更是那個時代賦予他的人生體驗。代表作《燕歌行》

    秋風蕭瑟天氣涼,

    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燕辭歸雁南翔。

    念君客遊思斷腸,

    慊慊思歸戀故鄉,

    何為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

    憂來思君不敢忘,

    不覺淚下霑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

    爾獨何辜限河梁?

    寫一個女子思念遠在他鄉的丈夫,那種思念之情融入景中,十分感人。這首詩,也是中國現存第一首七言詩。

    要說曹丕創新,不只是七言詩,《典論·論文》也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第一部文學專論,更是大膽的說出“文章經國之大業也。”魏晉時代,不愧是文學自覺的時代。

    提到曹丕,不得不讓人想到他和曹植的七步詩的故事,還有甄姬與三曹的故事。當然了,學者考證,什麼《洛神賦》根本寫的不是曹植,至於曹植和甄姬的故事多半都是後人穿鑿附會的。

    曹植的才華,評價的話裡最有名的恐怕還是那句“才高八斗”。這是謝靈運給曹植的極高評價。曹植的確值得誇耀,他在文學史上是第一個大力寫五言詩的文人。總共有六十多首五言詩。

    曹植的詩歌是風骨與文采的有機結合。他描寫細緻,善用比喻,辭藻豐富華美,講究對偶煉字。語言綺麗而自然,韻律,色調和諧,重視謀篇佈局。說明他會去錘鍊詩歌。

    他早年也是意氣風發,頗有“男兒何不帶吳鉤”的味道,《白馬篇》寫“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整首詩,都可以看出來他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

    我們知道曹操死後,曹植沒有了當年的銳氣,缺少了庇護。曹丕政治上打壓曹植,曹植他處處謹小慎微。後期詩歌寫自己壯志難酬,如《贈白馬王彪》,跟他哥哥一樣也會去寫思婦,不同的是用思婦寄遇自己身世。比如《七哀》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婦,悲嘆有餘哀。

    借問嘆者誰,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獨棲。

    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

    浮沈各異勢,會合何時諧?

    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

    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

    這首詩運用了古詩歌常用的比興手法,含蓄蘊藉。用思婦自喻,當然,這種用美人香草自喻的傳統濫觴於屈原楚辭,這被稱之為“男子作閨音”。不好說的話,不好表達的情感,委婉的用女性口吻說出來,表現出來。

    他不愧是建安詩壇最傑出的詩人,豔麗的文詞,五言詩的發展,以及他不幸身世後人的同情,讓他死後名氣倍增。《文心雕龍·才略》雲:“文帝(魏文帝曹丕)以為尊減才,思王(陳思王曹植)以勢窘益價”最後,我想再補充幾句,因為,三曹不止在詩歌創作上成績斐然,曹丕的《典論》已經談過了。曹操和曹植的其他文體也寫的有特色,曹植的“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洛神賦》更是名氣極高。曹操的文風是清峻,通脫的,比如《祀故太尉橋玄文》明明是沉痛的紀念故友的文章,也是非常幽默,卻不失樸實真摯。悼亡逝者一般都是莊嚴肅穆,卻要說吃雞吃牛的梗。難怪,後來,曹丕在基友王粲追悼會上讓參加者集體學驢叫,只因為王粲喜歡聽驢叫。這也是頗得曹操真傳啊

    “又承從容約誓之言:「殂逝之後,路有經由,不以鬥酒只雞過相沃酹,車過三步,腹痛勿怪。」雖臨時戲笑之言,非至親之篤好,胡肯為此辭乎?匪謂靈忿,能詒己疾,舊懷惟顧,念之淒愴。奉命東徵,屯次鄉裡,北望貴土,乃心陵墓。裁致薄奠,公其尚饗。”

    ——節選《祀故太尉橋玄文》

    三曹文學能夠代筆這個時代,也是建安文學的傑出代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是習慣性咬嘴唇會對嘴唇有什麼影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