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蘇之平
-
2 # 擇一事做一世
明治維新之初的日本,既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又是一個落後的主權不完整的國家。這一特點使得日本在外交方面實行了一套雙軌外交,“一方面是修改不平等條約,爭取民族獨立”,期望能得到與西方列強平等的地位。而另一方面在與西方列強艱難的談判過程中,日本人深深明白了一個道理:實力決定一切,只有擁有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才能取得相應的國際地位,因此“向外部拓展勢力範圍,進行殖民擴張,把自己變成一個強大的帝國”,也就成為了既定目標。明治維新時期的外交就是圍繞這兩大任務進行的。 1871年10月8日,明治政府派遣由巖倉具視為全權大使,大久保力通、木戶孝允、伊藤博文為副使的48人使節團出訪歐美,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交涉修改舊幕府簽定時期簽定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1872年1月15日,岩倉使節團 橫渡太平洋到達舊金山,2月25日抵達華盛頓。使節團就恢復關稅自主權,廢除領事裁判權等問題與美國進行了談判,但由於美國提出關稅自主權的歸還應以日本開放內地、允許美華人自由行動等為先決條件,交涉失敗。使節團離美赴歐,1872年12月25日使節團抵達英國,就改約問題探詢英國意見,英國不僅拒絕了日本恢復關稅自主權的要求,並提出了更為苛刻的修約方案。結果談判也以失敗而告終,由於其他西方列強態度也很強硬,並試圖使日本陷入更大的災難,因此倉巖使節團的修約目的沒有達到,但其向西方表明了日本恢復獨立的決心。並且這次出訪使日本人“痛感國家貧弱之可悲,深知只有自身迅速富強,才有可能真正平等獨立”。 在對外修約的同時,明治政府在國內收回了一些民族權利。如1869年明治政府在英國的支援下收回了舊幕府時期給予美國修建江戶----橫濱之間鐵路的權利。1873年從荷蘭人手中收回長崎高島煤礦,同年公佈了《日本礦業法》,規定外華人不得勘探礦山、租用礦區、不得擔任經營開採、冶煉等業務的企業主或合辦的參加者。1875年英法被迫撤退了橫濱的駐軍,1877年解僱了由日本政府付工資僱用的外籍警官,這些民族權利的收回,讓日本人從滑落的深淵中開始慢慢掙扎出來。
-
3 # 薩沙
這也有個漫長的過程。
日本從明治維新開始,就力圖廢除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當列強和日本的不平等條約不算很誇張,最低程度日本沒有割讓領土。
比如最初的《神奈川條約》,條約要求日本不僅要向美國開放通商口岸,還要增加領事裁判權等相關內容,也就是這樣了。
後期日本逐步失去失關稅自主權與涉外司法審判等重要權力,但隨後幕府就被維新派推翻,一切都改變了。
剛剛維新時,日本外交人員去談判,列強根本就不肯談,認為日本沒有資格。
在1872年1月,全權大使巖倉具視率領的使節團從橫濱出發,到達西方各國時,列強熱情接待,但拒絕對條約進行談判。
日本自知實力不足,只能一步步來。
隨著日本國力和軍力的強大,尤其是明治維新改革的逐步成功,列強的觀點開始轉變。
以日本最為關心的關稅自主權來說,這涉及到國家的經濟命脈,無論如何也要掌控。
如果連關稅都必須由列強決定,日本崛起也就無從談起。
1878年,日本拉攏美國,希望美國承諾給予日本關稅自主。美國從地緣戰略考慮,希望以此壓制英國在東亞的勢力,表示原則上同意,但需要其他所有列強尤其是英國同意。
但英國方面根本不同意,最終第一次關稅自主的努力失敗,日本外交部長在1879年引咎辭職。
隨後的1880年到1887年,日本政府費勁心裡同列強各國交涉,提出實現部分商品的關稅自主。
因涉及各國利益,雙方激烈談判,最終日本獲得部分商品的自主權。這對於日本財政收入幫助不大,但仍然是重要的一部。
其實,列強之所以讓步是看到了日本國力的迅速增強,靠武力打垮日本已經不容易了。
從1894年7月,日本終於同英國簽訂日英通商航海條約,確定了關稅自主。這是因為英國已經知道日本馬上就要同中國開戰,而且必將勝利,成為東亞霸主。
英國為了拉攏日本以對付沙俄,只能在關稅自主上退讓,但需要5年後才實施,也就是1899年日本正是關稅自主。
由於東亞實力最強的英國尚且如此,其他各國也紛紛跟進。
由於日本在甲午戰爭的輝煌勝利,列強對日本刮目相看,廢除不平等條約已經勢在必行。
其實,如果當時日本強行廢除條約,除了英美法這三國外,其餘列強都是無力阻止的。德俄雖實力比日本要強,無奈相距日本太遠,鞭長莫及。
隨著中國湧起了義和團運動,列強在中國的利益受到極大損失,都需要拉攏日本以對付中國。所以,到1899年列強不但允許日本關稅自主,甚至放棄了在日本的治外法權。
由此,日本花費20多年,終於廢除大部分不平等條約。
作為回報,1900年庚子事變八國聯軍中,日軍出兵最多,高達2萬多人。
大家可以看到,日本之所以能夠花費20多年,步履艱難的和平廢除不平等條約,說到底就是打鐵還需自身硬。
如果不是日本改革成功,國力軍力都有極大提高,列強怎麼可能放棄到嘴的肥肉。
相反,1900年滿清在庚子事變中慘敗,被迫簽訂《辛丑條約》,列強不但保持了所有的不平等條約,還強迫滿清拆除從天津到北京的所有防禦設施,允許洋人在北京到山海關一線隨意駐紮軍隊。這還算是個主權國家嗎?就差在紫禁城駐軍了。
對比日本人,滿清丟人丟大了。
-
4 # 小約翰
在19世紀,日本跟中國有一系列的共同特點——封建、專制,落後、保守。
19世紀的時候,日本也是一個閉關鎖國的窮國,跟中國是難兄難弟;正因如此,中國跟列強打交道吃過的苦頭,日本一樣不少。
不過日本人與清朝最大的不同是,日本面對先進的西方文明並沒有像清朝一樣抱殘守缺,而是迅速開始了全面西化。1853年7 月,一艘軍艦從遙遠的太平洋彼岸駛來,在日本江戶港拋錨。軍艦上走下一個趾高氣揚的美國海軍軍官——馬修·佩裡,他氣勢洶洶向日本政府轉交了美國總統菲爾莫爾的密函,信中要求獲取在日本的經商特權、開放日本裝卸煤港口和保護美華人在日本的生命權。
對於美國突如其來的要求,日本人不置可否。但是面對美軍先進的軍艦,日本人又不敢拒絕,只能找個藉口暫時先搪塞了過去。但是美國的軍艦給日本的幕府政權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那是日本歷史上第一次見到鐵甲戰艦,史稱“黑船事件”。
可是當時的日本還不知道列強的做事方式。第二年春天,美華人又來了,見日本人還是哼哼唧唧不想簽約,佩裡火了,告訴日本人,要麼簽約,要麼比拳頭。
日本政府看看自己的小舢板,看看美國的軍艦,他們明白一旦開戰肯定吃虧,於是被迫認慫,與美國在1854年3 月31日簽定了《日美親善條約》即《神奈川條約》。從此日本國門大開,列強接踵而至、不平等條約紛至沓來。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日本逐漸失去了與列強的關稅權和治外法權,但是好在日本比較聰明,沒有打仗,因此列強沒有強行割地。
那麼日本後來是怎麼廢除那些強盜們強加給自己的不平等條約呢?眾所周知,日本在被列強開啟門戶後,沒有光想著反帝,而是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維新運動。
日本全面向西方列強學習,不光搞洋務運動,學西方的皮毛,還學西方的精髓,搞脫亞入歐運動,在1868年開展了舉世矚目的明治維新。
跟中國的洋務運動一樣,日本人修鐵路、辦工廠、開學堂,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請西方科技人才進來,將自己的學生送出去,加快了向西方看齊的步伐。
為了表達自己的維新決心,明治天皇以身作則,脫下了日本的傳統和服,而改穿西方的禮服。連天皇都如此,整個日本社會自然也全部調動了起來,這跟清政府的守舊形成了鮮明對比。
日本政府在明治維新十幾年後,自認為覺得自己也是西方大家庭一名成員了,於是就向列強提出要求,你看我們現在都是一夥了,咱們原來的條約,是不是?
沒等日本外交官說完,列強就給懟了回去:想改條約,哪有那麼容易。美國等國接納了日本的使者,但是對日本提出關稅自主等要求統統拒絕。
日本政府碰壁之後,痛定思痛,在兩方面做出了舉措。
啥的認為,自己雖然經過革新,但依舊被列強視為次等國家。想被西方接納,就既要學表,也要學裡。
於是日本就把目光對準了制度的改革,首先研究西方的法律制度,領會西方的法制精神,移植西方的法律制度,修改憲法、實行依法治國。日本天皇雖然集各種權力於一身,但日本也訂立了憲法,以至於日俄戰爭日本勝利後,很多人認為是君主立憲制的勝利。
與此同時,日本全國上下學習資本主義文明,允許基督教進入日本,文明多元化、對西方的哲學保持包容態度,博採眾長,百花齊放。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日本開始學習國際法,尊重國際法則,提倡契約精神,辦事講信用、守規則。這一點,與隔壁出爾反爾的清政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制度改革完,日本就開始拿清朝當投名狀,向列強秀肌肉了。
經過幾十年的政治體制、經濟體制、法律體系改革,日本已經成為一個經濟強國、軍事強國和政治大國,從被強盜欺負,到自己變成一個身高馬大的強盜。
甲午戰爭前期,英國還給了日本關稅自主權,因為英國已經意識到日本即將主宰東亞。在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日本不僅在甲午戰爭中痛打了滿清政府,還在日俄戰爭中把沙皇俄國打得滿地找牙。等日本戰勝俄國以後,列強早就明白,對日本的任何不平等條約都得廢除了。
因此說,日本廢除不平條約不是別人賜予的,是自己努力的結果;打鐵還需自身硬,靠搖尾乞憐是得不到平等的,國家的自主權需要自己去爭取。
回覆列表
在世界近代史上,歐洲各國在經過第二次工業革命後,瘋狂地開啟了對外殖民擴張。從19世紀開始,西方列強先後征服了印度、越南、日本、中國這幾個主要的亞洲國家,在亞洲,列強們用自己的鋼鐵戰艦“敲”開了這些國家的封建大門,和這些國家透過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奪取了一系列特權,掠取了鉅額財富。面對剝削,亞洲人民進行了一系列反抗侵略鬥爭,但是基本上都以失敗而告終。唯獨日本經過自身一系列的改革,在最短的時間內讓西方列強放棄了他們的特權,成為亞洲第一個擺脫西方控制的國家!
日本是如何做到短時間內讓西方列強刮目相看的呢?最大的功勞其實在於1864到1894這三十年裡的“明治維新”。在小沫看來,明治維新的有四個方面的改革讓日本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四個方面分別是:工業、教育、軍隊、法律!小面小沫來和大家詳細講解日本是如何做到這四大改革的!
在工業改革方面:日本政府為了促進工業發展,首先加緊建設金融機構,商品交易所,航運公司,鐵路,電報線路等基礎設施。有了這些基礎設施,政府領導人開始鼓勵人民開展輕工業比如紡織業、造紙業等等。同時政府又大力支援重工業的發展比如,礦業、鋼鐵工業、造船廠等等。因為這些關係到日本軍事的發展。這些企業建成後,政府方面一般會低價出售給少數富貴人家,用少數的財閥來控制整個國民經濟,形成了資本主義的雛形!
在教育改革方面:日本特別注重愛國教育,從小給孩子灌輸的思想是,學習不是為了個人利益,最重要的是促進國家利益。為了提高國民素質教育水平,日本政府頒佈法令,實施了義務教育,並且吸引大批外國科技教育者到日本開辦大學;不僅如此,日本方面鼓勵國民出國留學,為了防止人才流失,日本方面對整個教育體系進行了嚴密監督,並且天皇親自昭告所有國民,要學好技術獻身國家!為當時的教育改革起到了很好的催化作用!
在軍隊方面的改革:日本政府廢除了古老計程車兵徵召制度,學習歐洲最新的模式:軍團體制,在德國軍事代表團的幫助下,日本建立了第一支陸軍部隊,在英華人的指導下,日本建立了第一支現代化海軍部隊。就這樣以歐洲最新模式為基礎的國防部隊在日本建立了,在嚴格的軍事訓練下,日本軍隊擁有了極高的現代化軍事素質(在甲午戰爭中和清軍對比就有很好的體現)!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日本在法律制度上面的改革,在西方列強到來之前,日本的法律極其混亂,個人全力被忽視,警察專橫獨攬大權,整個社會毫無規章可言,讓西方人非常瞧不起,1871年,日本政府首先成立司法部,制定了新的法規,緊接著又成立了內閣和樞密院將司法部門和行政部門的權利區分開來,最後一步是頒佈了正式的憲法,憲法主要以人權為基礎:規定不得隨意逮捕公民,公民財產有權享受保護,另外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言論自由等等!
總而言之,在這些改革下西方列強逐漸開始對日本這個國家持有肯定的態度,特別是法律上的改革,讓歐洲列強認為日本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文明,這些列強甚至覺得不再需要一些條約來對日本進行治外法權。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政府透過一系列的外交努力,在1894年說服英國和美國放棄了在日本的一系列特權,也意味著英國和美國對日本殖民統治已經結束!同樣在1894年日本出乎意料的贏得了對清政府發動的甲午戰爭,歐洲列強更加肯定了日本這個國家,於是紛紛和英、美兩國一樣放棄了他們在日本的特權。就這樣日本成為了近代史上第一個擺脫歐洲列強殖民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