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課課代表

    同治皇帝駕崩於公元1875年,而慈安太后去世於1881年,此時已經是光緒七年。所以是同治皇帝先死的。同治皇帝在位的絕大多數時間都是由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兩宮垂簾聽政的,而在兩宮垂簾聽政的政治格局種,又似乎是以慈禧太后為主,在當時的朝堂之上,似乎同治皇帝和慈安太后是兩個可有可無的人物,很多人甚至認為他倆的死亡對於清朝證沒有任何影響。實際上這種看法是錯誤的。

    一、同治皇帝之死及其影響:

    公元1875年,年僅十九歲的同治皇帝因病駕崩於紫禁城養心殿,此時距離同治皇帝親政尚不足一年時間。因為同治帝沒有子嗣,所以同治帝駕崩後,兩宮太后在選擇了醇親王奕譞的兒子繼承帝位後不得不再次出來二度垂簾聽政。同治皇帝的駕崩其實是影響深遠的:

    首先,同治帝駕崩意味著清朝持續了二百多年的夫父死子繼的皇位沿襲制度宣告終結,清朝第一次出現了兄終弟及的繼位方式。

    其次,同治帝的駕崩宣告了咸豐帝一脈的徹底絕嗣,清朝出現了第一位非皇子繼位的皇帝。

    第三,同治皇帝的駕崩使得已經迴歸正常的清朝政治再次滑向了母后干政的非正常狀態,同治年間皇帝身後那道原本已經卷起的簾子再次放下。

    同治皇帝駕崩後,慈禧太后為了能夠日後長期把持朝政大權,因此選立了醇親王奕譞四歲的兒子載湉繼承皇位,因為載湉年幼,兩宮太后不得不再次垂簾聽政,清朝的朝政大權再次落到慈禧太后的手中。

    二、慈安太后之死及其影響:

    長久以來,包括很多熟悉歷史的人也一直認為,在同光年間與慈禧太后共同垂簾聽政的慈安太后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人物,其實這種看法是錯誤的,慈安太后在垂簾聽政的政治格局中不僅不是可有可無的,反而極為重要的。整個同治年間,無論重大朝政事務的決定,還是同治皇帝的大婚人選問題,作為中宮嫡後出身的慈安太后都有著最終的決定權,礙於嫡庶之別,妾室出身的慈禧太后只是負責一些日常朝政事務的處理而已。公元1881年,清朝光緒七年,四十五歲的慈安太后突然病逝。慈安太后的暴崩,看似好像並沒有對清朝朝局帶來任何不利影響,年幼的光緒皇帝依然每日讀書上朝,慈禧太后依然坐在簾子後面聽政,似乎昔日的兩宮垂簾和今日的一宮垂簾沒有區別,實際上並非如此,慈安太后的突然去世對清朝日後證據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首先,慈安太后的去世使得垂簾聽政由兩宮垂簾變為一宮獨裁,再沒有人能夠在朝政事務的處理和權力的運用方面給慈禧以任何掣肘和制約,慈禧太后掃清了專權的最後障礙,成為了唯吾獨尊的獨裁者。

    其次,慈安太后的去世使得已經被慈禧太后打擊的搖搖欲墜的恭親王奕訢集團失去了朝中最有力的靠山。因為慈安太后的支援和賞識,恭親王集團在朝中雖然屢受慈禧打擊,但是仍然能夠執掌軍機處的的權力,但是慈安太后死後,這種支援和優勢不復存在了,慈禧在慈安太后去世後迅速將恭親王集團全部人馬逐出中樞,全部罷斥。

    第三、慈安太后去世後,光緒皇帝將更加孤立,慈禧成為了皇帝唯一的母后,她可以無限期的推遲皇帝親政,以便於自己能夠一直透過垂簾聽政掌握全部權力。

    隨和同治皇帝和慈安太后的相繼去世,能夠在權力使用上給慈禧以掣肘的力量越來越少,慈禧因此開始獨攬大權,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無冕之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子鳥挑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