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地理愛好者

    秦嶺,耳熟能詳,是中國南北方的分界線,有著廣義和狹義的概念。

    狹義的秦嶺,起於陝西南部、渭河與漢江之間,東到灞河與丹江河谷為界,西止於嘉陵江;廣義的秦嶺,西起甘肅省臨潭縣的白石山,向東經麥積山進入陝西,並且在陝西河南交界處一分為三,北為崤山,中為熊耳山;南為伏牛山。

    秦嶺是怎麼形成的?

    1、秦嶺北部4億年以前就上升為陸地,遭到風化剝蝕,秦嶺南部還浸沒在海水之中;

    2、在3.75億年前的加里東運動,使得秦嶺南部隆起,出露海面;

    3、3億年前的海西運動,使得秦嶺北部也崛起抬升;

    4、1.95億年前的印支運動,使得秦嶺與海完全隔絕;

    5、中生代以後,秦嶺地區以風化剝蝕作用為主;

    6、8千萬年前的燕山運動,使秦嶺在形成以斷塊活動為主的南北褶皺帶構造格架後,秦嶺又在喜馬拉雅山運動的強烈改造下,經大幅度的塊斷式垂直升降運動而最終形成了現今秦嶺的格局。

    簡單回答,期待更多優質答案!

  • 2 # 紅星閃閃耀秦川

    感謝邀請!話說,很久很久以前,天地剛剛分離,老天在海水裡洗澡,洗的有點累了,就一屁股坐了下來,秦嶺北麓就和蹺蹺板一樣被壓的揚起了頭,而屁股坐過的秦嶺南麓還在半深不淺的海水裡,老天洗完澡,思量著這麼好一塊地方,可要好好保護起來,於是就去喜馬拉雅砌牆了,沒想到工具不全,老天只能用手堆,堆了很久也沒堆成,直接用力一推,可憐的印度大陸就被擠到亞洲大陸下邊,阿三的板塊是個硬石子,老天費了很大勁才把牆堆好。由於用力有點大,秦嶺南邊被折的向上拱起,也露出了海面,這一擠不得了,秦嶺北邊的山根下硬是被折出一道縫來,老天沒有發覺,繼續在喜馬拉雅山辛苦著,被壓斷的渭河平原不斷下沉,秦嶺北麓繼續抬升,當老天突然轉過頭的時候,不禁罵了一句:我了個去,澡盆變成個北高南低的枕頭了。至於具體細節,您問老天去,我只負責概括轉述,如果有錯的請找老天,偶只是一個愛唱《小蘋果》的傳話筒,就這個《小蘋果》也經常跑調

  • 3 # 報告這裡是地球

    題主問的應該是秦嶺山脈的形成過程,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溯源追蹤到久遠地質歷史時期的造山運動。首先要區分山脈與造山帶概念的區別。

    秦嶺山脈與秦嶺造山帶的概念

    秦嶺的演化可大致分為兩個階段:即早期秦嶺造山帶演化階段和晚期秦嶺山脈形成階段。古生代—中生代為秦嶺造山帶發展時期,涉及到大洋板塊俯衝、活動和被動大陸邊緣的發展、相鄰陸塊、地塊的碰撞以及伴隨的岩漿活動、變質作用和構造變形。新生代是秦嶺山脈的形成階段,它是秦嶺造山帶北部在伸展作用下發生強烈隆升的結果。

    秦嶺山脈(圖中紅實線範圍),僅限於陝西省南部、渭河與漢江之間的山地,東以灞河與丹江河谷為界,西止於嘉陵江。山脈是一個地理學概念,是指大陸內部由山嶺和山谷組成並沿一定方向延伸的地理單元,它以高聳狹長的地貌為特徵。

    秦嶺造山帶(圖中黑虛線範圍),西起崑崙,中經隴南、陝南,東至鄂豫皖—大別山,南至大巴山、武當山。造山帶則是一個地質學概念,是指由造山作用形成的一個地質構造帶。造山作用是指與大洋板塊俯衝以及大陸板塊碰撞、增生相關的一系列地質過程。

    早期秦嶺造山帶演化

    古生代-三疊紀時期(5.7億-2.1億年前),秦嶺造山帶的發展涉及兩次大洋板塊的俯衝和兩次陸塊的碰撞。

    a在新元古代-奧陶紀時期,華北陸塊與一個外來地塊之間曾存在一個古大洋,稱為商丹洋。

    b商丹洋板塊自晚寒武世開始向華北陸塊之下俯衝,導致華北陸塊南緣在晚寒武世-奧陶紀發展為一個活動大陸邊緣,出現火山島弧、弧前盆地和弧後盆地等。

    c早志留世商丹洋閉合,北秦嶺與外來地塊發生碰撞,二郎坪弧後盆地也同時關閉。商丹洋和弧後盆地的閉合在秦嶺造山帶北部形成了兩個縫合帶,即商丹縫合帶和二郎坪縫合帶。

    d揚子陸塊與華北陸塊之間被秦嶺洋(古特提斯洋)所分隔。自二疊紀開始,秦嶺洋板塊向新增生到華北陸塊南緣的外來地塊之下俯衝。

    e揚子陸塊在中-晚三疊世與外來地塊發生碰撞,勉略縫合帶最終將華北與揚子陸塊結合在一起。

    f揚子陸塊向北的斜向擠壓導致秦嶺造山帶內的外來地塊發生陸內俯衝和側向逃逸。到早白堊世,外來地塊由於持續的陸內俯衝和側向擠出而最終在東秦嶺消失。使得揚子陸塊與北秦嶺直接接觸。

    晚期秦嶺山脈形成

    秦嶺山脈的隆升與渭河盆地的沉降在時間和空間上完全耦合,它們構成了一個伸展構造環境下完整的山-盆系統。

    a晚白堊世(1億-6500萬年前)至古新世的擠壓構造作用導致北秦嶺發生抬升和受到長期剝蝕,中生代形成的構造地貌被夷平。秦嶺造山帶的夷平使得中國南、北方動物可以廣泛遷移和交流。

    b始新世區域性伸展作用導致秦嶺北緣正斷層的形成和發展。作為斷層下盤的北秦嶺發生翹傾抬升,而位於上盤的華北克拉通南緣則發生斷陷。

    c漸新世晚期-中新世早期,秦嶺北緣斷裂由早期正斷層轉變為左旋壓扭活動,導致秦嶺山脈停止隆升。與此同時,渭河盆地也停止沉降,缺失漸新世晚期-中新世早期沉積。

    d秦嶺山脈大約從2000萬年前又開始繼續隆升,但在2000萬-1000萬年前期間隆升速率相對緩慢。渭河盆地也恢復了沉降。

    e秦嶺山脈在晚中新世開始大規模快速隆升,並且一直持續到第四紀。渭河盆地也同時發生強烈沉降,導致盆地可容空間快速增大,造成湖泊沉積體系的廣泛發育,形成了分佈面積廣闊的“三門湖”。秦嶺北緣正斷層強烈活動是導致其下盤(秦嶺山脈)發生大規模翹傾抬升的原因。

    本文參考 孟慶任老師的《秦嶺的由來》

  • 4 # 張維東l潛龍騰淵l

    地球造山運動的顯著特徵,將毫無疑問的屬於褶皺。始於6500萬年前至8000萬年的秦嶺褶皺,導致了秦嶺的形成。友友們也許會問?又是什麼因素決定著造山運動丶海陸變遷丶地質演化呢?目前充斥學界主流的是內營力對逆論。但當今無一所大學無一名學者學者,能對當今地球南北非對稱的桔子狀形變,北極成洋南極生洲及構造生長線分佈等地球南北差異現象,給出合理和科學的解釋。對此,物理學常識告訴我們:物體只要受到力的作用,都會發生形變位移。哪麼反推就是物體任何形變位移,都由與之相對應的作用力造成。而地球地理地質的眾多南北差異,都與遠日點15210萬千米和近曰點14710萬千米的太陽引力相對應,而困惑無數科學家的地球東西南北差異,都和太陽引力與地球慣性力的共同作用相吻合。所以,東西橫向與緯度大致平行分佈的秦嶺、阿爾卑斯山脈,是黃赤交角上逆至270度相互垂直時,地球平躺在黃道上,由近曰較強太陽引力牽扯北進而成的。一切隨著黃赤交角的順時針旋轉,大地隨之西進南移,東裂北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潮湧西南的地勢和東北部油氣礦藏分佈就是證明。從北向西展布的西太平洋溝盆弧系弧後洋盆由冷變熱的事實也是明證。也許友友們是不太相信太陽引力會竟牽扯大陸漂移,哪請看小小的月亮還吸引大洋海水形成包狀凸起,並跟隨其不斷前移呢。最後請友友們思考思考地球演化諸多奇怪的統一現象吧!為什麼會在6500萬年前,大陸東南部的馬拉加西、斯里蘭卡丶臺灣丶日本丶紐西蘭等地體從大陸同期統一裂離?為什麼會在此時陸生霸主恐龍也同時滅絕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青菜扣肉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