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冷兵器研究所

    明成祖朱棣發兵征討安南其實主要還是解決朱元璋所遺留的歷史問題。

    朱元璋在洪武四年(1371)便制定了明確的對外政策,主要是嚴防北方蒙古人捲土重來,對於南海諸國,則“其不為中國患者,朕決不伐之”。 在此後的二十五年裡,安南先後出現篡奪、侵鄰、擾邊事件,對明朝時常表現出不恭與傲慢。雖然朱元璋氣憤時也在給安南的詔書中說過:“十萬大軍,水陸俱進,正名致討,以昭示四夷”,但實際上其最嚴厲的懲罰也僅僅侷限於斷交絕貢。洪武二十八年(1395)九月,朱元璋在明、安關係日漸惡化的情況下,仍然毫不遲疑地將安南收入十五個不徵之國,並將這一策略列之於祖訓之中:

    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不自度量來擾我邊,則彼不祥;彼既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伐,亦不祥也。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以幹天和,此甚不可。

    但安南人卻不知好歹,認為是明帝國軟弱可欺。

    他們於建文二年十二月發兵十五萬大舉伐占城,因軍糧不繼引還。建文四年秋七月,再度大舉伐占城,占城王巴的賴(閣耶僧伽跋摩五世)大懼,遣舅布田前往安南獻佔洞(今越南廣南省昇平府)之地,安南人又強行索取了古壘洞(今廣義省)之地,分其地為升、華、思、義四州。於是占城北部膏腴可耕之地,盡入安南之手,僅剩南方山嶽貧瘠之地。永樂元年,安南覆命水步軍二十萬徵佔城,圍攻闍盤不下而引還。占城王不甘割地侵掠,於永樂二年(1404)八月一日,遣使趁入明朝貢之機,控訴安南侵掠,甚至表示“乞隸版圖,遣官往治。”朱棣聞之大怒,發敕諭指責安南對占城“越禮肆虐”,並“肆無忌憚”侵奪思明府,警告說“宜速改過,不然非安南之利也”。但因南侵佔城、以拓疆土為安南歷代王朝固定國策,所以安南人對朱棣的敕諭未加理會。

    之後,安南權臣黎季犛父子,還襲擊了護送安南王室血脈陳天平回國的五千明軍,明兵傷亡被俘者頗多。

    為了維護宗主國皇帝的至尊地位以及大中華朝貢體系,朱棣決定興師南征。

    其實這次安南與大明的衝突,真的有點像幾百年後,越南入侵高棉和襲擾中國邊境而引發的中越戰爭。

    當時的安南和後來的越南都是想確立東南亞霸權,而且對明帝國和中國進行襲擾和侵蝕,更把華人的剋制與忍讓當成了軟弱可欺。

    其結果自然就是捱揍了。

    另外,野史裡還有這樣一個說法:當安南權臣黎季犛廢原國主陳少帝,並大殺陳氏宗室而自立時,朱棣曾經派遣御使李琦、行人曾歡出使安南,責問其篡殺之罪。當時已經改名為胡一元的黎季犛則滿不在乎地回答:“天下且有大不順事,獨我乎?”隱隱點出朱棣也得位不正。正所謂“龍有逆鱗,攖之則必殺人!”黎季犛的這番話深深地觸犯了朱棣的忌諱,成為日後朱棣出兵問罪安南的真實緣由。

  • 2 # 心向青山

    越南地區進入文明社會自秦始皇南征百越始。

    越南之地,與中國的長江以南地區一樣,被中原地區統稱為百越,秦始皇滅六國之後便揮師南下,用了近十年的時間征服百越。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南方設桂林(廣西)、南海(廣東)、象郡(越南)三郡,越南從此被納入中原王朝的版圖之內。

    與北韓長期是藩屬不同,越南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

    秦朝滅後,當年平定百越的趙佗再兩廣和越南建立南越國,至公元前111面漢武帝滅南越,再今越南設交趾、九夏、日南三郡。

    此後,越南一直是中原王朝的直屬郡縣,即使南北朝時期也沒有改變。

    直到唐朝滅亡,局勢才發生了變化。

    公元938年,越南人吳權擊敗當時的五代十國之一的南漢政權,脫離中原獨立。

    宋朝建立之後,承認了這一事實,並冊封越南王為“交趾郡王”,從此越南成為藩屬,與北韓同。

    從公元前214年至公元938年,稱屬於中原王朝1152年的越南在宋朝正式獨立。

    元朝滅宋之後稱數次攻入越南,但熱帶地區作戰始終不是蒙古人的強項。

    朱元璋滅元之後曾將越南和北韓一起列為不爭之國,但到朱棣時期,越南的胡朝開始向南鄰占城擴張,占城不滿,便開始向大明控訴胡朝的罪行,於是公元1407年,朱棣乘機滅越南胡朝,設交趾布政使司,恢復了直接統治。

    朱棣滅越南,占城的控訴是直接原因,但根本原因當是朱棣想恢復漢唐故土,朱棣時期也確實是大明少有的開拓進取時期。

    只不過,越南獨立已近500年,大明軍隊的進入和布政使司的設立被越南人視為侵略,由於越南的不斷反抗,交趾布政使是僅僅設立了20年,從此中原王朝再無直接管轄越南。

  • 3 # 青史回聲

    安南,也就是現在的越南。漢唐時期,安南就是中原王朝的領土。不過到了唐末,藩鎮割據導致唐朝在混戰中滅亡,安南這才獨立成國,脫離了中原王朝的控制。到了元末明初,朱元璋派遣使者希望安南歸附大明王朝,可是被安南國王拒絕,而當時明朝剛建,百廢待興,不適合再動刀兵,於是對安南採取了置之不理的態度。

    到了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間,事情發生了轉變 :安南南部占城制蓬峨自立,並屢次興兵北上,安南陳氏政權日漸式微。而後國相黎季氂率兵打敗了占城的叛軍,在朝中威望越來越高,並且廢立皇帝。1390年,占城叛亂被平定後,黎季氂開始篡位的道路。十年後,他改姓胡,篡奪了陳氏皇位,建立了胡朝,改國號打悅為大虞。

    那麼這跟明朝征討安南有什麼關係?很有關係。

    之前我就說了朱元璋時期,就曾經想安撫安南,不過在這個黎季氂的阻撓下付之東流,而礙於當時大明不宜動刀兵,因此這才作罷朱棣繼承大統後,為了宣揚大明國威,自然就要重啟華夷秩序和朝貢制度。既然安南拒絕大明的安撫,自然就要打到他服為止。這是其一。其二,朱棣對黎季氂擅立皇帝的行為十分不滿,在他看來,這是權臣的表現。而後他得知黎季氂篡位自立,更是大怒,不過礙於是他國內政,沒理由插手。直到一個陳氏的子孫陳天平逃到明朝,請求出兵復國,朱棣這才有了理由出兵安南。

    兩次的南征,最終將安南平定,胡氏的大虞政權覆滅,安南成為了明朝的一部分。但是由於安南人始終是對明朝抱有敵視,幾百年來,安南人一直人心不歸屬。後來清軍入關,明朝覆滅,安南趁機自立,中原王朝無暇顧及,安南自此獨立於中華之外,稱越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天怎麼給花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