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8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659800814593

    姜姓不愧為中華民族最古老、最榮耀的姓氏之一,姜姓後裔完全可以驕傲地宣稱自己是最正宗、最地道的炎黃子孫。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炎帝神農氏是姜姓的受姓始祖。

    傳說炎帝神農氏,因生於姜水(今陝西岐山縣),便以姜作姓。這種說法在《世本》、《元和姓氏》、《說文解字》、《帝王世紀》、《新唐書》、《水經注》、《史記》中都有記載。甚至姜姓與黃帝也不無關係。

    先秦《國語·晉語》雲:“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既然炎帝和黃帝是親兄弟,天下除了姬姓,還有哪個姓氏擁有姜姓之至尊?自宋朝流傳至今的《百家姓》之所以把趙姓列為第一姓,是因為當時的皇帝姓趙,並不能說明趙姓比姜姓更古老、更顯赫。

    在漫長的演進歷程中,既有外姓改為姜姓,也有姜姓改為他姓的。據《通志?氏族略》所載,唐代上元時有桓姓者改為姜姓。《宋書?吐谷渾》記載,宋時有羌人改為姜姓。

    另有清滿八旗姜佳氏及其他民族改為姜姓。《史記·齊太公世家》載:“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其先祖嘗為四嶽,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於呂,或封於申,姓姜氏。夏商之時申、呂或枝遮子孫,或為庶人,尚其後苗裔也。本姜姓,從其封姓,故曰呂尚。”講的就是炎帝裔孫、四嶽始祖伯夷,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於呂(今河南南陽西),建立呂國,再次被賜予祖姓,以續炎帝的香火;春秋時期,炎帝后裔姜尚(字子牙)建立了齊國。

    另外姜氏後裔還建有申、許等諸侯國。申國原居今陝西、山西間;許國在今河南昌東;齊國建都於今山東淄博市東北臨淄北。

    據《史記·周本紀》記載,周族部落系古戎人的一支,為姜姓,也稱姜戎,原在瓜州(今甘肅省敦煌西),逐漸東遷,公元前638年遷至晉南,屬於晉國。

    到了漢代,居住在今山東、河南的姜氏已發展成為關東豪族,西漢時作為大族遷於關中,此後居於天水(今屬甘肅),還有播遷於江蘇、四川等地者。唐代出現了九真(今越南清化省)姜氏。

    兩晉南北朝時期,有姜姓為避戰亂而從中原徙居江南各地。現在,天津、河北青縣、江蘇泰州、江蘇揚中、浙江餘媱、浙江奉化、浙江象山、浙江蘭溪、浙江常山、安徽桐城、福建漳州、江西南昌、山東昌邑、山東金鄉、山東煙臺、湖南寧鄉、湖南長沙等地都發現有比較完整的姜氏族譜。

    需要指出的是,在分佈全國乃至世界的姜姓中,尤以山東省為多,約佔全國漢族姜姓人口的百分之十三。山東姜姓不但類族繁多,而且更為古老,齊、許、申、呂、姜姓在山東均後繼有人,其中尤以齊姜最為古老,而且歷史上少有遷徙。

    夏商時代,有曲阜的神農之姜,章丘的邰氏之姜,濟陽的逄氏之姜,還有費縣的許氏之姜,莒縣的杞氏之姜等。春秋時代,則有臨淄的齊姜,壽光的紀姜,萊蕪、昌樂等地的萊姜,安邱的卅(淳于)姜,蒼山的向姜等。

    歷經滄桑,姜姓已發展成為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60位的大姓,甚至是世界性的大族系。據張化霖先生撰文稱,在《百家姓》507個姓氏中,姜姓就有46個。

    其中同姓族的有:姜、呂、申、許、齊、紀、柴、賴、充、酈、逄、連、向、國、文、左、駱、申屠等;以祖名、諡號、封地、采邑為姓的有:丁、丘、高、崔、盧、章、谷、聶、尚、焦、蓋、查(楂)、慶、柯、饒、景、浦、厲、謝等。其他原因得姓的有:強、斜、賀等。這些姓氏在齊國故城周圍、臨淄地區仍然存在。

    2003年臨淄區人口普查統計有:崔、姜、呂、丁、盧、左、邱、紀、齊、焦、聶、賀、向、柴、尚、厲、章、逄、晏、封、饒、許、高、謝、谷、駱、薄、文、連、桓、酈、檀、淳于等。

    這就是上有炎帝,後有伯夷、姜尚、姜維(三國時期蜀國著名戰將)、姜夔(南宋詞人和音樂家)等代有顯官、輩有人出的古老的姜姓。這就是一個綿延了數千年、遍佈海內外的“名門望族”。天下姓姜者,包括鄙人,在感情上、心理上莫不以炎帝傳人而為榮。

    《說文》釋“姜”雲:“神農處姜水,因以為姓,以女,羊聲”。炎帝居於姜水,始姓姜,這種說法當然最普遍,也樂為姜姓後裔所接受。但近代學者章炳麟認為:“羌者,姜也。”

    姜姓出自古代的羌人,這種觀點在學者中相當普遍。羌人,何許人也?羌人歷史悠久,可溯源於3000多前年的古羌人。羌人中的一支約在春秋、戰國時從甘肅、青海地區絡繹遷居於岷江上游一帶生息繁衍,與當地居民相融合,逐漸形成為今日的羌族。

    歷史上因時代、地域的不同,羌人又被稱之為“姜”、“羌”、“氐羌”、“羌戎”、“西羌”等。《後漢書·西羌傳》雲:“西羌之本……姜姓之別也。

    ”實際,“姜”、“羌”本是一字,因姓氏稱之“姜”,為族名稱之“羌”。就是說,姜姓最早可能是來自北方或西北的遊牧民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張宇和十一郎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