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豬的碎碎念
-
2 # 司馬長史
水餃很受中國人民的喜歡,是北方人民過年必不可少的食物,有句民謠叫“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還有句俗語叫“好吃不過餃子!”每逢過年的時候大家都會包餃子,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張仲景發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
乾隆帝在吃餃子前會進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動,活動結束後乾隆帝才會去吃餃子,一般乾隆帝到達用膳的地方時,餃子剛剛好,煮餃子的廚師一般是根據前門放鞭炮的聲音來判斷乾隆帝的距離,進而再決定何時煮餃子。
據說眾多餃子中會有一個裡面有金子,經過下面人的特殊安排,皇帝會吃到這個餃子,吃到這個餃子皇帝認為這是好兆頭!
-
3 # 文藏
在中國,過年的習俗源遠流長。一進臘月,就要開始準備過年的一應事務了,宮廷自不例外。百姓過年尚且忙碌、講究,何況對禮儀、排場有著嚴格規範的皇家?每一項活動都有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宮廷過年,奢華高調,異彩紛呈。
清道光 黃地綠彩雲龍紋 碗
清宮新年的第一餐要吃餃子。餃子形狀近似元寶,元旦時吃餃子有收穫財寶的喜慶意義。再者,包餃子需在大年除夕之夜,正是闔家團聚共同守歲時。此外在包完餃子之後,子時一到,立刻將餃子下鍋煮熟,取「歲更交子」之意。
清乾隆 剔彩 大吉寶案 故宮博物院藏
清代皇帝不僅要吃餃子,還講究餃子的餡心及吃餃子時的儀式,視其為不忘祖宗、不忘發祥之地的表現。相傳,清太祖努爾哈赤率十三副遺甲起兵時,連年浴血奮戰,為奪取統治權,殺傷過多,死者無數。為表對無辜者的懺悔,努爾哈赤曾對天起誓,每年除夕包素餡餃子祭奠死者。從此,清代宮廷中就留下一條不成文的規矩:除夕夜吃素餡餃子。素餡餃子的餡料以乾菜為主,包括長壽菜、金針菜、木耳、蘑菇、筍絲、麵筋等。清前期和中期的幾位皇帝都嚴格遵守祖宗遺訓,在除夕晚上辭舊迎新瞻拜禮儀之後,到乾清宮左側的昭仁殿東小屋吃煮餃子。當皇帝一行人登上乾清宮臺階時,御膳房開始煮餃子,皇帝到昭仁殿東小屋坐穩後,餃子恰好出鍋。
清乾隆 剔彩 大吉寶案(區域性) 故宮博物院藏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御茶膳房》檔案記載,清嘉慶四年(一七八九年),嘉慶皇帝吃餃子時,用的是木胎黑地描金漆的大吉寶案。寶案面四周繪葫蘆萬代花紋,正中分別書「一人有慶」、「萬國咸寧」、「甲子重新」、「吉祥如意」等吉語。吃餃子時用四個琺琅佐料盤,各裝醬小菜、南小菜、薑汁、醋,分別壓在桌面四句吉祥語上。在靠近皇帝寶座的這面寶案邊,左、右擺放象牙三鑲金筷、金叉、金勺、擦手布、渣鬥(唾盂)。皇帝用「三陽開泰」紋飾的琺琅大碗,一隻盛裝素餡餃子六個,另一碗盛放「乾隆通寶」、「嘉慶通寶」各一。首領太監將兩隻琺琅碗取出,放在大吉寶案的「吉」字上,然後請「萬歲爺進煮餃子」。這時,嘉慶皇帝才能獨自一人吃素餃子。
清 金鏨花蝠壽紋 匙
檔案中還記載,嘉慶皇帝用餐完畢,小太監將一塊紅姜和一個素餡餃子放到一個小盤內,送到昭仁殿小佛堂內佛供前。此時,整個皇宮大大小小四十八處佛堂的佛供前都要擺起素餡餃子。
清 金鑲牙 箸
清代晚期,皇帝對祖宗遺訓逐漸淡化,每年除夕、元旦吃的餃子也有很大的變化。光緒皇帝吃餃子改在養心殿,餃子餡心也由素餡變成各種肉餡。《清宮膳食檔》載,光緒十一年(一八八五年)正月初一子時開筆儀後,「萬歲爺在養心殿進煮餃子。第一次進豬肉長壽菜餡十二隻。第二次進豬肉菠菜餡十二隻」。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後,對過年吃餃子更是獨出心裁。臘月末,慈禧太后邀各王府福晉、格格們到宮中度歲末。除夕夜,眾人集聚一起,一齊動手包餃子。正月初一天矇矇亮,命壽膳房煮餃子,慈禧太后與各王府福晉、格格們坐在一起吃餃子。待太監將煮熟的餃子端上桌後,慈禧太后對大家說此刻是新年、新月、新日、新時的開始,不能忘記過去的歲月,今天大家能吃一頓太平飯,是神的保佑,是列祖宗的庇護。說畢,眾人依次向慈禧太后磕頭謝恩,然後才能吃餃子。
回覆列表
乾隆皇帝也是人,也要吃喝拉撒。過年吃餃子這是非常正常的事兒,當然是真的。俗語道,“有圖有真相”故而有必要窺探一下身為一國之君的皇上的餐桌到底是什麼樣的,這不前陣子《走進養心殿》大展上給了大眾機會,幾乎把養心殿所有的吃飯“傢伙事兒”都拿了出來,可以讓我們零距離觀賞到歷史上真正的“皇家鍋碗瓢盆”。
下面是皇家吃飯的日常,火鍋,保溫鍋等傢伙事兒都件件齊備,圖一這件是御用的元寶形大火鍋,圖二為掐絲琺琅的火鍋,皇家御用的精美程度果然不同凡響,而圖三這種罕見的鍋是保溫鍋,正名為“一品鍋”,而眼前的這些器物很可能就是延禧攻略的中的乾隆和眾位后妃們(魏瓔珞,富察氏)使用過的呢,怎麼樣,歷史是不是很神奇?
除了愛吃火鍋,下一個主角就是餃子了,根據《清宮膳食檔》載,餃子不僅是尋常百姓家的年夜飯大戲,也是皇家正餐的重要角色,皇帝吃餃子需四盤調料,分別裝醬小菜、南小菜、薑汁和醋,餃子分兩碗,一碗中放素餃子6個,另一個放帶銅錢餃子2個,確保皇帝來年行好運。而且在乾隆年間過年吃餃子還得必須是素餡,因為這是為了恪守努爾哈赤祖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