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龍行軍武
-
2 # 瘋狗的輕武
你是說這玩意麼...
這噴射時候的高溫怎麼處理?航母甲板能吃的消這個溫度?這還不算航母就這麼屁大點地方,甲板上的其他裝置、飛機被這種高溫高速的氣體糊臉怎麼辦?
而且上邊這個叫做零距離彈射裝置,Zero-length launch。用途是如果機場跑道被炸燬,那麼拿著玩意好歹還能升空。
你還得考慮助推火箭的成本啊,航母上蒸汽彈一下才幾個錢,一節帶燃料的火箭要多少錢?出動一次燒一個,這誰吃得消啊~ 還有儲放的地方呢?
再說了作為艦載機,如果需要靠火箭助推才能飛上去,那麼回來咋辦?航母阻攔索夠給力嘛?
-
3 # 孔乙己亂彈
航空母艦,這種現代海軍強國的標配武器裝備,從誕生的那一天起、為了滿足艦載機的起降艦船設計師可以說是“絞盡了腦汁”、設計師把惱仁都想偏了
隨著航母的建造技術和高科技裝備的不斷髮展提高、更加高效的滿足各型別飛機在航空母艦上的起降技術也越來越多的出現……
但是,經過幾十年的探索與發現真正實用的航空母艦艦載機起降的仍然是:
一、the.catapuIt.for.aircraftcarrier/蒸式彈射器
二、Ski.jump.deck/滑躍式起降甲板
三、The.eIecto.magneticlauncn/電磁彈射技術起降技術。以美國為代表的航空母艦艦載機起降模式/蒸汽式彈射器甲板蒸汽式彈射器滑道、艦載機起降效率高、但是,系統結構技術複雜佔航母空間大、能源消耗大、使用維護保養費用高。
是大型航空母艦的標配艦載裝置!滑躍起降甲板是中小型航母的首選方案、結構建造簡單、但是,制約了艦載機的起飛架次和艦載機的滿載量、艦載機需要強勁有力發動機。英國最新型號的航母“伊麗莎白”。號仍然採用Skijumpdeck/滑躍甲板模式。將來配備的垂直/短距起降效能優良的F-35海軍型艦載機。隨著科技進步,目前最先進的艦載機起降技術是:電磁彈射技術、/The.eIectro.magneticlaurncn作為前沿高科技,真正運用這一科技成果的是美海軍世界上噸位最大的核動力航母“福特”級。
同時,像F-35“閃電”垂直起降戰鬥機的服役、向量發動機技術/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成熟,艦載機滑跑距離也越來越短,笨重結構複雜的彈射器系統一定會被淘汰、電磁彈射+更高效的先進發動機技術艦載機相結合是發展方向……
現在的幾種艦載機彈射技術是經過了長期實踐和實際運用得到的優選方案……
-
4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彈射器這種東西是伴隨著飛機的誕生而誕生的,當年萊特兄弟飛天的第一架飛機就是用彈射器彈上去的,不過他用的是繩索彈簧彈射的,這種東西對於一些重量較小的飛機還是可以用的,像今天很多無人機也是用繩索彈簧彈射。而隨著飛機的質量也進一步增大,開始出現了用壓縮氣體和火藥燃氣作為彈射動力,而二戰期間戰列艦和巡洋艦上的飛機就是用這兩種方法比較多一點,而蒸汽彈射器是二戰後英華人想出來的。至於題主說用火箭發動機助推則讓我想到了現在的導彈發射的場景,因為現在有不少導彈就是這麼發射的。
在二戰後期,德國研發出V-1巡航導彈,而V-1的發射方式就是先用火箭助推器先把導彈送到預定高度導彈才點火,而英國好像也用螺旋槳飛機做過類似的實驗。而戰後的噴氣式飛機也做過類似的實驗,最終還是放棄。個人覺得沒有采用這樣的設計主要還是錢的問題,這種一次性的助推器先不說價格問題,航母上的飛機光是出動一天就有可能出動百架次,一天就要消耗這麼多一次性的助推器肯定得燒大量的錢,而且這種東西放哪呀?佔多大的空間?安全嗎?而且掛在飛機身上就浪費一個掛點,一架飛機少帶一枚導彈,幾十架飛機也就幾十枚,對航母編隊戰鬥力影響可不小。
而且重量不同的飛機還得研發掛在不同的推進器,這還比較麻煩,看過導彈和航天飛機發射的話應該看過,火箭發射時會產生巨大的煙霧,而這種煙霧非常濃,對甲板上工作的工作人員影響特別大,至少都得帶個防毒面具才行,不然都沒法工作。而蒸汽彈射器產生的蒸汽不僅量少,而且容易消散,幾乎不會產生什麼障礙影響。
-
5 # 曾雲金飛馬
首先對你的想法表示肯定,艦載機起飛可以有多種方式方法。蒸汽,電磁彈射只能是其中的一兩種方法,還有滑躍起飛,垂直起降等許多方法。
我們也知道最初的航母就是在輪船上鋪上板建成一個平臺,使飛機可以起飛降落,但航母甲板的長度有限,飛機需要滑行達到一定的速度才能升空,因而人們也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你提到的火箭助推方法也有人使用過,但是從實用性和經濟性上來看,都是很不理想。
垂直起降方式是改造作戰飛機而達成的,但是這種方法卻使戰鬥機的作戰能力大大的削弱了,航母的主要作用就是為戰鬥機提供起降平臺,資訊指揮,後勤保障等。而其戰鬥力就體現在作戰飛機上,損失戰鬥機戰鬥力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因而現在主要採取彈射和滑躍起飛,滑躍起飛以俄式航母為主,例如中國遼寧艦就採用這種方式。而彈射起飛以美國歐洲為主,美國的彈射技術目前是最好的。
但中國003航母將採用電磁彈射,如一旦建造完成形成戰力,那時可以說中國的電磁彈射是在世界上領先的,那是多令人歡欣鼓舞的!
也希望你能研發出另外一種方法,祝你好運!
回覆列表
對於航母起飛的飛機來說,火箭助推不是個很好實現的問題,同樣做個火箭推車架在現有的技術、經濟條件下,難以實現。
1、火箭助推技術源起。火箭助推飛機起飛,這項技術其實早在二戰的時候就已經應用,包括美軍的卡特琳娜水上轟炸機,TBF魚雷攻擊機等都採用過火箭助推起飛。
實戰經驗表明,火箭助推可以有效縮短戰鬥機起飛的距離,這樣一來,在戰爭時刻,一旦我方機場遭到轟炸,飛機就可以採用助推火箭加速起飛,甚至不滑跑,直接從室內像導彈一樣把飛機發射出去,減少機場被炸燬的不利影響。
所以二戰後,在冷戰的陰雲下,都各自發展了火箭助推起降技術。比如法國的Phantom3,美國的B57B轟炸機、英國勝利者轟炸機、蘇聯的米格21等都可以採用助推火箭起飛。
但相應的火箭助推技術在擁有良好優點的同時,也具有著難以克服的缺陷,比如火箭助推器一般佈置在腹下,這個位置對於現代化的噴氣戰鬥機來說,一般都是起落架的位置。對於大型轟炸機和螺旋槳飛機來說,這一點可以忽略,但是對於戰鬥機卻是致命的,火箭助推器搶佔了起落架的位置,也就是說火箭助推起飛的飛機很可能是一次“有去無回”的飛行。
飛機加裝 助推火箭的短距起飛,並非只是1+1,背後對於機而言關係到機體強度、飛行操控效能,而助推火箭的使用又有著成本高、可靠性差、安全性低等方面的衍生問題。
火箭助推技術的出現和應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發動機技術不行,無法提供有效的推重比,讓飛機在有限的距離內實現短距甚至是垂直起飛。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短距/垂直飛機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前有英國“鷂式”戰鬥機,後有美國F-35戰鬥機等。
2、航母上使用助推火箭的應用。美國其實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就試驗過助推火箭起飛模式,為了能夠首先克服助推火箭戰鬥機無法著艦的問題,美華人提出了“軟墊著陸”---即透過給飛機尾部加裝尾鉤,在降落時勾住阻攔索,在軟氣墊上強制降落。“想法很美好,現實很骨感”,透過一些列的試驗發現,這種降落方式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對飛行員的身體也造成非常大的負荷,存在潛在的巨大傷害。
同時在裝備服役過程當中,美國空軍以“海王星”岸基反潛巡邏機安裝了8個助推火箭,但這種飛機只能從航母上起飛,卻不能降落,只能降落在友軍較長跑道的機場基地中。
透過圖片我們還可以看到,這種助推火箭起飛,火箭尾炎造成的煙霧“遮天蔽日”,這在非戰爭時期問題不大,畢竟可以等煙霧散去在起飛,但是對於戰爭時期來說,這就是災難,因為誰在最短的時間能起飛更多的飛機,就能決定一場海戰的勝利!同時,火箭尾炎所產生的高溫對於甲板產生的灼燒也非常厲害,會造成甲板鋼甲的快速老化,不利於保持航母的戰鬥性。
3火箭助推架的設想。樓主的設想是好的。但剛才我已經說過了,飛機加裝火箭助推器,絕不是簡單的1+1,特別是你這個架子還不是長在飛機身上的,這樣一來,火箭助推產生的推力和飛機重量和空氣阻力帶來的慣性會同時加註在戰鬥機和飛行員身上,那這個G力多少我們可以參考火箭宇航員了。而且這樣的G力對於飛機結構強度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關鍵部位必須加強。要加強就意味著增重,可是艦載機對重量有著很敏感的限制。對於艦載機來說,每增加一分重量,別的地方就要減掉一分重量,這樣一來,為了短距起飛而帶來的效能衰減,可能並不划算。
火箭助推架還存在別的問題,比如火箭發動機工作時間並不能精確控制,另外一個問題是回收再利用問題,如果火箭發射架作為一次性的產品,那麼必然導致裝備成本增高,如果想要回收,因為火箭發動機工作時間的不穩定,有可能飛機起飛了脫離火箭發射架,火箭發射架還在一直往前飛哩,就算用導軌固定,估計也沒有什麼材料鋼甲承受不了幾次這樣的起飛。火箭助推起飛帶來另外一個問題是,火箭發動機使用的燃料都是高爆性,可燃性高的材料,在戰爭當中,這些燃料的消耗可以說是個天文數字,同時也增加了航母一旦被擊中起火的機率、
綜上所述,樓主的想法很好,但現實缺不容易實現。助推火箭由於技術缺陷,導致其只能作為有人飛行器的特殊應急的手段使用。助推 火箭起飛被廣泛應用在無人機和導彈這類無人飛行器的飛行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