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發動機前面裝有駕駛艙當戰鬥機使用---說白了就是使用火箭發動機的戰機。雖說現階段我們看到或者已知的戰機基本都是二戰前的螺旋槳戰機和二戰後至今統戰天空的噴氣式戰機。但是以火箭發動機為動力系統的戰機還真有過,這就是納粹德國在上世紀40年代研製的ME163火箭戰鬥機。
ME163戰機是納粹德國梅塞施密特公司研發的一款使用液體火箭動力、且真正參加過實戰檢驗的截擊機,因為1940年的歐洲天空早已不那麼安寧了,一方面納粹德國頻繁進攻歐洲其他國家,另一方面盟軍的戰機也在不斷的摧毀納粹設在歐洲的其他軍事基地,所以對於納粹而言急需一種飛行速度超過當時所有螺旋槳飛機的截擊機出現,就這樣本來屬於試驗機型的DFS194高速試驗機被安裝了全新大推力液體火箭發動機後,催生了世界上第一架液體火箭截擊機。
從ME163截擊機裝備液體火箭發動機的效能引數來說,該機使用一臺瓦爾特公司生產的華特液體火箭發動機後,整機最大起飛重量從之前的螺旋槳戰機3噸左右上升到近5噸,同時最大的改變就是液體火箭發動機賦予了其高達830公里/小時、實用升限1.2萬米的優勢,這兩大特點是此前的螺旋槳戰機根本無法達到的,也是ME163作為截擊機最大的優勢。
而且在1940年納粹投降前的兩三年時間裡,該機還進行了近百架的小批次生產,但是終究改變不了納粹當時已經日落西山的悲哀。當然ME163戰機自身也不是沒有缺點,畢竟該機是世界上第一款使用液體火箭發動機的戰機,所以在很多方面不可避免的會有很多不足。
比如該機雖然裝備有動力超強、能夠賦予戰機此前螺旋槳戰機從未達到的高空高速效能的液體火箭發動機,但是畢竟是第一次,所以該機整機的氣動佈局依然還是停留在早前的中低速螺旋槳戰機的氣動佈局上,這也就使得以前依靠機頭螺旋槳高速氣流滑過垂尾控制戰機方向的方式,在沒有高速氣流繼續滑過垂尾、僅依靠起飛滑跑的低速氣流控制方向的ME163戰機極易在起飛過程中失去方向,一頭栽倒在跑道兩旁。而且該機並沒有使用常見的輪式起落架設計,而是選擇了滑撬式起落架設計,這也就使得其不能在硬化跑道起降,只能選擇在草地起降,那麼在起降過程中如果滑撬碰到半露的石塊很容易將戰機掀翻。
第二點就是作為截擊機,雖然為了實現高空高速優勢,該機使用了液體火箭發動機,但是該發動機不僅存在推力過小的問題,而且也存在燃料消耗過大,使得其滯空時間只有短短12分鐘。12分鐘的滯空時間也就使得ME163截擊機在攔截敵方轟炸機時,只能以近乎垂直的航線爬升至轟炸機所在或者更高高度,然後在很短的時間內對敵方戰機發起攻擊進行攔截。所以這種無法機動作戰的動力系統也就使得其只能用於固定地點的防空作戰。
當然也包括早起的液體火箭燃料基本都是劇毒、腐蝕性極強的化學燃料,這些燃料雖然能夠和液氧混合後產生推力,但是這也增加了戰機的日常保養複雜流程。比如ME163截擊機依然和現在常見的液體火箭發動機一樣,在地面停放的時候,需要放空整個燃料箱內的所有燃料,並對燃料箱內部用高純度酒精清洗,以防止腐蝕性極強的燃料造成燃料箱穿孔漏液。
火箭發動機前面裝有駕駛艙當戰鬥機使用---說白了就是使用火箭發動機的戰機。雖說現階段我們看到或者已知的戰機基本都是二戰前的螺旋槳戰機和二戰後至今統戰天空的噴氣式戰機。但是以火箭發動機為動力系統的戰機還真有過,這就是納粹德國在上世紀40年代研製的ME163火箭戰鬥機。
ME163戰機是納粹德國梅塞施密特公司研發的一款使用液體火箭動力、且真正參加過實戰檢驗的截擊機,因為1940年的歐洲天空早已不那麼安寧了,一方面納粹德國頻繁進攻歐洲其他國家,另一方面盟軍的戰機也在不斷的摧毀納粹設在歐洲的其他軍事基地,所以對於納粹而言急需一種飛行速度超過當時所有螺旋槳飛機的截擊機出現,就這樣本來屬於試驗機型的DFS194高速試驗機被安裝了全新大推力液體火箭發動機後,催生了世界上第一架液體火箭截擊機。
從ME163截擊機裝備液體火箭發動機的效能引數來說,該機使用一臺瓦爾特公司生產的華特液體火箭發動機後,整機最大起飛重量從之前的螺旋槳戰機3噸左右上升到近5噸,同時最大的改變就是液體火箭發動機賦予了其高達830公里/小時、實用升限1.2萬米的優勢,這兩大特點是此前的螺旋槳戰機根本無法達到的,也是ME163作為截擊機最大的優勢。
而且在1940年納粹投降前的兩三年時間裡,該機還進行了近百架的小批次生產,但是終究改變不了納粹當時已經日落西山的悲哀。當然ME163戰機自身也不是沒有缺點,畢竟該機是世界上第一款使用液體火箭發動機的戰機,所以在很多方面不可避免的會有很多不足。
比如該機雖然裝備有動力超強、能夠賦予戰機此前螺旋槳戰機從未達到的高空高速效能的液體火箭發動機,但是畢竟是第一次,所以該機整機的氣動佈局依然還是停留在早前的中低速螺旋槳戰機的氣動佈局上,這也就使得以前依靠機頭螺旋槳高速氣流滑過垂尾控制戰機方向的方式,在沒有高速氣流繼續滑過垂尾、僅依靠起飛滑跑的低速氣流控制方向的ME163戰機極易在起飛過程中失去方向,一頭栽倒在跑道兩旁。而且該機並沒有使用常見的輪式起落架設計,而是選擇了滑撬式起落架設計,這也就使得其不能在硬化跑道起降,只能選擇在草地起降,那麼在起降過程中如果滑撬碰到半露的石塊很容易將戰機掀翻。
第二點就是作為截擊機,雖然為了實現高空高速優勢,該機使用了液體火箭發動機,但是該發動機不僅存在推力過小的問題,而且也存在燃料消耗過大,使得其滯空時間只有短短12分鐘。12分鐘的滯空時間也就使得ME163截擊機在攔截敵方轟炸機時,只能以近乎垂直的航線爬升至轟炸機所在或者更高高度,然後在很短的時間內對敵方戰機發起攻擊進行攔截。所以這種無法機動作戰的動力系統也就使得其只能用於固定地點的防空作戰。
當然也包括早起的液體火箭燃料基本都是劇毒、腐蝕性極強的化學燃料,這些燃料雖然能夠和液氧混合後產生推力,但是這也增加了戰機的日常保養複雜流程。比如ME163截擊機依然和現在常見的液體火箭發動機一樣,在地面停放的時候,需要放空整個燃料箱內的所有燃料,並對燃料箱內部用高純度酒精清洗,以防止腐蝕性極強的燃料造成燃料箱穿孔漏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