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森森1209

    澆築混凝土時鋼筋籠移位、上浮的原因(1)混凝土灌注速度和間歇時間在混凝土灌注初期應儘量放慢灌注速度, 因為混凝土拌合物具有典型的流變特性, 如果灌注速度過快, 混凝土在孔內上升時對鋼筋籠產生的摩擦力會大大增加, 同時井孔內泥漿向上流動時對鋼筋籠的摩擦力也會大大增加, 而此時鋼筋籠在導管底口以下混凝土內還沒有足夠的埋深, 容易造成鋼筋籠上浮。當鋼筋籠在導口以下有足夠埋深後, 應適當加快混凝土灌注速度, 因為如果灌注時間過長, 首批灌注的混凝土流動性降低, 對鋼筋籠的摩擦力增加。如果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 混凝土則會逐漸失去塑性, 並且與鋼筋籠之間產生一定的粘結力, 在後續混凝土灌注時,鋼筋籠就有可能隨這部分混凝土一起上升。如果間歇時間過長,同樣會使混凝土流動性降低, 粘聚力增加, 對鋼筋籠的摩擦力增加, 引起鋼筋籠上浮。(2)鑽孔後清孔方面的問題成孔後為保證混凝土的灌注質量, 必須進行清孔, 以降低泥漿稠度和清除孔底沉澱層。如果孔底沉澱層厚度過大, 則鋼筋籠不能下達到設計高程。在首批混凝土灌注時, 如果混凝土下灌過快, 導管內泥漿會衝擊孔底使沉渣上翻, 對鋼筋籠產生較大的衝出浮托作用; 如果孔內的泥漿稠度較大, 流速較大的泥漿在孔內向上流動時對鋼筋籠的摩擦力大, 極易造成鋼筋籠上浮(3)孔斜原因造成鋼筋籠上浮在成孔過程中,鑽機的擺放、地盤的堅實度、鑽頭連線的鬆緊度、地層(土層中夾有大孤石等)等原因都可以造成鑽孔偏斜。由於鑽孔偏斜,鋼筋籠下放時,掛蹭支於孔壁,下放不到位。另外,由於鑽孔的偏斜,在起拔導管時,導管很容易掛著鋼筋籠,使鋼筋籠向上產生了位移,造成鋼筋籠上浮。(4) 孔口基礎設定造成鋼筋籠上浮孔口基礎設定,往往在不經意間,造成了鋼筋籠的錯位。不是上浮就是下沉。各種標高計算後,包括鋼筋籠的吊筋、穿吊筋的橫杆、放橫杆的枕木,這些硬體設施具備後,還有一些是我們不能忽略的:枕木放置位置,它是放在地面,而不是放在護筒上(以護筒上邊緣作基準面),這個高差一定要計算,枕木萬萬不能放在護筒上,因有的鋼筋籠重達數噸,放在護筒上,一定會產生位移變化。即使枕木放在地面,也得考慮孔口地表的堅實度,重達數噸的鋼筋籠同樣能使軟基下沉。有的,由於考慮了軟基因素,而沒有采取好措施,理想化的加高軟基,結果加的過高,人為的造成了鋼筋籠上浮。(5)灌注過程中導管底口位置不當造成 鋼筋籠上浮在灌注混凝土過程中,當混凝土面到達鋼筋籠底部附近時,此時導管的埋深控制很關鍵,其實,也就是導管底口距鋼筋籠底部的距離,該距離在一米左右時,由於澆築的混凝土自導管流出後衝擊力很大,並以一定的速度向上頂升,推動鋼筋籠上浮。 (6) 灌注導管埋深過大造成鋼筋籠上浮 在混凝土灌注過程中,如果導管起拔不及時,埋深過大,其上層混凝土因澆築時間較長,就接近初凝,開始硬化。這樣,在混凝土表面就形成了和易性極差的一層硬殼,表面形成的硬殼混凝土對鋼筋籠有相當大的握裹力,新灌注的混凝土自導管中流出後,將以一定的速度向上頂升,推動鋼筋籠上浮。 (7) 混凝土質量不合格造成鋼筋籠上浮灌注混凝土質量差,對於易離析、坍落度偏差過大的混凝土,很容易造成鋼筋籠上浮。其原因是,混凝土離析層和易性極差,形成一層石塊堆積層,它裹卡著鋼筋籠,新灌注的混凝土自導管中流出後,同樣以一定的速度向上頂升,帶動鋼筋籠上浮。 (8) 鋼筋籠及導管下放偏位造成鋼筋籠 上浮無論是鋼筋籠或導管,向孔內下放時,位置都不能發生偏差,一旦發生偏差,在灌注混凝土過程中,起拔導管時,很容易發生導管掛鋼筋籠的情況,從而造成鋼筋籠上浮。採取以下預防措施:(1)在鋼筋籠的製作中,將對稱的4根主筋的下部各加長3~4m,延長至孔底,並將加長鋼筋末端彎起或加工成圈狀,加強混凝土灌注初期對鋼筋籠下部的握裹力。在設計要求允許範圍內,適當減少鋼筋籠下部的箍筋和加強筋的數量。鋼筋籠就位後,在鋼筋籠頂部用鋼筋或鋼管將上部主筋與鑽臺架連線頂牢,或將鋼筋籠頂部固定在鋼護筒上,防止鋼筋籠上浮。 (2)在清孔和混凝土灌注之前把泥漿的比重控制適當的範圍內,在1.5~2.0 之間,要求作泥漿用的粘土塑性指數不小於15。且清孔應儘量徹底。在混凝土灌注過程中,防止混凝土拌合物從漏斗頂溢位落入孔中,使泥漿內含有水泥而變稠凝結,加大泥漿比重。泥漿比重過大,孔中液體對鋼筋籠浮力增大,而且在混凝土面上形成較厚的浮漿,使孔內混凝土頂面標高探測不準確,並在混凝土上升時浮漿會裹著鋼筋籠上升。 (3)混凝土配製時嚴格控制其流動性(坍落度)和初凝時間,選用初凝時間較長的水泥品種,適當加大混凝土的水灰比,水灰比採用0.5~0.6,含砂率採用40%一50%,而且粗骨料的最大粒徑應不大於40mm,保證混凝土的坍落度達到18~22cm 範圍之間,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較好的流動性(和易性)。混凝土灌注前嚴格檢查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勻性和坍落度等,如不符合要求進行第二次拌和,嚴禁不合格的混凝土灌入孔內。儘量縮短混凝土總的灌注時間,防止頂層混凝土進入鋼筋籠時其流動性變小,在不利的施工條件下,推廣用緩凝劑,以推遲混凝土的凝結過程,增加其和易性。(4)按照施工規範要求,合理計算確定首批混凝土數量和漏斗的高度,要求導管底口埋入首批混凝土的深度不小於1m,在灌注¢1.5m樁時保證有2.7m3 的蓄料斗;灌注¢1.2m 樁時保證有2.0m3 的蓄料斗,及採取下料後導管回插10cm 的方法來保證埋管深度,防止混凝土流出導管底口時流速過快導致鋼筋籠上浮。灌注開始後,應緊湊連續地不斷進行,每鬥混凝土灌注間隔時間儘量縮短,嚴格限制拆除導管所耗時間,一般不超過去時15s,灌注中途不得停工。 (5)當鑽孔內混凝土頂面上升到接近鋼筋籠下端時,是比較容易產生鋼筋籠上浮的階段,為防止鋼筋籠被混凝土頂託上升,除保證首層混凝土進入鋼筋籠時有足夠的流動性外,採取以下措施:1.當混凝土面接近鋼筋籠底面時,應保證導管有較大的埋深,但一般不得大於6m,使導管底口與鋼筋籠底端保持較大距離,最好有3m以上並放慢混凝土灌注速度,減小混凝土的衝擊力,以降低混凝土從導管底口出來後向上翻升時鋼筋籠所受到的頂託力。2.當孔內混凝土面進入鋼筋籠3~4cm 時,提升導管,並保證導管在混凝土內的埋深在1.5m 以上,鋼筋籠被該段非流動混凝土壓持住(混凝土對鋼筋籠骨架的握裹力)。在繼續灌注混凝土時,隨著混凝土面的上升,導管底口以下鋼筋籠受到混凝土的握裹力也隨之增大。一般情況下,有了這段安全埋置距離,鋼筋籠便不會上浮。 (6)在混凝土灌注過程中,用測繩經常測量孔內混凝土頂面標高並做好記錄,據此確定管已埋深多少,及時提升並拆除導管,控制混凝土灌注速度,及時調整導管的埋深,控制灌注速度,以控制混凝土向上翻升速度,減少其對鋼筋籠的攜帶能力。考慮到灌注中後期混凝土的流動性降低,與鋼筋籠及導管壁的摩阻力大為增加,應嚴格控制導管與鋼筋籠在混凝土中的公共埋深,一般不少於2m。導管提升時應保持軸線豎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如導管的法蘭盤卡掛鋼筋籠,可轉動導管,使其脫開鋼筋籠後,移到鑽孔中心。

  • 2 # fuyuchenshi

    1、混凝土初凝和終凝時間太短,使孔內混凝土過早結塊,當混凝土面上升至鋼筋籠底時,結塊的混凝土托起鋼筋籠上浮;應控制單樁混凝土灌注時間在1.5倍初凝時間內完成,或大體積樁混凝土應參入緩凝劑。

    2、清孔時孔內泥漿懸浮的砂粒太多,混凝土灌注過程中砂粒回沉在混凝土面上,形成較密實的砂層,並隨孔內混凝土逐漸升高,當砂層上升至鋼筋籠籠底部時托起鋼筋籠;應認真清孔,滿足沉渣控制要求。

    3、混凝土灌注至鋼筋籠底部時,灌注速度太快,造成鋼筋籠上浮;應控制灌注速度,即混凝土上升速度。

    4、當灌注混凝土面距鋼筋籠底部1m左右時,應降低灌注速度;當灌注混凝土面上升到鋼筋籠底口4m以上時,提升導管,使導管底口高於鋼筋籠底部2m以上,然後恢復正常灌注速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把死亡後的大腦復活,可能創造怎樣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