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梓彤說電影
-
2 # 尋苓影視
首先,培養專注力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投其所好。一般3歲的小朋友對於繪畫比較喜愛,所以可以透過塗色這個簡單的方式來培養寶寶的專注力。
可以選擇網上購買相應的塗色本,最好選擇進階版,即有難有易,從易向難進階比較能讓寶寶接受,每天塗色20分鐘,對於寶寶鍛鍊專注力有較好的效果。
讓孩子看一些照片或動物圖片,並且提出一些問題。比如給孩子看一張照片,讓他說說照裡都有什麼人,幾個男的、幾個女的、幾個大人、幾個小孩兒、他們每個人都在幹什麼、手裡拿的是什麼等等。
再比如讓孩子觀察桌子上的水果,然後讓他說出它們的名稱、顏色等等,不過讓孩子觀察的東西要不斷的變換,不然孩子就會感到沒興趣了。
給孩子講故事,事先說好了,故事講完了之後要提出問題讓他回答,如果能夠在講故事之前就把要問他的問題提前告訴他(假如這些問題能夠引起他的興趣),相信效果會更好。
這就好比我們聽老師講課一樣,如果事先做好了預習,找出了自己有疑問的地方,在聽講時就會特別心,因為是帶著要尋找答案的願望去聽的。
當然這樣做,一開始孩子可能會只顧找答案而忽略了其他內容,不過訓練的次數多了,提的問題也增多了,這樣孩子就會把注意力放在整個故事上了。
讓孩子親自參與實際活動來激發興趣,引導他的有意注意,延長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在實踐中獲得知識。
3歲的孩子,大腦皮質發育不成熟,不能長期保持優勢興奮中心,他的注意時間也就幾分鐘左右,但是無意中將你教的內容已經作為一種資訊儲存在大腦裡,必要時會再現出來,因此你就發現他已經學會了。
讓孩子看一些照片或動物圖片,並且提出一些問題。比如給孩子看一張照片,讓他說說照裡都有什麼人,幾個男的、幾個女的、幾個大人、幾個小孩兒、他們每個人都在幹什麼、手裡拿的是什麼等等。再比如讓孩子觀察桌子上的水果,然後讓他說出它們的名稱、顏色等等,不過讓孩子觀察的東西要不斷的變換,不然孩子就會感到沒興趣了。
擴充套件知識:不分時機的關心、干擾、催促
寶寶正一臉專注地在玩積木,彷彿是在做一件大工程。當寶寶玩得正興高采烈的時候,媽媽拿了杯水過來,叫寶寶喝口水。不一會又問寶寶累不累,要不要休息一下;過一會兒又喊著讓寶寶吃飯……寶寶的“大工程”計劃就這樣被媽媽的“關心問候”多次打斷了。
很多家長覺得自己孩子坐不住,一會玩玩這個,一會又跑跑跳跳,做事情是經常難以堅持到底。但或許正是家長讓寶寶養成的這樣一種不良習慣呢!家長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經常在孩子全身投入玩耍或者做事情的時候會不合時宜地打斷、干擾呢?要想寶寶能夠專心下來,家長就應該要保護好寶寶做事情的“連貫性”,讓寶寶能夠享受到“由始至終”的連續感和成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