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靈渠攝影

    人類文明發展時代歷程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時代→到紅銅器時代→到青銅器時代→到鐵器時代→到黑暗時代→到啟蒙時代→到蒸汽機時代→到電氣時代→到原子時代→再到今天的資訊時代。人類文明的發展史就是一部生產力及生產工具從低階向高階不斷升級轉換的進步史!自上世紀60年代末美華人代表全人類率先登陸月球后,人類從此拉開了邁入“太空時代”的序曲。從人類未來的發展方向來看,人類衝出地球走向宇宙是必然的趨勢!但是人類從資訊時代過渡到“太空時代”顯然已遇到一些技術上的難題急需待解決,比如人類尚未能力開發出能深入宇宙空間長程航行的星際飛船(接近光速的1/10),人類宇宙空間開發技術似乎已到達極限,如果不突破技術上的瓶頸,人類文明將會停滯不前,無法擁抱未來。由此,人類急待尋求技術上的突破。於是尋找外星人(生命)成為關係人類未來發展的一個選項。到目前為止在宇宙生命探索領域美國是最積極的也是走在世界最前列的。早在1972年,美國就藉助“先驅者10號”和“先驅者11號”行星探測器向宇宙中傳送名片和電報,到1977年,美國又發射了“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深空探索器,探測器上各自攜帶著一張名為“地球之音”的銅質鍍金鐳射片,唱片上分別記錄了地球人類55種語言和問侯語,還有大自然的各種聲音(如鳥叫,風聲,雷聲,雨聲等等),剛衝出太陽系不久的“旅行者1,2號”預計將會在40000年後才會接近太陽系外的第一顆恆星,也就是說,人類向太空投射的這兩張唱片至少要等40000年後,才有可能被地外文明發現。美華人不遺餘力的向宇宙深空中投放探測器其目的就是為了尋找人類的“鄰居”(外星生命)。如今40多年過去了,美華人好像並不滿足於此,最近從美國又傳來訊息稱:美國將再發射一艘名叫“新視野的探測器”,準備在其上再次搭載一張為外星文明預備的地球“名片”,這張“名片”儲存量會更大,是“數字名片”。針對美國屢次向宇宙發射探測器的行為,有科學家提出質疑:人類有必要向外星生命暴露地球的位置嗎?英國物理學家霍金也警告:人類不要與外星人(生命)聯絡。尋找外星生命原本是好事,美國的行為為何又被遭到質疑呢?根據宇宙“黑暗森林法則”的一個重要概念——猜疑鏈認為:在一個文明還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是否是善文明還是惡文明之前,也就不能判斷另一文明是善意還是惡意。由於距離間隔以及文化,物種的差異,猜疑鏈必將會形成,就會導致文明間的相互信任散失,並最終驅使兩方相互敵視,若一個文明透過某種方式得知另一文明存在的可能性,則有一定機率會發動不加偵查的隨意打擊。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座標暴露後,無論是否真的有文明,必然將受到隨意性質的打擊。因此,在地球文明本身還不夠充滿自信之前,美國就向太陽系以外發送地球資訊並暴露地球座標的方法,是否欠妥,是否明智,是否是科學的呢?很顯然,美國的做法太冒進,有點顯得急躁和不成熟的表現。人類應該反思,如果真發現外星文明,並把外星高等生命引尋到地球,人類能戰勝他們嗎?我的答案肯定是“NO”。網友們你們認為呢?但願尋過來的外星文明生物是善意的!

    宣告:以上內容純屬個人虛構,不代表科學見解。

  • 2 # ALENG的自媒體

    尋找外星生命這事,本身就是一個科學話題,現在也是一項實實在在的科學行動。

    首先,數學的機率不允許宇宙中只有地球上才有生命存在。現在還沒有找到外星生命,只是因為人類的科技水平尚未達到一定的程度,但是並不能就此認為是不靠譜的。

    其次,尋找外星生命現在已經成為多個國家相關機構和組織的現實行動。包括聞名於世的美國NASA,都有對於外星生命的公開研究和專案。

    因此,這是一項實實在在的科學工作。

  • 3 # SEVENGZ2002

    明天在外太空飛行20行探索土星的“卡西尼”號將隕落,它原攜帶的任務是順便探測“泰坦星球”和土衛2有沒外星生命,現只是疑似確認這兩個星球存在海洋。但無法確定有無外星生命。個人認為這些外星探索是需要的,因為在若干年後或許地球會面臨滅頂之災,畢竟6500萬年前恐龍可是遭遇了滅頂之災的。。。。。。這是我寫的文章http://t.cn/Rpjtbu8?u=1142039762&m=4151911022013598&cu=5486703874

  • 4 # 兵器瞭望臺

    尋找外星生命這事也只有科學家才能幹,外星生命不僅對於科學界,乃至整個人類社會都是一個巨大影響般的存在。如果外星生命被發現,那麼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也將發生改變,甚至還會令人擔憂起來。科學家認為,有些系外行星的某些地方,生命正在形成,而在另外一些地方,生命逐漸消失。大量的系外行星家族,我們對其一無所知,不僅僅因為距離太過遙遠,還有我們的探測手段比較單一。我們無法輕易發現其他恆星周圍存在生命的證據,尤其是那些距離我們數億光年以上的恆星系統中的系外行星。

    發現外星生命也是目前科學家所做的事,同樣,如果發現了一顆可以居住的行星,科學家也會感到歡欣,因為我們的地球終將毀滅,殖民另一顆行星也是必然。從某種意義上講,地球上的生命將滅絕,這可能源於自然因素,也可能是我們自己釀的苦果,比如核武器、溫室效應等。對於宇宙而言,這是一個自然程序,就像我們星球上的生命個體一樣,行星有生也有死。

    只有技術才能拯救我們,移民其他行星才是出路,事實上,很多爭論認為技術在使生命得以茁壯成長的同時,也在加速我們的地球的滅亡。這一點也是事實,比如技術發展導致核武器無法控制,最終我們也會被自己所摧毀。一個先進的文明必然要先克服自身的問題,然後才能成長起來,如果自身問題無法克服,那麼滅絕也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足球比賽中,由於第四官員疏忽,已經換下場的球員繼續上場比賽並進球,該如何判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