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長島男爵

    司馬遷捧項籍,有意誘導別人往好的方面想。

    《史記》是非常具有濃烈的個人感情的歷史著作,甚至有些人說它是小說而不是史書。

    當然說他是小說還是有失公允的,我們看書要有選擇地去取信,雖然司馬遷帶著情緒去寫史書,但大方向大背景是沒有錯的,他不可能把項籍說成勝利者吧?他不會作假,但可以側重,打個比方說美國黑人占人口20%,但中國媒體採訪美國全部都在黑人主體的城市進行,這就會造成沒去過美國的人一種錯覺,美國是黑人主體的國家,事實上媒體也沒有作假不是嗎?

    司馬遷的手法就是,項籍勝的戰役寫得眉飛色舞、濃彩豔墨,劉季勝的一筆帶過“破楚某某地”,你是不是就覺得項籍一直勝,劉季一直輸呢?然而大背景是項籍“贏著贏著”就“轉戰”垓下兵敗身亡了,我們應該學會從大的客觀事實去判定區域性細節的真偽。

    在個人私德方面,司馬遷對高帝的私生活非常詳盡,特別提到高帝喜新厭舊,但對項籍幾乎一片空白,也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真的沒有資料,我們甚至不知道他父母是誰,有幾個妻妾,只在臨死前寥寥幾筆提到“有美曰虞,常幸從”,兩相對比給人一種專情的錯覺,事實上妻子是不會稱為美的,虞姬多半是妾,而且史記提到過項籍去咸陽擄掠了不少美女,搞不好虞姬就是他從哪裡搶的呢?

    總之司馬遷有意誘導人往悽美故事的方向發展,讀者也原因相信他們喜聞樂見的劇情,就變成現在這樣普遍的印象了。

  • 2 # 錢多多讀文史

    關於虞姬,我今天特意翻了下《史記》。在其《項羽本紀》中有寥寥幾語:……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邊!”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歌數闋,美人和之。

    項羽垓下被圍,悲歌一番後,上馬突圍。史書再沒有虞姬的片言隻語。 後人傳說虞姬在帳中自刎,應有臆測成份。

    尤其是後人根據項羽的《垓下曲》中詞語,又據《史記》所言“美人和之”,作“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語,摹擬了一出霸王別姬,虞姬自刎的場景,經京劇演繹後,廣為流傳。

    如若就依《史記》字面表述,霸王別姬後,虞姬有可能流離失所,也有可能自殺身亡。後人單把她描述為自刎殉情,個人推測,應該是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緣故:

    一、對愛情的美好想象。

    愛情是乏味人生的調味劑,經歷過的人都對它念念不忘。兩情相悅、生死相依的場景更能引起人們的共鳴。因此,無論是文學創作還是戲劇演藝,生死與共的愛情更能吸引人。

    二、對項王的同情。

    項羽之敗,在許多人眼裡,是十分悲壯的:空有一腔壯志,“力拔山兮”卻也無可奈何。敗得如此不甘,如此悲傷。充滿了英雄末路惆悵,再加上美人為英雄唱一曲輓歌,更具視覺衝擊力。

    三、男權視角的敘事。

    不得不說,美女殉英雄,近乎天經地義,可歌可泣。男權視角下,這是給英雄爭光添彩,表達了最大的忠貞。

    反過來,若是痴情男兒隨女人而去,恐怕最多得個“傻子”的評價吧——大丈夫立於世,豈可如此兒女情長?不如留有用之身,去見識更大世界啊。

    總之,虞姬實不一定要去死的。只是後人覺得她死了更合理。

  • 3 # 綠野萍蹤01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這是項羽被困垓下,面臨四面楚歌,糧草已盡,軍心渙散之時,在中軍帳康概悲歌所留下的千古絕唱。霸王歌數闕,虞姬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歌罷,項羽上馬,率八百騎連夜突圍,向南飛奔而逃。天明,漢將灌嬰率五千人追擊。項王逃到烏江邊,遇到一個亭長駕船以待,對項王說:“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羽聽罷,仰天長嘆道:“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

    霸王兵敗,江東所隨八千子弟兵無一生還,今單人獨騎逃到烏江。此時渡江,再歸故里,重振兵甲,或可與漢軍一戰。然而,項羽深感愧對八千子弟兵,無顏見江東父老。於是,將烏騅馬贈與亭長,再殺追兵數百人。項羽不肯過江,拔劍自刎,一代英雄就此謝幕。 這是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的記載。後人李易安贊詠道: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虞姬的身世。司馬遷在書中說“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這位讓英雄氣短的大美女到底來自何方,太史公沒有交代。從寥寥數語來看,虞姬並無名分,不是妻子,也不是侍妾,用現代的話來說,大概就是非常愛慕霸王的粉絲或者是情人。而虞姬能夠唱和項羽《垓下歌》,也有可能是一名受過教育的教坊女子。但這並不影響虞姬與項羽的愛情,西楚霸王非常鍾愛這位奇女子。

    後人有考證說虞姬是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顏集鎮人,據《江西吉安廬陵項氏家譜》記載,虞姬生於丁丑(公元前224年)卒己亥(公元前202年)。這位傳奇女子出山時,“五鳳鳴於宅,異香聞於庭”,死後葬於彭城。

    還有一說,講虞姬是江蘇常熟人,項羽江東起兵時,就帶著虞姬東征西討了。常熟別稱虞城,有虞山,今是著名的虞山風景區,虞姬即出生於常熟虞山腳下一個村舍--虞溪村裡。

    這些都是傳說,是不是真的現在已無關緊要,虞姬與霸王的故事無需做更多的考證,只記住他的悽美就好了。當然,虞姬也是一種文化旅遊資源,應當發揮其應有的商業文化價值。但是,過度演義和消費也是不妥當的。

    項羽自刎烏江,曾經叱吒風雲的項楚雄兵也隨之冰消瓦解,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但是,在項王突圍之夜依哥唱和的美人虞姬卻不知所蹤。或死於亂軍之中,或趁亂獨自逃亡,歸隱山林,司馬遷沒有記載。

    後人十分緬懷這位追隨一代戰神的美人,留下了很多美麗而又悽楚的傳說。

    虞姬當面自刎殉情。項王突圍而去,楚軍群龍無首,虞姬自知難以脫身。若為漢軍所擒,難免遭受羞辱。於是,虞姬拔劍自刎,先於項王而去。這是京劇《霸王別姬》的情節。而且,虞姬是當著項王之面,香消玉殞的。霸王一把英雄淚,訣別美人,含悲上馬,率眾突圍。

    這是唐代張守節所撰《史記正義》中的記載,而且,還收錄了當時虞姬所和的歌詞:“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不過,《史記正義》講這些並無可靠出處,司馬遷沒有記載虞姬的下落,更沒有記錄虞姬當時的和歌。

    項羽帶虞姬屍體逃命。還有一說,講虞姬自刎後,項羽帶著她的屍體逃命。在漢軍追迫甚急,項王無奈撇下虞姬,獨自逃命。後來,被沒來得及突圍的楚兵葬於"霸離鋪"東2.5公里處,這裡的村莊之後也叫“虞姬村”。這也不過是虞姬諸多傳說中的一種,不必十分較真。

    還有一個與“霸王別姬”這道名菜有關的傳說。魯菜之中的霸王別姬菜,實際上就是甲魚燉雞。霸王,即“王八”,雞則取虞姬中的“姬”。這道菜據說是為了紀念項羽和虞姬的,但甲魚的“王八”別稱實在不雅。

    虞美人詞牌。這個詞牌原為唐教坊曲,最初是詠項羽寵姬虞美人悽美的愛情故事的。詞牌的典故出處原本是悲沉哀婉的,比較適合排遣憂傷情懷時的詠歎。項王英雄氣短,虞姬美人情哀,每詠此調,難免哀傷: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4 # 唐風宋月

    霸王別姬的故事有個歷史層積。

    第一階段,歷史原型。虞姬在真實歷史上的確是項羽身邊的一個營妓。要知道行軍打仗,最忌女色。因為女色最是消耗精氣神,如果沉迷其中不能自拔,那麼第二天爬都爬不起來,更何況行軍打仗。古惑仔有個劇情,陳浩南為了擊敗對手,就給對手找了妓女,這個傢伙一晚上幹了七次,身體被掏空,結局不出所料。項羽和劉邦前線拼命,還帶著營妓,可見身體倍棒。項羽被漢軍十面埋伏,突圍前夕,跟虞姬喝酒跳舞告別。項羽戰死,虞姬下落不明,並沒有自刎一說。

    第二階段,藝術加工。司馬遷寫史記,對項羽非常同情,還把項羽列入本紀,其實是借鍾馗打鬼,故意噁心劉姓一家子。因此編著漢書的班固說,司馬遷應該千刀萬剮。項羽成了不肯過江東的悲情英雄之後,虞姬就不能好好過她的下半生了,必須死掉才能配得上項羽,這就叫殉葬。其實虞姬只是個營妓,並沒有殉葬的義務。但是讓虞姬落到劉邦這個老流氓手裡,這是所有人不想看到的,因此虞姬就被一幫無聊文人寫死了。我就不明白了,虞姬跟著劉邦有啥不好,吃香的喝辣的,不比死了強啊。

    第三階段,後人意淫。李清照寫過一句詩,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南宋王朝倉皇辭廟,趙構更是跟金人俯首稱臣,沒有一點男兒氣,越往後中華男兒的英雄氣越弱,以文雅陰柔為貴,沒有一點陽剛之氣,這就讓女人越來越看不起了。因此大家就把虞姬塑造成典型宣傳。用魯迅的話說,英雄解甲,蜜思託槍。

  • 5 # 玄月不易

    眾所周知,司馬遷是一位治學嚴謹的史學家。在編錄《史記》的過程中,據《左氏》、《國語》,採《世本》、《戰國策》,述《楚漢春秋》,接其後事,訖於天漢。但凡有疑問,沒有確鑿證據的歷史事蹟,寧可棄之不用,也不新增絲毫個人情感於內。

    李陵兵敗被迫投降匈奴,司馬遷因為替他辯解,認為功過可以相抵,而遭受極具恥辱性質的宮刑。但司馬遷之所以被後世文人尊之以偉大,不僅在於《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文學性和史實性。更在於他能放下個人意志,秉持實事求是的原則,用公正的治學態度,寫出了這本極具參考價值的史學鉅著。

    關於虞姬之死,司馬遷在《史記》中並未提及。著墨不多,僅一筆帶過。那麼史實的真相很有可能是,虞姬並未隨同項羽自刎。但這只是一個大的機率,沒有任何史料佐證。即使是千分之一的存在,虞姬就有可能死而復活。於是,便給後世文學家創造了很大的發揮空間。

    那麼,既然虞姬之死不可考證。在虞姬之下落,有可能存在的N種解說中,後人為何腦補又或是選擇了虞姬最終自刎的結局呢?

    在歷史中,任何人物無外乎都有三種存在形象,即歷史形象、社會形象和文學形象。分別滿足:歷史、社會和文學三種需求。

    當然,歷史形象是無可更改的,也只有當歷史形象的本來面目出現模糊化,社會和文學才有施展空間,進而產生相對應的形象和需求。

    在此,不窮究虞姬之死的史實性。那麼,關於虞姬,什麼樣的下落結局,才滿足大眾的口味和需求呢?答案早已出爐。

    文學形象的塑造和文學需求的本質,是以服務大眾形象和需求為前提,即服務於社會形象和需求。但要創作的更具可信度,更被社會大眾所接受和認可,又必然根據已經存在可以實證的史料。參考物,必然是《史記》中關於虞姬記載的寥寥數語。

    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

    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這部分史料,沒有任何質疑的可能性。不管虞姬最後死沒死,根據這部分史料之中的隻言片語,比如項羽詩句“虞兮虞兮奈若何”出現的“虞”“奈若何”和“美人和之”幾個字,加上項羽“西楚霸王”的個人魅力和英雄主義。告訴我們虞姬和項羽之間,就是一樁悲涼悽壯的愛情故事。

    人們的社會情感需求,對項羽窮途末路的悲壯,對美好愛情的嚮往。只有透過創造出虞姬自刎這種文學形象,才能得到舒展和滿足。如若項羽之死沒有虞姬自刎加以潤色和調劑,《霸王別姬》這部文學作品,就不會作為一種文化,具有更廣的傳唱度呢!

    幾千年以來,關於虞姬的下落和死亡真相,已無人可以給出一個確鑿可信的答案。但只有虞姬自刎這種結局,才最具有可讀性和文學觀賞的價值,也是最合符情理、具有人情味兒,機率最大,最讓吃瓜群眾為之嘆惋和稱道的存在。

    我是月隱,與君共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宋著名畫家趙令穰有著怎樣的藝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