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元氣小廚房

    都說入秋三分虛,秋季到來可以適當進補,廣東一年四季都少不了各種湯,秋天當然也少不了喝湯啦!

    元氣分享幾款適合秋天的湯:

    一、蓮子豬肚湯

    【材料】:

    豬肚1個,水發蓮子(去心)40粒,花生油、精鹽、生薑、味精各少許,麵粉適量

    【做法】:

    1、將生薑去外皮,洗淨,切成細絲;

    2、豬肚用麵粉、鹽分別揉搓,反覆清洗乾淨;

    3、將水發蓮子放入洗好的豬肚內,用線縫合好,放入盤內,隔水燉至肚熟,取出晾涼後切塊;

    4、鍋置火上,放發生油燒熱,下薑絲煸香後放入豬肚蓮子燴炒,用精鹽調味即成。

    蓮子有很好的滋補作用,秋天食用有養心安神、健脾補腎、止瀉固精等功效。不僅有助緩解失眠等,對易患咳嗽、哮喘等肺部疾病的人來說,蓮子還可以透過補腎增強免疫力,達到潤肺的效果。新鮮的蓮子入湯有清熱的作用,對於心悸、失眠、煩躁不安等有一定的輔助療效。蓮子豬肚湯,不僅可以補虛益氣,而且還健脾益胃、有助消化。

    二、鴨肉山藥湯

    【材料】:

    鴨子一隻(約1千克)、山藥500克、蔥、姜、八角、料酒、鹽適量即可。

    【做法】:

    1、先將鴨子洗淨剁塊,山藥去皮切塊,薑切片,蔥切段;

    2、鴨肉焯水後,冷水下鍋煮,放入蔥、姜、八角、料酒;

    2、40分鐘後,待湯表面浮出油花後,放入山藥,煮至食材酥軟,再加入鹽調味即可。

    山藥為補中益氣藥,具有補益脾胃的作用,特別適合脾胃虛弱者進補前食用。中醫認為,鴨肉可大補虛勞、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具有養胃生津、清熱健脾的功效。鴨肉適宜於體內有熱、上火的人食用。《名醫別錄》中稱鴨肉為“妙藥”和滋補上品,民間認為老鴨湯是“補虛勞的聖藥”。鴨肉山藥湯,多喝不會上火哦!

    三、蘿蔔絲鯽魚

    【材料】:

    白蘿蔔(300g)、鯽魚(2條)、生薑、香蔥、料酒、油、鹽

    【做法】:

    1、鯽魚洗淨去內臟,白蘿蔔去皮切絲,蔥切段,薑切片;

    2、蘿蔔絲入沸水焯一下撈出;

    3、倒油入鍋燒熱,將鯽魚雙面煎透,接著放蔥姜爆香;

    4、倒入開水煮沸,加少許料酒去腥,蓋上蓋子轉小火煮,直至湯變奶白色;

    5、加入蘿蔔絲,放適量鹽調味,繼續煮5~10分鐘,出鍋撒些蔥花即可。

    秋後蘿蔔賽人參,白蘿蔔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澱粉酶、氧化酶等。鯽魚可以益氣健脾,利尿消腫,還有清熱解毒,降低膽固醇的作用。二者結合,不僅能化痰止咳,開胃消食,還能消脂瘦身,提高人身體的免疫能力,預防感冒,很適合秋冬季節飲用。對女性而言,還有改善面板和提高睡眠質量之功效。

  • 2 # 我係萬能輝

    秋天可以喝的湯品有很多,比如清燉白蘿蔔湯、奶油蝦仁蘑菇湯、香菇燉雞湯等,好喝營養,做起來也很不算困難,很簡單易學,大家嘗試動手製作幾次就可以熟練掌握

    下面我分享一下它們的做法,希望對您有所辦這個!

    【香菇燉雞湯】

    幹香菇放入適中泡發,泡發好後將香菇根部比較老的部分剪掉,生薑切片,蔥洗淨後打結,整雞切掉雞頭,然後將內臟去除,將血水洗掉,然後斬成小塊備用

    鍋中倒水,放上生薑片和蔥結,將其焯出浮沫後撈出用溫水洗淨,鍋中倒上少許油,將油燒熱後放入焯好的雞肉,大火煸炒出油,炒出香味後關火,將雞肉倒入砂鍋中,砂鍋中倒上適量的清水,倒上一點料酒,放上蔥姜和八角,放上香菇,大火燒開後轉成小火燉煮,燉一個小時左右

    然後放上食鹽和一點點白糖調味,在煮五分鐘後就可以了

    【清燉白蘿蔔湯】

    白蘿蔔削皮切成小塊,生薑切塊後拍扁,蔥切蔥花備用

    鍋中倒水,將水燒開後放上生薑塊和蘿蔔塊,大火燒開後轉成小火燉煮半個小時,然後放上鹽和胡椒粉以及少許十三香調味,最後撒上一些蔥花即可

    【奶油蝦仁蘑菇湯】

    準備一些自己喜歡吃的蘑菇,然後將蘑菇切成小塊,蝦仁解凍後去除蝦線,然後將蝦仁放入碗中,放上胡椒粉和鹽,倒上料酒醃製十多分鐘,培根切成小塊備用

    鍋中放入一小塊黃油,然後將黃油炒化後先放入蝦仁,煸炒至變色後盛出,然後放上蘑菇和培根,炒出香味後盛出

    然後將鍋刷乾淨,然後放上黃油,放上一些麵粉,黃油和麵粉比例1:1左右,炒出香味後倒入白開水,一直翻攪,煮至湯汁濃稠後倒入一點牛奶,放上蝦仁和培根以及蘑菇,大火燒開後轉成小火煮,放上白胡椒粉和食鹽調味,將食材煮熟後即可出鍋

    好吃的奶油蝦仁蘑菇湯就做好了,大家可以嘗試動手製作一下

  • 3 # 悠之美食日記

    你好,我是悠悠。入秋三分虛,後邊還有一句:進補正當時。意思是說經過炎熱的夏季,人們普遍精神乏力、胃口不佳,所以入秋後就要好好補充一下能量了。

    雖說進補,但也不是一下子就大補起來,要慢慢來,秋天重點是養陰防燥,煲湯宜清補。現如今已到秋分時節,天氣涼爽乾燥,煲湯宜以潤肺防燥的湯水為主,今天介紹3種適合在秋季飲用的湯,分別是:蓮藕綠豆排骨湯、南北杏菜乾豬肺湯、百合桂圓瘦肉湯。

    一、蓮藕綠豆排骨湯▼

    蓮藕生吃涼血,熟吃補血,夏天吃蓮藕可涼拌,但到秋天宜煮熟了再吃。用蓮藕煲湯有健脾開胃、養血的作用,常可搭配花生、瘦肉、排骨等煲湯。

    【材料】

    豬排骨、蓮藕(粉藕)、綠豆、紅棗、陳皮

    【做法】

    將排骨焯水去味;蓮藕削皮切塊;綠豆、陳皮洗淨;紅棗去棗核。全部處理乾淨後投入湯鍋內,加適量的水,大火燒開水後轉小火煲1.5~2小時,加鹽調味即成。

    【小貼士】

    烹調蓮藕不宜用鐵鍋或鋁鍋,以免產生化學反應至蓮藕變黑,可用不鏽鋼鍋或陶瓷鍋。

    二、南北杏菜乾豬肺湯▼

    菜乾由新鮮白菜曬乾而成,有清肺熱、除煩悶的作用。常可搭配胡蘿蔔、無花果、山藥等煲湯。

    【材料】

    豬肺、南北杏仁、白菜乾、蜜棗

    【做法】

    將豬肺不斷用流動水沖洗至白淨,然後焯水去味;南北杏仁及蜜棗洗淨;白菜乾泡軟洗淨。全部處理乾淨後投入湯鍋內,加適量的水,大火燒開水後轉小火煲1.5~2小時,加鹽調味即成。

    【小貼士】

    若嫌清洗豬肺麻煩,也可將豬肺換成豬腱肉或瘦肉來煲湯。

    三、百合桂圓瘦肉湯▼

    秋天是鮮百合上市季,鮮百合可清炒、煲糖水,而幹、鮮百合均可用來煲湯,有潤肺養陰、清心安神的作用。常可搭配沙參、玉竹、蓮子等煲湯。

    【材料】

    豬瘦肉、百合、桂圓

    【做法】

    將豬瘦肉切大塊,焯水去味;百合、桂圓洗淨。全部處理乾淨後投入湯鍋內,加適量的水,大火燒開水後轉小火煲1.5~2小時,加鹽調味即成。

    【小貼士】

    若想喝甜湯,可將鮮蓮子、鮮百合、銀耳加水同煮約30~45分鐘,加冰糖即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叢林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