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是一個官名,同時也是一個姓氏,這一姓氏得名主要來自於官位。西周、春秋時期,有人以祖上的官名“太史”為姓氏,太史主要掌管天文、曆法、星像等;太史姓氏的另外一支則是周文王的孫子——胡於蔡,又稱蔡仲,他的一支後人也以太史為姓氏。
太史姓氏在古代是一個小姓氏,人口非常少,因此出的名人自然也比較少了,能夠進入史冊的名人也就六個人:
1.太史敫(jiao)和他的女兒。
戰國時期齊華人。燕國名將樂毅率領五國聯軍攻佔了齊國70多座城池,齊國只剩下即墨(山東即墨)和莒州(今天山東莒縣)這兩個城池沒有被攻下。齊王逃到莒州,被假意來幫助的楚華人殺了,他的太子田發漲逃到了莒州太史家做奴僕,將自己的名字改為“法章”,不敢再用“田”這個姓氏。
太史敫的女兒對這個叫“法章”的奴僕很好,經常接濟“法章”,暗生情愫。《史記》記載:
嬓女憐而善遇之。後法章私以情告女,女遂與通。
後齊國軍隊順利擊退燕國軍隊,到莒州接太子田法章復國接任齊國君主——齊襄王。齊襄王第一件事就是接太史敫的女兒到齊國都城成婚,並封為王后。作為父親的太史敫知道自己女兒嫁給了齊襄王之後,非常生氣,連招呼都不打,也不請示自己這個做父親的,因此終生不見自己的女兒。(齊襄王劇照,他的王后是太史敫之女,生下了齊王田建)
2、太史慈、太史亨父子。
太史慈是三國時期赫赫有名的東吳將領,祖籍是山東東萊人(今天山東龍口)。太史慈曾經幫助北海相孔融對抗黃巾軍,並幫助孔融聯合平原相劉備共同擊敗黃巾軍,後來歸於揚州刺史劉繇手下,與孫策對抗,被擒獲後歸降孫策。
太史慈箭法出眾,威名遠揚,為孫權治理南方,對抗劉表的殘餘部隊。曹操曾經給太史慈一封信,信件中沒有什麼內容,而是一味中藥“當歸”,要北方人太史慈歸順曹操自己,遭到拒絕。太史慈最終由於水土不服或者疫病病重而死,死前留下名言:
丈夫生世,當帶三尺之劍,以昇天子之階。今所志未從,奈何而死乎!
太史慈的兒子太史亨在父親去世後,由孫權撫養長大,並賜予官職。
3、太史叔明。
南朝梁國時期的名人,是東吳名將太史慈的後人。他本人精通《老子》、《莊子》和《周易》,冠絕當時,因此很多人聽他的講學。南梁皇室的邵陵王蕭綸非常欣賞他,他也經常追隨蕭綸。(南梁邵陵王蕭綸形象圖,太史叔明靠精通三玄而聞名於世)
4、太史章、太史洵武、太史劭。
太史章是浙江德清人,1088年宋哲宗時期的進士,1099年擔任天台縣知縣。
太史洵武,浙江嘉興人,紹興十八年(1148年)進士。
太史劭,浙江海寧人,紹興二十七(1157年)進士。
這是太史姓氏的名人,自從南梁太史叔明之後,宋朝出過三位進士,後人可能再也沒有中進士的人了。
有關太史章、太史洵武、太史劭的後代在史書中沒有找到記載的原因主要是他們三個人的記載來自於《四庫全書》中《浙江通志》的記載,如果不是進士出身或者特殊情況,一般不會記載進入一個省的通志裡面的。
因此太史姓氏的後人沒有在之後元、明、清三個朝代中中過進士的話,一般不會載入史冊,進士是最低的門檻。不過可以在太史姓氏居住的州縣查詢《州、府志》或者《縣誌》,這一級別的史書有的可以查到中舉人級別的人物,也許有太史姓氏的人存在於記載之中。
太史是一個官名,同時也是一個姓氏,這一姓氏得名主要來自於官位。西周、春秋時期,有人以祖上的官名“太史”為姓氏,太史主要掌管天文、曆法、星像等;太史姓氏的另外一支則是周文王的孫子——胡於蔡,又稱蔡仲,他的一支後人也以太史為姓氏。
太史姓氏的名人有哪些?太史姓氏在古代是一個小姓氏,人口非常少,因此出的名人自然也比較少了,能夠進入史冊的名人也就六個人:
1.太史敫(jiao)和他的女兒。
戰國時期齊華人。燕國名將樂毅率領五國聯軍攻佔了齊國70多座城池,齊國只剩下即墨(山東即墨)和莒州(今天山東莒縣)這兩個城池沒有被攻下。齊王逃到莒州,被假意來幫助的楚華人殺了,他的太子田發漲逃到了莒州太史家做奴僕,將自己的名字改為“法章”,不敢再用“田”這個姓氏。
太史敫的女兒對這個叫“法章”的奴僕很好,經常接濟“法章”,暗生情愫。《史記》記載:
嬓女憐而善遇之。後法章私以情告女,女遂與通。
後齊國軍隊順利擊退燕國軍隊,到莒州接太子田法章復國接任齊國君主——齊襄王。齊襄王第一件事就是接太史敫的女兒到齊國都城成婚,並封為王后。作為父親的太史敫知道自己女兒嫁給了齊襄王之後,非常生氣,連招呼都不打,也不請示自己這個做父親的,因此終生不見自己的女兒。(齊襄王劇照,他的王后是太史敫之女,生下了齊王田建)
2、太史慈、太史亨父子。
太史慈是三國時期赫赫有名的東吳將領,祖籍是山東東萊人(今天山東龍口)。太史慈曾經幫助北海相孔融對抗黃巾軍,並幫助孔融聯合平原相劉備共同擊敗黃巾軍,後來歸於揚州刺史劉繇手下,與孫策對抗,被擒獲後歸降孫策。
太史慈箭法出眾,威名遠揚,為孫權治理南方,對抗劉表的殘餘部隊。曹操曾經給太史慈一封信,信件中沒有什麼內容,而是一味中藥“當歸”,要北方人太史慈歸順曹操自己,遭到拒絕。太史慈最終由於水土不服或者疫病病重而死,死前留下名言:
丈夫生世,當帶三尺之劍,以昇天子之階。今所志未從,奈何而死乎!
太史慈的兒子太史亨在父親去世後,由孫權撫養長大,並賜予官職。
3、太史叔明。
南朝梁國時期的名人,是東吳名將太史慈的後人。他本人精通《老子》、《莊子》和《周易》,冠絕當時,因此很多人聽他的講學。南梁皇室的邵陵王蕭綸非常欣賞他,他也經常追隨蕭綸。(南梁邵陵王蕭綸形象圖,太史叔明靠精通三玄而聞名於世)
4、太史章、太史洵武、太史劭。
太史章是浙江德清人,1088年宋哲宗時期的進士,1099年擔任天台縣知縣。
太史洵武,浙江嘉興人,紹興十八年(1148年)進士。
太史劭,浙江海寧人,紹興二十七(1157年)進士。
這是太史姓氏的名人,自從南梁太史叔明之後,宋朝出過三位進士,後人可能再也沒有中進士的人了。
為何太史章、太史洵武、太史劭在史書中沒有後代記載?有關太史章、太史洵武、太史劭的後代在史書中沒有找到記載的原因主要是他們三個人的記載來自於《四庫全書》中《浙江通志》的記載,如果不是進士出身或者特殊情況,一般不會記載進入一個省的通志裡面的。
因此太史姓氏的後人沒有在之後元、明、清三個朝代中中過進士的話,一般不會載入史冊,進士是最低的門檻。不過可以在太史姓氏居住的州縣查詢《州、府志》或者《縣誌》,這一級別的史書有的可以查到中舉人級別的人物,也許有太史姓氏的人存在於記載之中。
根據2018年姓氏人口數量統計,太史姓氏排名在2945位,人口不足1000人,主要生活在山東、北京、遼寧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