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852944140293

    在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的儒家學說和法家學說是根本對立的兩種學說。而秦王朝是繼承秦國時期的治國思想,即法家學說。由此我可以告訴您,秦始皇從治國思想上是徹徹底底的反對儒家思想的。

    而繼承漢文景二帝的漢武帝,登基之初,“做樣子”時信奉過道家的黃老學說。可正式施展抱負時,研也就是他主要的治國思想就是董仲舒的儒家思想,並且為了統一思想,鞏固漢朝的大一統,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也就是表明了與儒學以外其他學說的根本對立態度。

    那我一句話總結,也是回答您的問題,不管是在對待儒學上,還是治國思想上,秦始皇與漢武帝是根本對立的,完全不同!

  • 2 # 滄浪有話說

    哈嘍,我是滄浪。學金融出身的,乃非精研國學的文化領域的小學生,在這裡獻醜獻醜,請各位老師多多指教,哪裡說得不對,還望海涵海涵!

    秦國自商鞅變法開始,治理國家就是用的法家的學說和主張,嚴刑峻法!到了秦始皇,重用李斯,李斯也是師從法家。至於對待儒生,始皇帝就是倆字:厭惡!如果需要再加倆字,就是:厭惡極了!儒家主張仁政,你說這始皇帝能高興他們?這不,始皇帝一統天下後,搞了郡縣制,實行中央集權,以淳于越為首的某些儒家大佬就妄議朝政,攻擊始皇帝的政策,始皇帝怒了!始皇帝堅信:世上最讓人放心的就是死人!於是,始皇帝邀請這些人搞了一個篝火晚會,以書為薪,然後還有一招,坑了這些酸儒,史稱“焚書坑儒”!這大秦呢,也不知道咋回事,就喜歡坑殺,比如,殺神白起!呵呵,說到這裡,不用多說,就知道始皇帝對儒家是多麼不待見了吧?

    而到了劉漢。因為經歷過了秦末之亂,也知道對百姓得不能那麼苛刻,得溫柔點!於是,實行休養生息政策,有了文景之治,有了蕭規曹隨。有朋友認為,漢初是採用的黃老之說,因為曹參就是這個學派的,主張無為而治,屬於道家。其實,當時的學說,哪有絕對對立?商鞅徙木立信,這儒家精髓裡面也有信。孔子還曾問禮老子呢!你說這對百姓溫柔點,那人儒家也主張實行仁政啊?劉邦是不喜歡儒生,但是,也能光腳丫子跑出去迎接酈食其,當了皇帝后也用儒生叔孫通設計朝儀。到了漢武帝時期,國力強盛了。這劉徹可不是好脾氣,需要立萬!不但從管理上搞大一統,從思想文化上也得大一統,而儒家文化中的倫理綱常觀念就迎合了漢武帝的好惡,就給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提供了契機!從此,文化上就確立了儒家的主導地位!

    秦始皇和漢武帝對儒家的態度截然不同!

    文化用誰的?誰對我管理有益就用誰滴!也就是說:需要誰就用誰的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4種食物是腦梗的“禍根”,不能吃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