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名藥師
-
2 # 急診科鮮醫生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j簡稱HP,在華人群中非常普遍,其感染率高達50%,幽門螺旋桿菌可以透過口-口途徑在人與人之間傳播。HP感染與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相關,還有一部分胃癌的發生也與HP感染相關。大部分人感染HP後並無胃痛、胃脹、反酸、消化不良等胃部症狀,因此部分人是不需要進行HP的根除治療。
HP檢查陽性,同時存在下面一些情況時,則符合根除HP的治療指徵,建議根除治療。1、胃鏡檢查證實存在胃潰瘍或者十二指腸潰瘍;
2.胃粘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
3.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的症狀;
4.
慢性胃炎伴胃粘膜萎縮、糜爛;5.早期胃腫瘤已行內鏡下切除或胃次全手術切除;
6.需要長期服用奧美拉唑、泮托拉唑等質子泵抑制劑者;
7.有胃癌家族史者
8.因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需要長期服用低劑量阿司匹林者;
9.不明原因缺鐵性貧血、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者。
HP根除治療方案以四聯方案為首選,療程14天,療程結束後,停藥4周後,建議複查尿素呼氣試驗(C14、或C13呼氣試驗),以確定根除治療是否成功。 -
3 # Luuuuuu705
幽門螺桿菌是各種胃部的罪魁禍首,也是引發胃癌的重要因素。但是感染幽門螺桿菌並不意味著就一定會癌變。
對於幽門螺桿菌感染,醫生提醒,如果本身沒有症狀,可不必治療。但如伴有消化道潰瘍、慢性胃炎、胃癌術後、有胃癌家族史、長期使用消炎止痛等,則必須給予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否則不僅會加重胃病,還增加胃癌的機率。
因為通常有胃炎的人,有10%-15%的人在此基礎上幽門螺桿菌不除,會發展成潰瘍性疾病,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另外還有少部分人會進展為胃癌。所以本身就有胃病的要特別注意。
每天做3事,可以滅幽門螺桿菌,胃會更好
1、堅持藥物治療
通常檢查發現幽門螺桿菌感染,會選擇三聯或四聯藥物治療。但由於幽門螺桿菌對不同的抗菌藥物耐藥率有差異,所以推薦儘量選用耐藥率低的抗菌藥物,並且堅持用藥,才能保證提高根除率,減少治療失敗。
2、食療殺菌
選擇藥物治療還不夠,因為幽門螺桿菌的耐藥性很高,光靠藥物清除還是會有失敗的機率。並且就算清除成功,但是由於體內環境沒有發生改變,依舊會再次感染。因此還需要配合一定是食療來長期調理。
有不少食物都具有抑菌養胃的作用,這些食物透過食用進入到胃部之後,可以起到抑制幽門螺桿菌滲透的作用,並對胃部起到養護作用。像是猴頭菇和丁香,如果將它們搭配成猴頭菇丁香口服液來食用,可以充分發揮其中的物質成分,作用於胃部,改變胃部環境,讓幽門螺桿菌無法生長繁殖,並保護胃黏膜,幫助逐漸調理好胃病。
3、注意飲食衛生
平時多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食,飯前便後勤洗手,並定期檢查,這樣能夠及時發現問題,積極治療,就能遠離它帶來的疾病困擾。
回覆列表
現在我們對有門螺桿菌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幽門螺桿菌被認為是慢性消化道潰瘍、胃炎、胃癌的重要治病因素。幽門螺桿菌京都共識強調幽門螺桿菌胃病是一種感染性疾病,根除幽門螺桿菌可作為胃癌的一級預防措施。
那麼什麼情況下最好進行抗幽門螺桿菌治療呢?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認為有以下指標可行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
1.消化性潰瘍患者,根除幽門螺桿菌能夠促進潰瘍的癒合,降低潰瘍併發症發生。
2.早期胃MALT淋巴瘤患者,胃癌高風險患者,如有胃癌家族史,早期胃癌內鏡下切除術後患者、胃黏膜萎縮的患者。
3.慢性胃炎並伴有消化不良的患者,如果幽門螺桿菌檢測陽性,可進行根除,根除後大部分患者症狀可能得到長期緩解。
4.如果患者因為疾病需要長期副作用非甾體類抗炎藥如阿司匹林、會增加消化道潰瘍風險,此類患者也需要根除幽門螺桿菌。
5.使用質子泵抑制劑,可增加胃體胃炎、胃黏膜萎縮的風險,根除幽門螺桿菌能夠降低這種風險。
6.某些不明原因的缺鐵性貧血患者,根除幽門螺桿菌能夠提高血紅蛋白水平,所以缺鐵性貧血患者,如果幽門螺桿菌檢測陽性,可補鐵的同時可行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
總之對於無症狀的幽門螺桿菌陽性患者,需要評估,是否根除,如果有症狀,大多數情況下都建議根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