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7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136867717565

      鵪鶉(Coturnix coturnix;common quail;ān chún)  鵪鶉,古稱鶉鳥、宛鶉、奔鶉,為補益佳品。肉、卵可以吃。  主要特徵  鵪鶉屬烏綱,雉科動物。是雞形日中體形較小的一種。野生鵪鶉尾短翅長而尖,上體有黑色和棕色斑相間雜,具有淺黃色羽幹紋,下體灰白色,頰和喉部赤褐色,嘴沿灰色,謝淡黃色。雌鳥與雄鳥顏色相似,但背部和兩翅黑褐色較少,棕黃色較多,前胸具褐色斑點,胸側褐色較多,雄的好鬥。成體體重為66~118克,體長148~182毫米,尾長叨~46毫米。  產地  野生鵪鶉分佈廣泛。四川省產地有:成都、重慶、涪陵、樂山、南充、雅安、涼山、阿壩、甘孜等地、市、州。省外黑龍江、吉林、遼寧、青海、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安徽、雲南、福建、廣東、海南島及臺灣等省區也有分佈。中國1952年以來,引進鵪鶉家養品種,現已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山西、陝西、河北、湖北、四川、江蘇、廣東等地有飼養基地。  生活環境及習性  鵪鶉一般在平原、丘陵、沼澤、湖泊、溪流的草叢中生活,有時亦在灌木林活動。喜歡在水邊草地上營巢,有時在灌木叢下作窩,巢構造簡單,一般在地上挖一淺坑,鋪上細草或植物技葉等,巢內墊物厚約1.5釐米,很鬆軟,直徑約10釐米,產蛋7~14個,卵呈黃褐色。具褐色斑塊,蛋平均大小為 30 X 24毫米。鶴鶴主要以植物種子、幼芽、嫩枝為食,有時也吃昆蟲及無脊椎動物。  經濟利用  鵪鶉肉和蛋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是極好的營養補品,有動物“人參”之稱,是宴席上的佳餚。鵪鶉還可作藥用和觀賞鳥,長期食用對血管硬化、高血壓、神經衰弱、結核病及肝炎都有一定療效。據本草綱目記栽鵪鶉肉能‘樸五臟,益中續氣,實筋骨,耐寒暑,消結熱”。據統計1966年前,中國每年向國外輸出20多萬隻野生鵪鶉。從進行鵪鶉飼養後,由於鵪鶉產蛋高,一年可達300多個,具有生長快、成熟早、繁殖力強、容易飼養等特點,因此在一些省市鵪鶴飼養髮展很快,現已成為最經濟家禽。  養殖技術  (一)飼養管理:鵪鶉飼料可分植物性和動物性兩大類。植物性飼料包括:玉米、小麥、碎米、米糠、麥鼓、花生餅、大豆餅清萊等。動物性飼料有魚粉、無機鹽等。  飼料的配合應注意以下幾點:  根據鶴瑪不同的生長期配合飼料。據北京市種鶴場經驗。1~35日齡其飼料配方為:豆餅 25%、魚粉 15%、鼓皮 4. 5%、骨粉l·5%成熟鵪鶉飼料配方為:玉米55. 5%、豆餅 22%、魚粉 14%、骨粉2%、槐樹粉6.5%。  飼料多樣性。動物植物飼料適當搭配,要保持飼料的相對穩定,不要變化太大,因鵪鶉對飼料變化敏感性強。自餵養方法應乾溼結合,每次配合飼料不能使用過長,以免變質,影響鵪鶉生長髮育或中毒死亡。  家庭養鵪鶉或專業養鶉,都要有一定的鵪鶉舍,它的形式和結構各異,既要經濟實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又要符合鵪鶉的生長髮育繁殖需要。鶉舍可按飼養量分為小型、中型、大型三種。小型告能養。500--800只,適於家庭飼養,正面寬3.6米、長1.8米,前面高2.4米、後面高2.1米。舍內隔為大小兩間,大間寬2.7米,長1.8米,作飼養室,剩下小間作存放工具及飼料用。舍頂可用鋅鐵皮。石棉瓦或瓦片蓋成,開有兩個排氣孔,舍四周設有窗戶,可將四個六層飼養籠放入鶉舍內飼養。中型舍可養1,000~3,000只,適於農村專業戶,正面寬5.4米、長3.6米,用6.6平方米飼料房,13.2平方米作飼養室,室內設有工作室、育肥室、育雛室、種鶉室、孵化室,均有窗戶和排氣孔。大型養鶉場一般飼養5,000只以上。其結構與中型舍相似,但面積較大。  (二)繁殖。要選擇優質抗病力強的鵪鶉留種,母鵪鶉應挑選腹腔容積大、產蛋力強,公鶉應選體型較大、爪必須完全伸開、有利交配繁殖的留種。雄雌比例應為1:2或3,種蛋應選顏色鮮豔、斑點明顯、大小中等,這樣的蛋孵化率高。家養鵪鶉已失去孵蛋的習性,因此孵化鵪鶉時採取兩種形式。  ①自然孵化。利用母雞孵鵪鶉蛋,但每次只能孵7~8個蛋。  ②採用母雞孵蛋,要挑選體型?⒔哦痰哪訃Γ?看慰煞?0~30個蛋,幼鶉出殼後要立即取走,這樣可連續孵3~4窩。  ③人工孵化。種類多,有缸孵法、桶孵法、平箱或立箱孵化法等。桶孵法是將桶四周用紙糊幾層,將炒熱的稻穀裝入麻袋內,作為熱源,紹蛋也用麻袋裝好,一層韻蛋一層稻穀,放入桶內,孵卵管理人員必須嚴格掌握孵化規律,才能獲得高孵化率。平箱孵化法,一般適合中小養鶉場,構造簡單,容易製造和操作,箱高157釐米,長96釐米,寬 80釐米,用 5 X 5釐米木方做四周的支架,四周及門用兩層纖維板,中間夾有玻璃纖維,起保溫作用。平箱分上、下兩層,上層為孵蛋室,下層為熱源室,兩層之間用0.3釐米厚鐵板隔開,熱源室留一火門,用木炭、煤油或500W電爐供熱。在孵化室內放有溫度計和放蛋筐及翻蛋架,孵化室應保持 20~24℃,相對溫度 60~65%,以利提高孵化率。孵蛋第三天後,每天翻蛋兩次,每次涼蛋幾分鐘,孵到11天后,進行驗蛋,蛋是紅色或黑色,光線不能透過,則是正常發育蛋。孵到15天后,將蛋放入雛蛋盤,一般經過17天孵化,受精蛋就發育成雛鶉,雛鶉出殼1~2小時絨毛已於,取出放入育雛室飼養。  最近,國內外多采用自制電孵器,其外殼和平箱孵化器,結構進行了改進,熱源採用電源,用電爐絲加熱,用電子繼電器連線電接點溫度計,自動控制溫度,自制電孵器操作方便,效果很好。  鵪鶉肉烹調:  有以下幾個比較好的做法。  (一)鵪鶉肉、加山藥、杞子、肇實、蓮子、意仁、桂元煲湯滋潤養顏。  (二)鵪鶉肉、加當歸頭片、紅棗煲湯,這湯對女孩子貧血,臉色蒼白有很好的效果。  (三)鵪鶉肉、廣東的潤腸(豬潤臘腸)、大豆芽、全部切碎成蓉,開鍋下油,把它炒香、加調味、粉絲(己炸好)、蔥花、元茜,用西生菜和紫菜包起來吃。(這個菜叫鵪鶉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可不可以認為步入5G時代,人類就越來越有機會達到0.9級文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