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曉四界

    奧地利在一戰前夕就已經日薄西山了。奧地利皇帝是普魯士皇帝的傀儡。雖然一戰起因是奧地利大公遇刺,但奧地利並沒有大局興兵的意思,到最後還是被威逼利誘的和普魯士綁在一起。一戰後奧地利嚴重收縮,已經不是一個大帝國了。希特勒是奧地利人,上臺後鼓吹大德意志、大日耳曼、大歐羅巴思想,奧地利不乏願意和德國合併的人,也不乏希望保持獨立的人。但是德國相比奧地利要強大的多,在軍事和統戰的雙充優勢打擊下,奧地利很快就被德國合併。

  • 2 # 軍武最前哨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協約國針對戰敗的德國制訂了《凡爾賽條約》。該條約除了規定要限制德國戰後的軍備發展、瓜分其海外利益、索要戰爭賠款外,還明確要求德國需承認奧地利獨立,且不得與之合併。

    所以說,希特勒上臺後主導德奧合併實際上也是納粹德國撕毀《凡爾賽條約》的具體表現之一!

    德國和奧地利作為兩個都是以德意志民族為主體的國家,本身就存在合併的客觀基礎。並且早在十九世紀中葉的時候,合併問題就已經被提及。只不過當時的奧地利已然形成了系統的帝國結構,其權利層考慮更多的是如何鞏固自己的統治,而非統一。

    於是,德意志聯邦內的另一個國家——普魯士——便順理成章的認為應該由自己來完成統一大業。最終,普魯士透過三次王朝戰爭實現了德意志帝國的統一,但在俾斯麥的一再堅持下,德國卻將奧地利踢出了德意志聯邦。(俾斯麥認為,過分的壓迫奧地利只會加劇對方的反德情緒)

    按照筆者的主觀臆測,在希特勒擔任德意志第三帝國元首的十二年間,讓他感到最榮耀的事情或許不是佔領法國、不是兵臨莫斯科,而是1938年3月14號的衣錦還鄉:

    當天,希特勒從林茨前往維也納。這時的他早已不再是那個流落街頭,只能靠賣畫勉強果腹的貧苦少年,他要以“統一德意志第三帝國”元首的身份向父老鄉親們宣佈德奧合併!

    而且就在德奧合併完成後,納粹立即實施了一系列的高壓政策:任何反對希特勒的活動都是被明令禁止的;所以人們才會看到熱情洋溢的場面。

  • 3 # 銳度何老師

    簡單的給大家捋一下奧地利和德國的關係。

    早期的歐洲中部住著大量的德意志人。德意志民族,說著同樣的語言,使用同樣的文字,有著相同的文化以及風俗習慣。但是這些德意志人分裂成幾百個小國。在這些德意志國家裡,有兩個大佬,一個就是奧地利,另一個是現代德國的前身:普魯士。德意志民族、奧地利、普魯士、現代德國,完全是同文同種。

    我們都知道,一戰、二戰時期的德國戰鬥力爆棚,狂的不行,今天打這個,明天滅那個。而同時的奧匈帝國、奧地利則充當了豬隊友的角色,一直在拖後腿,戰鬥力非常差。一戰中,同樣是德意志人的國家,奧匈帝國打不過沙俄。正規的德軍一過來,立即打的沙俄屁滾尿流。

    同樣是生活在中歐的德意志人,差距咋就這麼大捏?

    因為奧地利是先崛起的。

    奧地利其實也輝煌過,強大過,而這一切都比普魯士、德國要早。德意志國家裡,奧地利最先崛起,順理成章的就開始走上了征服周圍國家的道路。他征服了捷克人、波蘭人、義大利人、塞爾維亞人、保加利亞人,並和匈牙利人聯合組成了奧匈帝國。

    然後他就迅速衰落了。

    奧地利和我們歷史上的少數民族政權非常的像。崛起的時候非常迅猛,不可一世、戰無不勝。但是,一旦他入主中原,和其他民族開始成為一家,立即喪失了戰鬥力。沙陀、鮮卑、契丹、女真、蒙古、滿洲......無不如此。

    奧地利、奧匈帝國在地盤擴大的同時,戰鬥力卻在急速下降。因為這時候他已經不是一個純正的德意志國家了。奧匈帝國最終發展成一個多民族國家,德意志人做領導者。導致奧匈帝國戰鬥力下降的一個最簡單的原因就是:語言不通。德意志軍官聽不懂這些斯拉夫人手下在說什麼,這些斯拉夫士兵也聽不懂德意志軍官在說什麼,那還打個什麼仗?

    早期的奧地利是純德意志人的國家,後期的奧地利,就已經變成了以德意志人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了。而稍後崛起的的普魯士則是比較純的德意志人國家。

    隨著德意志民族的強大,各個國家的統一就成了大勢所趨,都想統一,普魯士想統一,奧地利也想統一。建立一個統一的大德意志國家,是這些德意志人的共同心願。

    所以就想問題裡提的:奧地利人為什麼興高采烈的和德國合併?答案很簡單,100年前,人家就想合併了,而且意願非常強烈。

    但是,奧地利當時已經是一個血統不夠純粹的德意志國家,如果普魯士、其他的德意志國家和奧地利合併,這個新德國就“不純”。裡面會摻和進來很多奧地利帶來的其他民族。這是普魯士這些國家不願意接受的,他們想建立一個純德意志國家。

    普魯士建立的這個德國,是純種的德意志民族國家,民族內部更加團結,戰鬥力也更強。

    奧匈帝國是個德意志人領導的多民族大聯盟,彼此勾心鬥角,戰鬥力自然很差。

    就像後來的希特勒,他是奧地利人,為什麼非要跑到德國去?因為他是德意志人,德國的德意志血統更純,他自然對德國更親近。

    雖然分家的時候打了一仗,但普魯士並沒有下狠手,戰場上把奧地利擊敗,奧軍撤走,就結束了。並沒有追擊。隨後兩家簽了和平條約。後來普魯士和法國決戰,奧地利也沒有在背後下手,找普魯士報仇,德奧的關係沒有破裂,後來走的依然很近。一戰的爆發,主要也是德國替奧匈帝國出頭,才打起來的。

    這哥倆在一戰中被打敗,戰爭結束後,奧匈帝國解體,匈牙利分裂出去,波蘭、捷克、保加利亞、塞爾維亞......這些原來被征服的民族也都紛紛獨立建國,然後就有意思了,又剩下一個比較純的德意志國家,奧地利。

    從歷史、文化、血緣上看,二戰前的德國和奧地利其實就是兄弟國家。

    然後一戰又一起捱揍,這是標準的難兄難弟。

    德國、奧地利戰後被清算、打壓。同時的蘇聯、英美法都保持著強勢,德意志民族想擺脫壓榨,就得聯合起來,這也就成了大勢所趨。德國吞併奧地利,不但沒有遇到抵抗,反而變成了奧地利人的夾道歡迎,這就是民心所向,德華人、奧地利人,德意志人,就是想統一。

    而英美法蘇當時也都選擇了預設,關鍵原因就是人家本來就是一家人,同一個民族想組成同一個國家,是天經地義的,是現代建立民族國家的基本理念,根本沒道理去阻止。

    奧地利接連遭到戰敗和被制裁的屈辱,而德國那邊希特勒上臺,德國迅速崛起,成了德意志民族的希望,所以當德國裝甲部隊開進來的時候,奧地利人的心情是:我大哥來了,看誰還敢再欺負我。所以想讓小弟認你,還得是你自己先自強,先富裕,人家才能拿你當大哥。當時德國要是比奧地利還窮,奧地利也就不能接受統一了。這是人性。柏林牆倒塌,西德都不樂意接受東德,現在的南韓也不積極接受北韓......都怕沾上窮親戚。

    奧地利當時也是主權獨立國家,所以他的政府裡很大一部分人並不樂意被德國接管。但是,德國納粹的勢力早就滲透到奧地利方方面面,奧地利民間、政黨、軍隊乃至政府裡,都已經被納粹所控制。德軍的進入,是有奧地利那邊的納粹黨人穿針引線和帶路的。奧地利本地的親納粹勢力,一般的,去號召老百姓去迎接德軍。部隊裡的親納粹勢力直接命令部隊不許抵抗,政府裡的親納粹勢力要官員們趕緊滾蛋.......

    希特勒,本身也是奧地利人,跑德國當了元首,現在又回到奧地利......對於奧地利人來講也都更容易接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林黛玉進賈府描寫人物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