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深夜聊齋
-
2 # 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對的,只有清朝開始推行這個秘密立儲制度,秘密立儲說起來高大上其實沒多大用,就是一個幌子。
雍正帝透過九龍奪嫡取得皇位後,認為幾千年來明立太子的做法容易引起骨肉相殘,造成皇室內鬥,獨創性的創立了秘密立儲制度,其方法就是不再公開立太子,而是秘密立儲,等到皇帝駕崩後再公佈誰是皇位繼承人。
下面細節君來分析一下這種制度,這種制度宣傳的好處就是避免皇室內鬥,但忽略了一個問題,太子是未來的儲君,是要經過培養的,不然歷朝歷代特意設定太子東宮,設定微型朝廷有什麼意義。不確立太子,誰知道以後繼承之人的品行,能力如何。
秘密立儲意思是皇子們不知道誰能當皇帝,誰都有機會繼承皇位,那麼為了獲得這個機會,內鬥依舊存在。
發展到後期秘密立儲制度已經沒有多大作用,皇帝重用看好哪個太子,礙於制度雖然不說,大臣們透過察言觀色也能看出來,本質上與明立太子沒有多大區別。比如道光帝幼年獲得乾隆帝喜愛,嘉慶帝后來又稱讚他為忠孝兼備,還特別重用他,明眼人都知道他就是下任繼承者。
-
3 # 兵夏333
確實是的,清朝之前都是會宣佈立儲的。
1、歷代皇帝大多在健康狀況良好的時候就著手選立太子。為了保證選立過程中不產生爭端,一般是立嫡長製為原則,首先以皇后所生的長子為挑選物件。皇后無子再考慮其他妃嬪所生的兒子。
2、立了太子後,太子即是未來的皇帝。但是垂涎這一位置的必然大有人在,被立的太子很容易成為眾矢之的。儲位之爭比較激烈!所以
清朝開始秘密立太子。
-
4 # 勇倫趣講
秘密立儲是清朝才有的,是雍正皇帝創立的。
清朝以前,大多是公開建儲,即皇帝在位時就選好皇太子,他就是將來的皇帝。皇太子肯定是嫡長子,這跟傳統的思想是吻合的。
在這種情況下,其他的皇子容易結合起來一起對抗皇太子,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拉太子下馬,他們之中一人能上位。
康熙的兒子中這個情況很明顯,康熙對兒子的教育很重視,使得這個兒子都比較出眾,自然鬥爭起來也比較激烈。對於太子胤礽的兩立兩廢,其中有太子自己的原因,也有其他皇子陷害的原因。雍正親身經歷過這些事情,十分了解其中的危害性。
所以,雍正選擇秘密立儲,事先並不知道誰是太子,等到皇帝過世才公佈出來。這樣,就可以減少皇子間相互猜疑、爭鬥了。
但是秘密立儲也有壞處,如果皇帝的詔書被人為得篡改,改變了皇帝的本意,也是沒有人可以出來糾正的。
-
5 # 萍影浮生
因皇子爭奪帝位而造成社會動盪的事件在中國古代歷史中屢見不鮮,立儲就成了朝廷的大事。自啟繼承父親王位,建立夏朝開始,“父死子繼”的王位繼承製度開始確立,即王位由子繼承,且長子優先。
到商末周初,形成並確定了嫡長子繼承製,即皇位由皇后的長子繼承,如嫡長子早殤,有子即立其子,若無子,皇位再由嫡次子按順序繼承,只有在皇后無子的情況下才考慮立庶生的皇子,但原則上要離貴妾之子。這一皇位繼承製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皇家血統的純正,朝堂的穩定。
但是其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首先每當皇位交替的時候,各種政治勢力趁機而起,甚至造成全國性動亂。其次,法定的繼承人不一定都是德才兼備者,是國家管理的風險大大增加。這些弊端在康熙末年的,立儲問題上得到了體現。康熙所立太子無能,導致發生了九子奪嫡的事件,使康熙疲憊不堪,也對朝堂造成了一定的動盪。雍正繼位以後,為了避免“立嫡以長”的弊端,建立了秘密建儲制度,即,皇帝生前秘密確定皇儲,寫下遺詔,秘而不宣,駕崩後由大臣當眾宣召被立為皇儲者即刻登基,被選的人不分嫡、庶、長、幼,唯以具有統治才能,符合國家的根本統治利益為準。而採用秘密立儲方法,選定的皇帝只有四位:乾隆、嘉慶、道光、咸豐。
所以秘密立儲制度是由雍正創立,因為咸豐只有一子,無需秘密立儲,同治、光緒均無子嗣,不需要立儲秘密立儲制度隨之終結。
回覆列表
秘密立太子,確實是只有清朝才有,而且是從雍正時期才正式確定下來的。01 清朝以前
在封建王朝中,由於皇權的至高無上,立儲一事顯得尤為重要,關係著王朝的生死存亡,在清代以前,除了元朝這樣的遊牧民族政權外,大多數王朝都遵循著“立嫡立長”的原則,也就是說,太子只能從皇后所生的兒子中選擇,而且要按照年齡的長幼次序來選擇。
但這樣做有一個明顯的不足,那就是最後選擇的接班人,不一定是皇子之中最優秀的那個,有可能會引發皇儲之爭。但是,這樣做卻是最合理的,為什麼呢?
第一,這是封建宗法制的規定。在封建王朝,雖然皇帝的女人非常之多,但只有一個女人才是他正兒八經的妻子,也就是皇后,其他女人無論都麼受寵,都是妾,在地位上都無法跟皇后相提並論。
因此,也只有皇后所生的兒子是正統的。這就是所謂的“宗法制”,從西周時代開始,甚至延續到今天。只有每個人都按照這個規矩辦事,國家才能安定。而敢於挑戰規則的人,自古以來必定都還是少數。這樣做,雖然不一定選擇一個最優秀的出來,但卻是最保險、最穩定的。
因為,優秀不優秀,誰都說了不算?如果每一個王子都認為自己很優秀,那麼就都有資格去爭奪王權,那麼,肯定會使得天下大亂。
第二,有句話叫“國有長君,社稷之福”。時至今日,許多國家對國家首腦的年齡,也是有一些限制的,即不能低於多少歲。為得就是選出一個閱歷豐富的人來當國家的首腦,相比於年輕點的,他們經驗更豐富,犯錯誤的機率也更小,這對國家也是有好處的。所以,選擇太子,也要按照年齡長幼的次序挑選,只有年長的皇子死亡,或者犯了什麼大錯誤,才在年幼的皇子中依次選擇
02 清朝的秘密立儲康熙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秘密立太子的皇帝。這是因為,康熙皇帝一生兒子不少,而且大多數都非常優秀,儘管他兩次立過太子,但因為太子自身的原因,也因為兄弟之間的內鬥,太子都被廢黜了。而兄弟手足相殘,也讓康熙痛心疾首,於是他晚年決定不再公開立太子,而是秘密讓老四,也就是雍正帝接班。
但是,因為康熙時第一個這樣做的皇帝,這也給雍正帶來了“得位不正”的無窮煩惱。因此,在雍正時期,乾脆就把這種制度正式確定下來。雍正用一個密匣,將繼承人的名字寫進詔書之內,同時還複製一份,放於正大光明匾的後面,這樣,等待皇帝一死,拿出這兩份密旨一對照,就可以知道皇位繼承人是誰了。
這樣,既避免了皇子們爭奪皇位造成的無謂內耗,也讓篡位者無機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