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奔跑的蝸牛rs

    首先正面回答該問題:有的。閏月是由於地球公轉和月球公轉週期不能整除產生的。

    年是根據地球公轉週期定的,定為365.2425日。月是根據朔望月定的,大概為29.53日。

    這樣的話我們可以看到每年大概有12.37個月。因為大家習慣整數計數,中國古代人民的無窮智慧就發揮作用了,這就是所謂的三年兩頭閏,19年7閏產生了。

    根據以上計算,如果人的出生日期平均分佈的話,出生在閏月的機率是0.37/12.37,大概只有3%。可謂是非常幸運啦。

  • 2 # 一老沈一

    古時候,不論是中國、西方還是阿拉伯曆法,都有了“置閏”——中國叫“閏月”,西方和阿拉伯曆法叫“閏年”(包括閏日)——當然,中國有閏月的年份也叫“閏年”。

    在中國,至少在殷商曆法中已經有了“閏月”。

    1914年,羅振玉於《殷墟書契考釋》一書中,首次提出了商代曆法已經“置閏”的見解。後來,董作賓、常玉芝、陳夢家等眾多學者都做過專門研究,大家比較一致地贊同羅振玉的觀點。

    多數學者還認為,殷商時期,年終置閏法和年中置閏法是同時並用的——前期多用年終加一閏月的方法,逐漸改為年中加閏月的方法。

    學者們在對甲骨文和青銅器銘文研究中,還發現了殷商時期“失閏”和“補閏”的情況——應該“閏”的時候沒“閏”,只好後補,於是出現了某年“十四月”的局面(《合集》21897、22847,《整合》4138)。

    失閏、補閏和年終置閏,說明殷商時期,對於“置閏”還不夠嫻熟,以至操作上出現了“馬後炮”的情況。

    按照《尚書.堯典》的說法,帝堯“以閏月定四時成歲”——這是說,堯的年代,距今四千一二百年左右,已有了“置閏”的歷法。《史記.曆書》說,“蓋黃帝考定星曆,建立五行,起訊息,正閏餘”——在黃帝的年代,“置閏”這個事,就已經確定下來了。此兩種說法,主要是沒有足夠的證據材料支撐,無法“板上釘釘”。

    《漢書.律曆志》講,上古至三代,有黃帝、顓頊、夏、殷、周、魯六種古歷。不過,南北朝時期的大天文學家和數學家祖沖之考證之後說,這六種曆法都是週末漢初行用的歷法。這個六歷說法,也不太靠得住。 但是,可以作為參考的,一是對中國古曆法始終有“夏曆”之說;二是“殷歷”確實存在——商族祖先是於夏代祖先並行發展的——商祖先“契”約活動於距今4000年前左右,因此,夏曆和殷歷並行存在或者共用也未可知——只是殷商甲骨文被發現了,得以證明,而夏代目前還未見文字遺存而已。

    無論如何,距今3000年以前的中國古曆法,已經有了“閏月”。

    其他主要曆法中,有“閏日”“閏年”,沒有“閏月”。

    現在世界上普遍使用的“公曆”,是16世紀羅馬教皇格里高利設立的“太陽曆”——即所謂“陽曆”。其是在公元前46年由古羅馬執政官儒略.凱撒組織制定的“儒略曆”基礎上形成的。儒略曆,為了調整曆法和“天文年”的偏差,規定了每400年中置97個“閏日”,基本上四年為一“閏年”。

    伊斯蘭教曆法,是以月亮之相為週期的“陰曆”。其在30年中置11個“閏日”,有“閏日”的年份為“閏年”。阿拉伯世界中,還有一種“回回曆”,屬“太陽曆”,每128年置31個“閏日”,逢有“閏日”的年份為“閏年”。

    中國古時的“閏月”,是因為實行的是“陰陽合曆”。

    有人稱中國古曆法為“陰曆”,這是不對的。準確地說,中國古時曆法,包括現在還在延用的“農曆”,屬於“陰陽合曆”。

    所謂“陰陽合曆”,通俗地說,就是參照太陽紀年,依據月亮紀月。

    1,先說太陽紀年。

    中國的古人,至少在距今5300-4500年前,已開始對太陽的“執行軌道”進行有目的的觀測,良渚遺址發現的觀測石柱可以證明——觀測太陽透過兩根石柱照射於地上的位置變化。

    在這種觀測的基礎上,古人有了“黃道”一說——在地面觀測太陽而描繪出的太陽執行軌道。“黃道”這個概念,周朝至漢代才至完備,但在殷商,也有了雛形。可以證明的,是當時有了“歲”的概念,並廣泛應用於紀年。

    關於“歲”。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裡說:“歲,木星也。越歷二十八宿(xiù),宣徧(biàn)陰陽,十ニ月一次。”

    “歲”,是木星的古名,又稱“歲星”。其為太陽系行星之一,與金水火土四行星合稱“五星”。

    甲骨文中已有“歲”字,並用來紀年——紀年的方法是“天干地支”。 具體怎麼紀年呢?靠觀察“歲”星行經黃道環繞周天的位置。古人在黃道周邊不同位置,選擇了二十八個恆星群作為參照標誌,稱為“二十宿”。“歲星”會在不同時間經過這“二十八宿”的旁邊,所以許慎說“越歷二十八宿”——如“歲在大火”,就是說木星執行到了天蠍座a星附近。

    古人把太陽在黃道上執行一周天,分為等分的“十二次”。許慎說“十二月一次”——就是木星“走了一格”,這“一格”就是“一次”,也是一年。

    木星走完“十二次”,用時4332天有餘,不滿十二年——這是古人長時間觀測的精確結果。 2,再說月亮紀月。

    殷商時期,即已經開始透過月亮來紀月了。當時以新月作為每個月的月始,觀察下來,每個月有30天和29天不等。

    到了周漢時期,每個月的月始,改為朔旦之日——就是“歲星”和太陽同在東方升起的那天——這一天的特別之處在於,恰好是月亮居於地面和太陽之間,沒有太陽的反光,地面上看不見月亮——這叫“朔”。

    不管是新月做月始,還是朔日最月始,都是根據月亮的執行紀月,所以是“陰曆”,或叫“太陰曆”。

    中國古代曆法,直到現在沿用的農曆,都是太陽紀年、月亮紀月的“陰陽合曆”。 3,“閏月”為解決矛盾而設立。

    以太陽紀年的陽曆,從地上看,就是太陽在黃道上行走一週,合365.2422日; 陰曆以月亮為準,即月球呈現出的一圓一缺為一月,合29.53059日。十二月為一年,只有354日或355日——這就出現了矛盾。

    這個矛盾,給農業生產帶來極大不便。因為季節和時令是隨著太陽的視覺運動而變化的。若單純以月之晦朔為準置歷,則每年的季節時令就要逐年比上一年後移十天多。

    為解決這個矛盾,亦即曆法與季節時令的矛盾,至少從殷商開始,就採用“閏月”的辦法——把陽曆比陰曆多餘出來的日數累計起來,隔幾年置一閏月。

    所以許慎在《說文》裡,對“閏”的解釋是“餘分之月”。《穀梁傳》說:“月者,附月之餘日也,積分而成於月者也。”這句話正是“餘分之月”的最好的註腳。

    最早,古人曾經三年一閏。但還有餘分。後來就規定五年兩次,這就是“五年再閏”。不過,五年再閏還不足。於是改為“十九年七閏”。

    中國的戰國時期,已行十九年七閏之法。

    閏月的設定,是在需要增加閏月的那一年,挑選一個不含“中氣”的時間段——二十四節氣裡,出現在上半月的叫“節氣”,出現在下半月的叫“中氣”——閏月一定是沒有“中氣”,月份的排名仍沿用上個月的數字。

  • 3 # 陳相因631

    古人用“閏餘成歲,律呂調陽”來調和陰陽。陽律、陰律各六律合稱十二律。陽六為律、陰六為呂,用律呂來調和陰陽使之時序正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咋救美國?彈劾特朗普,再印2萬億美元,拜登又在重演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