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茶餘範後

    什麼是陰虛體質?

    在中醫體質學上,身體缺水的人,被稱為陰虛體質。陰虛的成因多由熱病之後、或雜病日久傷耗陰液,或因五志過極、房事不節、過服溫燥之品等使陰液暗耗而成陰液虧少,機體失去濡潤滋養物質所致。同時由於陰不制陽,則陽熱之氣相對偏旺而生內熱,故表現為一派虛熱乾燥不潤、虛火躁擾不寧的證候。

    陰虛又稱陰虛火旺,俗稱虛火,屬於熱病的一種,多伴有血虛的症狀,而心主血,血液主要負責全身津液以及營養物質的輸送,所以陰虛者主要表現為陰津不足,身體呈缺水狀態。此外,陰虛體質者還容易“上火”,相對於陽來說,人體津液屬陰,猶如生命的泉水,滋潤著身體的每個角落。如果津液損耗太多,身體面板便不再水嫩,腸道也會猶如失水的河道,容易淤積成災。

    陰虛體質最大的特點是體形瘦,胖子不多,陰虛就是機體內水不夠了,水不夠了就幹了,就燥了,燥了就容易起火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水少了,自然就嘴唇乾,面板幹,大便幹。口乾、唇乾、面板幹、口渴等都是水不夠了,所以陰虛了火旺,乾巴巴的,缺乏滋潤。現代女人,對“以瘦為美”的審美觀大加推崇,所以現在女人陰虛的不少。

    陰虛可與氣虛、血虛、陽虛、陽亢、精虧、津液虧虛以及燥邪等證候同時長期存在,或互為因果,表現為氣陰虧虛證、陰血虧虛證、陰陽兩虛證、陰虛陽亢證、陰精虧虛證、陰津(液)虧虛證、陰虛內燥證等陰虛證候,進而可發展成亡陰、動風等病理變化。

    陰虛體質的人能艾灸嗎?

    陰虛的病人可不可以艾灸?關於這個問題,古人歷來就有爭議。部分理論認為,陰虛火旺、陰虛陽亢這兩種陰虛體質的朋友不適合艾灸,因為艾灸是補充人體內的陽氣,而陰虛體質的朋友如果艾灸的話會產生副作用,不過也有權威專家表示,艾灸有補瀉的作用,對於陰虛火旺熱症體質的人,要先從瀉法開始,滋陰的同時再調理陰陽的平衡。

    另外,從大量的臨床上觀察來看,陰虛的人也是可以艾灸的。因為從中醫的理論來看,陰陽是互根互用的,可以相互轉化的。無陽則陰無所附。陰虛的病人也伴有陽虛。艾灸的適應症是“陷下則灸之”。大凡虛損性的,功能低下的都可以選擇艾灸的方法。

    《醫學入門》上說:“寒熱虛實,均可灸之”。可見其適應證很廣,不能以虛實寒熱截然分開。如《傷寒論》上說:“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逆冷,煩躁,灸厥陰。無脈者,灸之”。以上3例都是熱性病過程中出現的陽氣虛脫的危重病人,均可用艾灸的方法治療。

    無論陰虛陽虛,用艾灸都會提高人體的元陰元陽,都會治療諸虛百損。艾灸具有防病治病的雙重作用,《靈樞經》經文中對於灸法的治療範圍和原則有著明確的記載:“針所不為,灸之所宜;陰陽俱虛,火自當之;經陷下者,火則當之;經絡堅緊,火所治之,陷下則灸之:經滿絡虛刺陰灸陽。”說明灸法在很早之前就在民間流傳的很廣泛了。我們的先人已經用這個方法治療過若干陰陽俱虛的人。

    由此可見陰虛體質是可以艾灸的,但是陰虛體質的朋友在艾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選擇正確的方法,這樣才能對身體起到保健的作用。

    陰虛是中氣虛弱,上焦的火下不來,導致陰虛,艾灸可以補中氣,打通中間的阻礙,引火下行,調和陰陽,現代研究表明,艾灸是可以雙向調整的,即可調陽也會幫助改善陰虛的狀態,就是這艾灸的陰陽平衡調節。

    陰虛體質如何調理?

    中醫認為靜能安神,靜能生陰,因此,陰虛體質之人適合做中小強度的鍛鍊,其運動鍛鍊應重點調養肝腎之功,如可經常打太極拳。陰虛體質的人多消瘦、容易上火、面板乾燥等。面板乾燥甚者,可多選擇游泳,能夠滋潤面板,減少面板瘙癢,但不宜桑拿。陰虛體質者陽氣偏亢,應儘量避免大強度、大運動量的鍛鍊形式。

    陰虛的人應該多吃一些滋補腎陰的食物

    1、主食及豆類的選擇:小麥、黑芝麻、綠豆等礦物質豐富的食物,及豆腐等豆製品。

    2、肉蛋奶的選擇:黑木耳豬肉、豬皮、鴨肉、甲魚、黑魚、烏賊魚、鱉、螃蟹、海蜇、海參、牡蠣、兔肉、蛤蜊等性味寒涼,有滋陰補虛作用的食物。

    3、蔬菜的選擇:黑木耳、銀耳、番茄、菠菜、白菜等微量元素豐富的食物。

    4、水果的選擇:梨、葡萄、桑葚、桃子、松子、甘蔗等水果。

    陰虛之人艾灸如何選穴?

    陰虛的人施灸時,可以逐漸用艾灸除錯。先慢慢嘗試,如果感覺適應,就逐漸延長艾灸的時間和熱量。開始的時候,不要上太多的穴位和太熱的熱量,如果感覺可以,逐漸加穴位或延長艾灸的時間。所有的治療都需要嘗試,不嘗試就等於又放棄了一次治療的機會。

    陰虛的人艾灸時只要把中下焦艾灸通後再灸上焦,或灸上焦的同時也灸下焦或中焦,中氣充足後火就降得下來了,起到滋陰養血,潤燥生津的調和作用。

    中醫學說一般將軀幹劃分為3個部位,橫膈以上內臟器官為上焦,包括心、肺;橫膈以下至臍內臟器官為中焦,包括脾、胃、肝、膽等內臟;臍以下內臟器官為下焦,包括腎、大腸、小腸、膀胱。

    陰虛的人做艾灸選穴要做到滋陰降火、引火下行、暖下焦。首先,艾灸腎俞、關元、八髎,能補中氣,消除中焦的阻礙,並讓上焦的火氣往下走;然後,可以艾灸足三里、三陰交、太溪、湧泉,把這火氣進一步往下導到雙腳。

    1、關元穴

    功效:扶正固本,培元補虛,關元穴位於肚臍正下方3寸(4橫指寬)處。

    2、足三里穴

    功效:滋長氣血,補腎益氣。足三里穴位於外膝眼下3寸(約4橫指寬)、脛骨前肌上,左右腿各有一穴。取穴時,可將同側手掌心正對膝蓋骨中心,五指微張自然下扶,無名指指尖所觸的凹陷處就是足三里穴。

    3、三陰交穴

    三陰交是足少陰腎經的常用腧穴之一,是腎經的原穴。主要用於治療人體先天不足。主要有清熱生氣的作用。灸三陰交,可以健脾和胃化溼,舒肝益腎,調經血。艾灸三陰交主要有調和氣血的作用,適用於月經不調,小便不利,腎虛陽痿,主要作用於中下焦。

    4、太溪穴

    《內經》:“三陰交、太溪補全身之元陰,水旺則鍋不開,所以經雲:壯水之主,以治Sunny。”

    5、湧泉穴

    湧泉穴是腎經的首穴,艾灸湧泉有滋陰潛陽、寧心安神,有引火歸元之妙;且增精益髓、補腎壯陽、強筋壯骨之功。可以調和陰陽。

    陰虛體質艾灸調理注意事項:

    1、不要太晚艾灸,儘量白天艾灸,最好的艾灸時間是早上。

    2、艾灸的時間不要太長,每個穴位15分鐘就好,穴位多的話,每天灸2-3個穴位,輪流完成就好。

    3、多喝蓮子百合湯,蓮藕,蜂蜜等滋陰的食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影《流浪地球》中,劉培強放棄空間站中儲存的人類文明來拯救地球到底值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