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終極教育探索

    從所述情況看,孩子估計是沉迷遊戲並深受影響了,這恐怕需要些外力來幫助他擺脫當前狀態,嘗試如下幾方面做法。

    1.找個合適的時機,放鬆的情境下,有必要和孩子心平氣和的聊一聊,分析(提醒告知)下他目前的變化(比如暴力傾向)和可能的原因或源頭,以及可能帶來的後果及對人生之路的影響。家長可事先蒐集準備些過往因沉迷遊戲導致暴力犯罪併產生嚴重後果的案例,輔助進行說明。

    注意態度:充滿關切,真誠,平和,探討及建議

    2.探討下游戲及玩遊戲的問題,客觀冷靜認識。適當玩玩可以,那是放鬆怡情調節,但沉迷其中去玩那就是遊戲的奴隸了,要算下帳:

    一方面,會消耗掉大量時間及精力,其他興趣愛好被擠壓殆盡,而收穫的是什麼?有多少? 自我發展上變得更好還是可能會誤入歧途?

    另一方面,根據具體情況嘗試適當引導,比如與其被別人設計的遊戲“玩”,還不如自己學學如何設計開發遊戲讓別人玩,那樣豈不是顯得“更高明”?!

    3.培養其他更豐富的興趣愛好,增加戶外活動,既是轉移,也是發展成長的需要。

    這期間,可一起制定逐步縮短限定玩遊戲時長,幫助孩子走出來。

    總之,整個過程不要高高在上,在理解的基礎上,要以旁觀者及朋友的角度提醒建議,讓孩子從學會自我發展狀態的自我評估及認識,再到一起想辦法如何增強自我控制,轉移注意力並發展自己多方面能力,走上正軌。

  • 2 # 匣子百科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年初決定將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相關規定將自6月19日起生效,WHO將通知世界各國政府,將遊戲成癮納入醫療體系。西方媒體稱,世界衛生組織將首次把遊戲成癮作為精神疾病列入明年釋出的新版《國際疾病分類》。

    在目前精神疾病診斷的兩大標準中,並沒有把遊戲成癮列為正式疾病,但列出了建議的診斷標準:

    1、遊戲成癮者忽略了現實生活,無法再承擔以往的社會角色,也不再參與社會生活。

    2、他們喪失了對自我行為的控制,讓遊戲完全支配了生活。

    現在社會進入網際網路時代,手機和電腦已經很普及。電腦遊戲,手機遊戲幾乎是必不可少的東西。

    我們經常有說孩子玩遊戲上癮的訊息,如果發現孩子游戲上癮,此次世界衛生組織將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跟是引起社會各界的很大爭議。

    當今社會經常可以看到孩子玩手機遊戲或者電腦遊戲,作為家長,可能心裡都會問,該怎麼預防孩子游戲成癮?孩子玩遊戲上癮怎麼辦?

    第一、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機遊戲,電腦遊戲。

    家長們應該知道,遊戲不僅對小孩子有極強的吸引力,就算對大人了有不可小看的吸引。孩子的辨別能力差,自我控制能力差,一旦沉迷其中,很難控制。為了防止孩子過多接觸網路遊戲,過早接觸網路遊戲,儘量不要在他們面前玩手機遊戲和電腦遊戲,因為孩子看著你玩,他自己也想玩,父母可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第二、不要隨便丟一個手機遊戲給孩子,讓他自己玩。

    很多父母都是這樣,因為在做自己的事,沒空陪孩子玩,沒空照看孩子,為了防止孩子玩鬧,出去闖禍,讓孩子安靜待著,就隨手將手機或者把電腦交給孩子,讓他自己玩遊戲。這樣孩子確實老實了,但久而久之,很容易沉迷在遊戲中。

    第三、堵不如疏。

    孩子天生對新事物好奇心重,遊戲對孩子就是最大的新事物。如果孩子無可避免接觸網路遊戲,不要一味禁止他,限制他。有時候,過度的限制,只會加重孩子的好奇心,如果出現叛逆心理,越限制,他越想玩,而一但無法限制的時候,將會一發不可收拾。

    所以孩子無可避免接觸網路遊戲時,父母應該細心耐心地去疏導孩子正確使用網路,正確認識網路遊戲,正確使用手機和電腦,而不是一味地去禁止他,限制他接觸網路。

    不要企圖一次性杜絕孩子玩遊戲,不要以父母的老眼光去教導現在的孩子,任何一個時代的“新事物”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遊戲也是。

    第四、循序漸進地限制孩子的遊戲時間。

    如果孩子已經玩遊戲,並已經花大量的時間在遊戲上,只是還未到上癮的地步。這時候父母就要注意,先從思想上給孩子做工作,好好教育他,和他說說遊戲的危害,還有學習的重要性。但不要一次性徹底限制他不能玩,否則叛逆心理,他們肯定不會聽,還會偷偷玩。

    可以每天限定的玩遊戲的時間,等過一段時間緩解後,再進一步做思想工作,慢慢地減少他們遊戲的時間。也可從側面慢慢減少他的遊戲時間,比如在他玩遊戲時,讓他幫忙買東西,或者做點其他事。

    這是一個過程,不要一刀切式地一下子徹底限制他們接觸遊戲,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

    第五、蘿蔔加大棒政策。

    如果孩子沉迷遊戲而不肯做其他事,實在沒有其他辦法時,可以適度地‘動手動口’。這時候批評他,不知悔改,就不讓他玩遊戲,如果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稍稍誇獎一下他懂事,或者稍微獎勵一些,然後限制他玩遊戲的時間。

    一賞一罰,能夠撫平孩子心中被批評和限制的不滿情緒。賞罰分明,還可以樹立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這種威信能在孩子以後的學習中更好的引導孩子進步。

    孩子沉迷遊戲,主要是精神方面的空虛,父母的陪伴很重要。作為父母,抽一些時間多陪陪孩子聊天和玩耍,可以適當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如舞蹈,畫畫,書法等。發現孩子沉迷遊戲,不要一刀切地徹底限制他們,一天天地減少孩子的遊戲時間,效果會更好。就像嗜酒如命的酒鬼,一下子不給他們酒喝,中間沒有過度的彌補,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 3 # 蘇教版老高三

    15歲的男孩打遊戲,有暴力傾向,愛打架。我認為這有前後因果關係。打遊戲是”因”,有暴力傾向,愛大架是”果”。正是因為他愛打遊戲,才導致他有暴力傾向,愛打架。

    首先,因為有的遊戲充滿了暴力傾向,打打殺殺,非常的血腥。孩子經常玩兒這樣的遊戲,潛移默化當中,就養成了他這種性格。在這種遊戲當中,打人殺人都是平常事。甚至於連人的生命都不放在眼裡。有的孩子不能將遊戲的內容和生活的內容分開來,導致他在生活當中也有暴力傾向,愛打架。

    第二個原因,這樣的孩子往往缺少愛,性格內向。缺少愛和關心的孩子,好不好?以暴力的形式,來吸引別人的注意。性格內向,沒有可交談的人,往往以打架為出氣口。

    要想改變孩子的性格,首先從根源上做起。也就是要讓他戒掉網癮遊戲癮。但這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你不讓他玩遊戲,他就變得更加的暴躁。

    作為家長,你只有先走進他的內心,知道他想的是什麼,然後再對症下藥。

    這樣的孩子道理他肯定是聽不進去的,所以家長首先也要和他一起玩遊戲,和他找到一個共同對話的平臺。然後在這方面和他交流,讓他放鬆戒備,在逐步的把他的興趣從玩遊戲轉移到其他的方面。

    切記不可以“堵”,也就是不要強制限制他玩遊戲,還要採取“導”的方法。想一想大禹治水的方法,堵,只能使洪水更加的泛濫。只有疏,因勢利導,才能夠把孩子引導到你希望他走的路上來。

    等到他和你有共同語言了,你再講玩遊戲的害處。同時帶著他看書,打球,看電影,旅遊等等,慢慢把他從玩遊戲的狀況當中引出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安全感是自己給的,不是男人給的,只要精神和經濟獨立就可以,你們認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