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客矢解
-
2 # 體育熱榜
為什麼?促使日本這樣膽大妄為的因素有好幾個,下面我們一起看看……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參戰國,是亞洲戰場的主角。它們是二戰時的世界第五強國,僅次於美國、德國、蘇聯和英國。
二戰前日本的工業產值佔到了世界的4%-5%,經濟規模突破了160億美元,接近英國的一半。
石播磨造船廠、川崎、三菱(造家電的那個)等重工企業已經擁有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軍工研發和製造能力,曾經獨立開發出零式戰機、大和級戰列艦、遠端潛艇(曾經從日本幾次航行到德國,接受德國的技術援助)等世界一流武器,可以獨立研發、製造、維護升級航母、坦克、戰機、輕重武器等幾乎所有的武器,具有相當完善的軍工體系。
當時日本可以大規模生產飛機、坦克和航母等現代化武器,雖然這些武器裝備和歐美強國相比有些差距,但對付落後的亞洲國家綽綽有餘。因為那個時候亞洲國家幾乎全是農業國,有的還是殖民地,國力孱弱、工業落後。
珍珠港事件後,美國海軍遭到重創,英國深陷歐洲戰場無力顧及遠東,而蘇聯又和日本達成了默契,所以在當時的亞洲根本沒有國家是日本的對手,也沒有國家能夠制止日本的瘋狂侵略。
-
3 # 聯合防務
賭徒心理。日本在“九一八”事變中侵佔了中國東北,沒有遇到多大抵抗,也沒有列強幹涉,野心就越來越大。1937年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在中國內地節節推進,佔據了大量地區,同樣在外界沒有遭到強有力的干涉,美國還向日本提供廢鋼鐵(日本鍊鋼的重要原料)、石油,使得日本的戰爭機器能夠持續運轉。這樣,日本的野心進一步增大。
1940年德國閃擊西歐,迅速佔領荷、比、盧、法,英國退守本土、固守北非和印度,對於東南亞基本無暇他顧,這就讓日本看到了機會,於是趁火打劫,開始在東南亞蠢蠢欲動。這下子,英美等國都清楚日本要對東南亞動手了,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思想開始動搖,羅斯福總統趁機在1940年7月對日本發起經濟制裁。然而,美國的制裁不但沒有阻止日本的野心,反而讓日本加緊了入侵東南亞的步伐。1940年9月,日本侵佔越南。美國製裁不斷升級,停供廢鋼鐵、石油,凍結日本在美國的資產。
面對美國的全面制裁,日本定下了全面侵佔東南亞的決心,趁著自己軍隊還有石油和其他物資可用的情況,驅逐英美荷在東南亞的勢力,奪取東南亞的資源,以戰養戰。考慮到荷蘭已經在歐洲投降,遠東的力量很弱,英國無暇東顧,只有美國擁有強大的實力,於是日本首先偷襲珍珠港,給美國一悶棍,然後趁著美國恢復的當口全面進攻東南亞。(S)
-
4 # 任人漸疏是
那就讓農民別種地了,糧食都進口就好了。不知道日本南韓怎麼處理秸稈的?焚燒這危害跟工廠比估計還沒一個屁勁大呢。只不過燒這東西沒有gdp
回覆列表
野心膨脹。具體在《田中奏摺》中能夠體現。“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中國征服,則其他如小中亞西亞及印度南洋等,異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於我,是世界之東亞為中國之東亞,永不敢向我侵犯”。還有軍事上的節節勝利,他國干涉並不能夠導致日軍停止侵略。海軍實力強大等。
1937年12月日軍攻佔了作為國民政府的首都南京,並在隨後兩年完全控制了整個中國的所有海岸線,包括香港。南京被佔領是一個振奮日本人的興奮劑,中國的國都被攻下,在他們看來中國被佔領是指日可待的,包括當時的許多華人都以為中國亡國了。但是日本的估計錯了。這當然是後話,那時候的人們是很絕望的。
日本國擴大戰線的原因還在於東南亞的橡膠,煤鋼等資源可以充實長期在國土外作戰的部隊。其次在東南亞的宗主國,英國,法國已經在歐洲同軸心國打得不可開交,劣勢明顯,無力派遠征軍收回遠在東亞被日軍佔領的地方,這日本人看得很透。也正是之前英法等歐洲國家的一系列對德國的綏晉政策,導致日本佔領東南亞英法殖民地的野心進一步膨脹,最終導致日軍戰線達整個東亞並一度縱深至緬甸接近印度。佔領更廣的地區甚至可以完全解決日本的經濟危機,獲取更多的物資是日本必要的行動。
中國尚不能在前兩年同日軍打個五五開,那麼作為殖民地的東南亞國家更是組織不了多少部隊對抗日軍,主力基本上只有英國遠東駐軍,當然抗不了日軍多久。
如果說英法被德國拖住不能制約日本在東南亞的行動,那麼美國呢?是的美國同日本的談判是日本肆無忌憚的重要原因,甚至給日本軍界一種錯覺,美國海軍在當時是日本的最大敵人了,東亞國家不足為敵,反而轉身偷襲了珍珠港。
日軍戰列艦
日本也有其驕傲的資本,他的海軍實力為亞洲第一,這也是能完全封鎖整個中國海岸線的原因之一。而亞洲就像是圈裡待宰的羔羊,美國就是準備偷羊的狼。防狼行動就是偷襲美國。
這在我們今天看來,日本作了錯誤的決定,但當方式的確有這種因素導致了日本人的種種行動。日本人沒意識到,即便他們再強,始終是一隻狐狸而已,被猛獸攻擊毫無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