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奔說史
-
2 # 史論縱橫
當然不公平,就像外星人打敗了地球,你把責任推到超人頭上是一樣的道理。
石達開是太平天國中的核心人物,在太平天國前期的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軍事活動上,太平天國在西征戰場取得的成績主要來自於石達開的英勇作戰。最巔峰的一次,打的湘軍潰不成軍,也是曾國藩這輩子最慘痛的一次經歷,差不點跳河自盡。
可以說,天平天國取得軍事上巨大的勝利和石達開是分不開的,但是,天京事變是太平天國內部的統治危機,他的發生跟石達開沒有太大關係,但是,天京事變能夠結束,則是石達開的功勞,由於不滿洪秀全的猜忌,石達開出走天京,繼續進行軍事活動。
可以說,沒有石達開,太平天國的巔峰,會至少矮下去不少,如果石達開後來能夠控制住局面,阻止天京事變發生,則太平天國的巔峰可能會更高。
但是,你不覺得這樣對石達開的要求太高了嗎?因為,A犯的錯誤,而B沒有能力去解決,就把責任推到B的身上,你認為這是正確的邏輯嗎?
而且,太平天國的矛盾,絕對不止我們看到的這些,太平天國並沒有解決他們答應農民的事情,換句話說,跟你幹了這麼些年,你的承諾呢?我們常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可是,太平天國就是忘了初心。忘記了,他們一大堆人在金田起義時的口號了,忘了《天朝田畝制度》上都寫了什麼?
或者,對於老百姓來說,不但沒有給老百姓帶來溫飽,還帶來了戰火。
而石達開只是一個悲劇性的英雄人物,他只能促進歷史的發展,但是他改變不了歷史。
-
3 # zlljsf37
如果將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責任推到石達開的身上是不公平的,因為石達開的出走是太平天國高層領導內部發生的矛盾所導致的。太平天國運動達到高峰期是建都南京,此時的洪秀全封天王,和他一起領導太平天國運動的石達開,李秀成等均封王,開始享樂而不思進取。所以太平天國失敗的根本原因是農民起義的侷限性,主要原因是其領導者互相猜疑內訌。
天京之變是太平天國盛衰之交的轉折點,石達開作為主要領導人之一無疑有著很大的責任。他先是不服楊秀清加封萬歲,和北王韋昌輝合謀。接著又不顧大局,負氣出走,直接導致了太平天國的一系列潰敗。
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石達開的離去導致太平天國失去了一個能領導各個派別的威望人物。本來,楊秀清被殺後,石達開是金田起義六位封王中,除了洪秀全以外碩果僅存的一人。然而,石達開的出走導致太平天國後期軍閥化的趨勢越來越嚴重。陳玉成雖然勇猛善戰,但他年紀較輕,提拔較快,在指揮上比較費勁。比如二郎河會戰,就是因為李秀成的消極避戰導致陳玉成的失敗。三河大捷取得的優勢再次喪失。此外,1860年9月的第二次西征,陳玉成李秀成本來約好各自沿長江兩岸西進,會攻武漢。結果李秀成中途繞道,比陳玉成晚了三個月才到武漢。到了武漢,李秀成也不願進攻,最後導致西征破局,安慶失守,陳玉成敗亡,天京上游防禦蕩然無存。假如石達開始終在中樞掌控局勢,顯然不會有後來各自為戰的局面。
其次,石達開帶走了不少精銳部隊導致太平天國戰鬥力嚴重下降。石達開出走前,太平天國有兩次較大的人員損失:分別是北伐軍的全軍覆沒和天京事變中楊秀清部署2萬人被殺。石達開的出走,導致太平軍再次遭到了放血,李秀成就感慨道,好兵好將都被石達開帶走,跟他一起守衛桐城的六七千人,都是“老弱,不能為用,故留為我使”。李秀成回憶1858年天京再次被包圍時,也說是因為“朝中無將,國內無人,翼王將天王之兵盡行帶去。”
此外,石達開出走後,原先的老兵數量再次下降,導致新招納的軍隊無法被同化,直接導致後期太平軍戰鬥力急速下降以及紀律崩壞。這是雖然隱形,但卻危害極大的一個因素。
最後,石達開的離去導致天京事變後好不容易穩定下來的局面再次瓦解。石達開出走後,鎮江、九江、吉安三個重鎮相繼失守,其中,鎮江失守導致天京再次被包圍,九江失守則直接導致安慶失去外圍遮蔽,吉安失守,則導致江西全省被清軍控制。尤其是1858年3月,江西戰事危急之際,他不僅沒有主動救援,反而率領大軍東去浙江,於是江西大局徹底無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