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218622505484

      曾園在一篇題為《搓衣板的幾副面孔》的文章中說,“洗衣服這件家務事在唐詩中被宣傳得有些過度。李白的‘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杜甫的‘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白居易的‘江人授衣晚,十月始聞砧。一夕高樓月,萬里故園心’……除了詩歌和音樂,難道就沒有別的藝術形式表現洗衣過程了嗎?”曾園在這裡把“搗衣”當成了洗衣服,顯然是望文生義。

      所謂“搗衣”,就是把製衣的布料放在砧上,用杵搗搗軟,然後再裁剪縫製成衣服。因為搗衣是縫製寒衣的前奏,那秋夜裡清脆的砧聲最能觸動思婦的情懷,所以“搗衣”成了詩人吟詠的母題。後來,住在水邊的女人們洗衣服,往往把衣服放在水邊石頭上,用棒槌搗一通。而居住在離水很遠地方的女人,就發明了搓衣板。

      搓衣板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史無可考。“搓”字最早出現在唐詩裡,可知搓衣板的歷史最早不過唐朝。如果說以前就有這玩藝,不叫搓衣板這個名字,則史籍並無記載,推測不能成立。

      但搓衣板的功能變遷我們卻是歷歷在目的。洗衣機發明以前,這玩藝主要用來洗衣服,兼職罰夫刑具。到現在,它的功能幾乎完全演變為罰夫刑具了。網上流傳一首題為《跪搓衣板》的歌詞,其中寫道:“我借你的錢/寫在借條單/深埋在我熊貓枕頭的下面/晚上不幸被我老婆發現/罰我跪搓衣板至今傷痕斑斑……”如果說這個調調有點扯淡的味道,那麼另一個真實的故事就有著深長的意味。重慶歇臺子渝州路葛先生的家中,有一塊老式的木製搓衣板,木板中間鋸齒狀的凹凸部分十分光滑。這都是老葛常常跪的結果。今年41歲的老葛結婚16年了,剛結婚那段時間,老婆生氣了總愛叫他跪搓衣板。第一次跪,老葛因為真的很疼愛老婆,不想惹她不高興,想著也就是跪那麼一會兒,又沒外人看見,就順了老婆的意。妻子看見老公這麼聽話,心想以後就用這招來“教育”他。於是,在以後的婚姻生活中,凡是葛先生惹老婆不高興了,就會被罰跪搓衣板。開始的幾年,也就是妻子不高興了才會罰,漸漸的不知為何,自己惹老婆生氣的次數越來越多,自然跪的次數也隨之上升。大概結婚第五年,基本是每週跪兩三次,但那個時候已經不覺得是一種被罰的感覺了。第七年開始,差不多是隔天就要跪,算算跪搓衣板的次數至少也有兩千次以上!就這樣,葛先生跪成了癮,連搬新房也捨不得扔掉搓衣板。“我常常小腿痠痛,跪了那個腳會舒服很多。現在我完全把它當成按摩器了,隔天不跪,就覺得渾身不自在。”老葛說。

      看見丈夫這樣,老葛的妻子卻十分悔恨當初的行為,“那時是生氣了圖好玩,沒想到他現在落下這麼個怪毛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水滸傳演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