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端木賜香

    海防與塞防之爭發生於同治十三年(1874年)。

    當時的情況是,日本侵佔臺灣,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了《北京專約》,賠款50萬兩白銀,日本才撤離。為此,總理衙門主張積極籌備海防,並提出了練兵、簡器、造船、籌餉等一些具體策略,朝廷令各督撫就此“提案”詳加籌議,在一個月內復奏。

    李鴻章時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認為塞防不如海防重要,新疆不如東南沿海重要。理由是,以前塞防重於海防,但當世各國往來自如地從東南沿海進入京師和各省內地,表面上是通商傳教,但往往“陰懷吞噬之計,一國生事,諸國構煽”,海防事關京畿及富饒的長江流域,海防較塞防重要許多。洋人船堅炮利,電報瞬息千里,軍事工業發達。當務之急是購買戰艦、炮艇,練兵制器,加強海防。即使“西線無戰事”,新疆一年也需要兵費三百萬,在當前財政非常困難的情勢下,不如停兵、撤餉,暫時棄守新疆,透過招撫叛匪等方式,盡力維持現狀,將省下的錢用於海防。

    左宗棠時任陝甘總督,認為塞防、海防同等重要,必須重視新疆。重新疆是為保蒙古,保蒙古則是衛京師。新疆不固,則蒙古不安,山、甘、陝失卻屏障,“直隸關山亦無宴眠之日”,當前如果“停兵節餉,自撤藩籬,則我退寸而寇進尺……於海防未必有益。於邊塞則大有所妨”。左宗棠對海防的認識則相對不足,在他看來,西洋各國之意“專在通商取利”,以佔埠頭、爭海口為事,而不謀求土地和人民。他認為應該乘叛亂勢力尚不強大、東南沿海相對安定的有利時機,擊敗叛匪,收復新疆。

    當時這兩種看法,支持者都大有人在。醇親王奕譞、兩江總督李經羲、山西巡撫鮑源深、河南巡撫錢鼎銘、閩浙總督李鶴年及沿海多數督撫都認同李鴻章的看法,軍機大臣文祥、湖南巡撫王文韶、江西巡撫劉秉章、江蘇巡撫吳元炳、漕運總督文彬等則認同左宗棠的看法,力主收復新疆。

    這是朝廷的指令性作業,李鴻章談自己的看法是正常的,也是必須的,身處海防第一線,有這樣的看法也正常不過。有人據此說李鴻章這是賣國,委實不妥。作為辯論一方主辯手的左宗棠都 說,此“皆人臣謀國之忠,不以一己之私見自封者也”。

    如果說李鴻章這就是賣國的話,和他持相同觀點的督撫們是否也都是賣國者?魏源曾主張棄守沿海小島,是不是賣國?為變法圖強獻身的譚嗣同主張“盡賣新疆於俄羅斯,盡賣西藏於英吉利”,中山先生主張出讓整個東北給日本,你又咋說?

    這些既是時代的侷限性和個人認識的侷限性,又是戰略戰術之決策。

    大家都是從朝廷利益考慮,只不過決策不同而已。相當於家庭理財,一個要炒房,一個要炒股;一個要炒股,一個要炒期貨;一個要買長線,一個力主短線;一個賣房創業,一個攢錢買房;一個錢罐裡存錢,一個比特幣在手……你說倆口子誰是賣家賊呀?

  • 2 # 坐古談今

    海防與塞防之爭,主要是關於在清廷有限的財政下,如何更好地維護主權。應該說,提出怎樣的主張都是好的。但李鴻章在那時預判到左宗棠將主管收復新疆問題,而提前想借助清廷重視海防問題的機會,對左宗棠提前下手再次想從左宗棠手中搶軍費和權力。

    對於這一問題許多人都忽略了一點:左宗棠在1875年5月才被正式任命解決新疆問題,李鴻章是在1874年12月提出“放棄新疆的”。對於政治老油條李鴻章來說,他的判斷非常精準。但問題是,他的主張卻對民族、國家不利,別人說他是漢奸,也並不冤枉他。

    (1)臥薪嚐膽與臥金嘗膽

    需要說明,清廷財政有限是相對的,其實,透過各種戰爭賠款看,清廷財政之所以緊缺主要是因為清廷、權力階層的腐敗。在受到外國列強欺辱地情況下,清廷和權力階層並沒有像“明治維新”那樣勒緊褲腰帶進行“自強建設”。清廷大部分官員都是和李鴻章一樣,不是在臥薪嚐膽,而是“臥金嘗膽”。

    (2)海防塞防之爭涉及五種觀點

    如果沒有李鴻章因為私人原因而提出“放棄新疆”的話,其實“海防與海塞並重”之爭根本就不會發生。

    原來,1874年11月7日,也就是同治十三年九月二十九日,“兩宮太后”和同治皇帝向15名督撫問詢如何搞好國防、自強問題。最終,15名督撫分為四派觀點。

    王文韶

    安徽巡撫裕泰、兩廣總督英翰認為“江防”最重要,要加強長江流域建設。

    山東巡撫丁寶楨認為“邊防”最重要,對中國西北、東北邊疆要加強軍隊建設防止沙俄。

    湖南巡撫王文韶認為“塞防”最重要,認為西北防務最重要。

    直隸總督李鴻章等大部分督撫認為“海防”最重要,認為沿海防務問題最重要。

    在這四種觀點中,海防和塞防支持者較多,海防明顯多於塞防。像左宗棠的好朋友沈葆楨等都支援李鴻章的觀點。恭親王等也傾向於李鴻章。由此,“兩宮太后”特別是慈禧以及軍機大臣文祥認為:新疆是乾隆時期平定並起名的,不應該如此放棄。同時,慈禧因為要和東太后、恭親王進行權力爭奪,便和文祥一起要求擴大“徵詢”範圍。

    由此,文祥將第一輪的各方督撫和軍機處的觀點,全都交給了正在甘肅的左宗棠。左宗棠看後立刻提出“海防塞防並重”的觀點,嚴厲批駁了李鴻章的觀點。

    (3)關於“海防塞防之爭”完全是李鴻章自私地挑起,他預判到左宗棠將要主管“收復新疆問題”,準備提前下手

    在這場爭論中,李鴻章在左宗棠平定西北民亂之時,就謀求剝奪左宗棠的軍權。然而,左宗棠竟然平定了西北問題,致使左宗棠威望大增。1874年面對日本的騷擾,李鴻章還和同僚說:海防問題很複雜,做事情不能過於急迫。

    但是,1874年9月,聽說左宗棠被授命解決新疆問題後,立刻改變了態度,說出:停止“西征”經費用於海防,“放棄新疆”節省軍費。要知道,李鴻章不敢公開說放棄,但他希望管理新疆按照管理“北韓”那樣管理,這與“放棄”有何區別?

    林則徐

    在這個問題上,大家一定要注意時間點問題。為什麼李鴻章一聽說左宗棠主管收復新疆問題就提出“放棄新疆”問題。之前,早不說晚不說。在1874年9月之前,解決新疆問題都是滿人的事情。1875年5月3日,左宗棠才被任命為欽差大臣解決新疆問題。

    1874年8月,清廷以景廉(滿正黃旗)為欽差大臣督力新疆軍務、金順(滿鑲黃旗)為幫辦大臣。9月,清廷才任命左宗棠督辦糧餉轉運事情,也就是這時,左宗棠仍然沒有被負責管理新疆事務,左宗棠的主要任務還是陝甘。

    但以李鴻章的政治敏感度,很顯然會判斷出左宗棠既然督辦新疆糧草,新疆以軍事解決為主,那麼,西北地區陝甘總督左宗棠無論如何都註定會成為負責人。原因很簡單,陝甘近在咫尺、地理環境相近、左宗棠賬下猛將如雲,不用左宗棠又能用誰呢?

    由此,1875年5月3日,清廷這才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也就是,1875年5月以後,左宗棠才開始正式負責“新疆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歲寶寶鼻子不通氣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