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fczdgv

    詩經之“雲”多以意“多”。因於認識上的侷限,見天上漫漫雲朵,其實為眾,是而認為眾多。也有看雲飄飄而產生感嘆的,如“英英白雲”句,看白雲飄悠悠而想到時運之艱難,有幾分惆悵,已有象徵的義素。 楚辭之中“雲”也不少,如: 飄雲屯其相離兮,帥雲霞而來御 ——屈原《離騷》 雲霞來迎,一如親友,可見詩人給予“雲”的任達,浪漫之情采。 廣開兮天門,紛吾乘兮玄雲。 ——屈原《大司命》 此雲能“乘”,可謂為行鋪路。豈是雲能行?詩者思行矣! 眇遠志之所及兮,憐浮雲之相羊 ——屈原《悲回風》 塊獨守此無澤兮,仰浮雲而永嘆。 ——宋玉《九辯.四》 “浮雲”於高空飄蕩,似高志之於理想,又不免“浮”而不定,何者?雲因“浮”而難免有不能自控之處,因而高志遭疑總難免,此“浮雲”實為詩人心中情感之雲矣。 如果說《詩經》裡的“雲”仍是比較集體意識,那麼《楚辭》裡的“雲”則已比較個性化。《詩經》之“雲”仍多在實物與其本義的層面,而《楚辭》中“雲”更注詩人的情感體驗和情感色彩。如“雲霓”成為擬人化的物象而恭迎詩人;是詩人用以遮天蔽日的“雲”;“玄雲”則為烏雲,有迎風乘雲之宏勢;而以“青雲”為衣“白霓”為裳,寄寓詩人精神上的舒放壯達;有時“雲霏霏”瀰漫天宇,彷彿把詩人的歡樂都籠罩去了,“雲”即有黑暗勢力之意;詩人心中的“浮雲”則含有一種浮離不定之感,其飄其止彷彿其身其志,因而發出哀嘆之聲;而“雲濛濛”則明顯地指希望太陽(光明勢力)耀長空,可恨烏雲(黑暗勢力)來迷濛。總而言之,楚辭裡“雲”意象已具很強個性色彩,含有更多的是其本義之外的象徵義。古代詩歌中的雲,既具有自然的物質屬性,又被詩人們賦予了豐富的內涵,體現了深刻的人文精神和深厚的文化意蘊。《論語·述而》雲:“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浮雲往往比喻為富貴榮華。對它們的蔑視態度,體現了一種安貧樂道、注重精神追求的高潔生活態度。浮雲遊於空中,往往遮蔽了日月的光輝,浮雲便成了惡勢力的象徵。宋玉《九辯》有“何氾濫之浮雲兮,猋雍蔽此明月”之句,奠定了以“浮雲蔽日”來隱喻正義被邪惡壓制的意義。雲,孤獨無依,飄飄搖搖,正如遊子的漂泊無所。故“浮雲”又往往比喻遊子之飄泊無定。《說文》曰:“雲,山川氣也。從雨,雲象雲迴轉形。”故云雨常常連用。宋玉《高唐賦序》記載巫山神女“旦為朝雲,暮為行雨”,雲雨連用之雲往往隱喻男女歡合。夢境虛幻,神人兩隔,又憑生多少憾事,故“雲雨”又結晶為淒涼哀婉的意象,隱喻那令人夢縈魂牽而終歸無緣的戀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英國碩士留學,就業前景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