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5787443256

    一個在醫學上最廣為流傳的說法,就是所謂消化系統佔用了大量的血液,導致腦組織處於一定的缺氧狀態,引起睏倦的感覺。真是這樣嗎?有幾個現象我們可以思考:

    一,不是說吃飯後血液大量進入消化系統,導致腦部供血減少嗎?那麼早飯後為什麼不困?晚飯後也不如午飯後困得厲害。很多人晚飯後反而更精神了。實際上,所謂飯後犯困,大都指的是午飯後。難道早晚時間血液就不到消化系統,只有午飯後才大量進入消化系統嗎?不可能。

    二,就算是午飯後犯困是由於腦部血流減少,有很多小孩子中午飯後就是不困。尤其是學齡前兒童,更不願意睡午覺。總是大人在逼著他們睡午覺。難道小孩子們午飯後的血液供應與大人不同嗎?不可能。

    三,午飯後睡覺,在夏季人很多,在冬季人較少,午睡時間也是夏季時間長,冬季時間短。而夏季吃飯往往不如冬季吃得多,按道理,吃飯多應該消化系統耗用血液多,冬季應該比夏天困得厲害,但事實卻相反。

    四,一個正常人的血液量足以維持人的各種生理機能,怎麼可能因吃頓飯就會引起血液相對不足?醫學常識告訴我們,人在缺血狀態時,機能最先保證供血的就是大腦和腎臟,怎麼會讓大腦缺血而去供應胃腸呢?

    五,睏倦與腦缺氧並沒有明顯的因果關係。睏倦與睡眠是腦神經抑制的結果。腦神經抑制時,未必就是缺氧。每個人晚上都睡覺,每個人晚上都缺氧嗎?不可能吧。而腦缺氧時,突出的表現是打哈欠。其實我們仔細觀察一下就知道,真正困的時候,並不打哈欠,而是上下眼皮直往一起粘,人的重心失去控制,往前一栽。然後立即驚醒,形成嗑頭打頓的樣子。老年人腦梗塞時,很多是哈欠連天,涕淚並流。那是缺氧,不是抑制。所以用腦缺血而缺氧來解釋飯後犯困,說不通。

    這是一個典型的現代醫學想當然的答案。現代醫學在很多問題上想當然而又自認為是科學的。

    究竟為什麼會在午飯後出現犯困的現象?迄今沒見到令人信服的理由。我認為應該是個綜合因素。其中有時間因素,中午這個時間正是人的神經系統興奮了一段時間後需要自我調整,暫時轉為抑制,以備下午再進行工作;有年齡因素,當人進入中年後,生命機能開始衰減,神經系統更不能持續興奮;有溫度因素,溫度略高時,人容易神經抑制;也有消化因素,消化系統機能興奮時,副交感神經興奮,則交感神經抑制,人就犯困。這個解釋也不見得合適。但腦缺血的說法是肯定不合適。

  • 2 # 悠遠啦嘿嘿嘿

    每當吃完飯後,胃腸道的工作量會馬上增加,於是流進胃腸道的血液就增多,這些增多了的血液會從身體其它的部位抽調出來。當然,其中也有一部分是從供給腦部的份額中抽取而來的,就會相應的減少了腦部的供血量,而這種腦部的供血減少,會引起腦細胞的供氧減少。所以腦部稍微供血不足.再加上一上午的勞累這是輕易發睏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人們在長期的生活習慣中已經養成了一種規律,吃完午飯後總會有一段休息的時間,這就為腦細胞由興奮轉向抑制狀態創造了條件,所以人也就會輕易發睏。至於早餐後發睏的現象較少的原因,主要是剛剛經過一夜睡眠,腦細胞剛剛恢復興奮的狀態,何況習慣上早餐進食量不太多,所以供血量調動的影響不太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耳朵裡流膿流水,且聽力有問題怎麼辦?